控制锅炉“四管”爆漏管理标准SDFD-07B-08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2:34: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控制锅炉“四管”爆漏管理标准

SDFD-07B-08

1 管理目的

为了提升公司下属发电单位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减少锅炉非计划停运,控制锅炉“四管”爆漏,特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神东电力公司下属发电单位控制锅炉“四管”爆漏管理工作。 3 执行程序与管理规范 3.1 原则规定

3.1.1 锅炉“四管”指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

3.1.2 公司以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主,锅炉最大的特点是循环灰量大,特别是固体颗粒流向发生突变的地方,受热面磨损程度严重。 3.1.3 控制锅炉“四管”爆漏应以管理为突破口,结合设备治理,全面科学地掌握锅炉“四管”状况和爆漏规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控制。

3.1.4 锅炉“四管”爆漏的控制工作要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系统地进行。锅炉的设备检修和运行要有机结合,设备的设计、选型到检修、验收要全过程把关,方方面面统筹兼顾,达到控制工作的最优化。 3.1.5 锅炉“四管”爆漏是造成非计划停运的最大祸根,公司所属各发电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应将锅炉“四管”爆漏的控制工作列入安全生产的重点。各发电单位的分管领导负责本规定的贯彻执行。 3.2 组织管理

3.2.1 公司所属各发电单位必须成立防止“四管”爆漏领导和工作小组,组长由生产副厂长担任,下设四个专业小组,第一小组为检查诊断组,组长为设备技术部经理(副经理)担任,成员为设备技术部、检修维护部、发电运行部锅炉主管。明确防磨防爆工作的技术和检查责任,按照“定人、定点、定时、定责任”的原则负责本单位锅炉的检查工作,同时引入复查机制避免漏查发生,保证防磨防爆检查到位。第二小组为检修管理组,组长为检修维护部经理(副经理)担任,成员为金属主管、检修维护部锅炉主管、防磨防爆人员。负责爆漏技术分析,治理方案制定实施,防磨防爆检查,焊口无损检验,摸管、焊口奖励考核。第三小组为运行管理组,组长由发电运行部经理(副经理)担任,成员为各运行专业人员,负责锅炉启停及运行参数控制考核。第四小组为安全督查组,组长由安健环部经理(副经理)担任,主要负责锅炉爆漏次数的认定和现场督查及考核。

3.2.2 各单位要完善锅炉和受压容器管理,健全组织机构,确实履行检查管理职责,杜绝重大爆漏事故发生。 3.3 计划管理

3.3.1 各单位按照神华神东电力公司(后附)《锅炉“四管”泄漏失效情况统计表》,由设备技术部锅炉主管认真填写报表,报表必须于事件发生后112小时(135MW)、126小时(200MW)、144(300MW)按时报送公司生产部,并按月统计各单位“四管”爆漏情况,分析爆漏原因,掌握“四管”爆漏规律。年底按照月报统计,结合设备诊断,编制下年度“四管”爆漏治理计划。 3.3.2 各单位按掌握的“四管”爆漏规律,结合设备检修规划,由设备技术部锅炉主管组织,检修维护部锅炉主管和运行部锅炉主管参与,制定三年”四管”爆漏治理计划。

3.3.3 各单位每年需对当年度控制“四管”爆漏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得失,不断提升控制“四管”爆漏的能力。 3.4 检修技术管理

3.4.1 各单位配置一名控制“四管”爆漏技术主管(可兼职),发挥其统筹兼顾的技术领导作用。技术主管同时要集思广益,达到控制“四管”爆漏技术优化组合。

3.4.2 机组A、B级检修前,根据年度“四管”爆漏治理计划,制定各受热面周密治理计划,并做到技术跟踪和验收到位。

3.4.3 提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对出现频繁爆漏的问题应进行技术攻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耐磨材料脱落,造成床料颗粒冲击与切削管壁而磨损爆漏;风帽角度与设计不符,风向风速变化破坏整个床料的流化状态,造成耐磨材料磨损后管子冲刷爆漏;煤质灰分高和颗粒过大,一次风量大和风速高使循环倍率升高,加剧管子磨损而爆漏。这些问题需要各单位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解决。

3.4.4 加大锅炉“四管”治理力度,特别是有先天不足的设备采用投资倾斜政策。但锅炉受热面改造和大面积更换要制订可行性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方案专家评审,并报请公司审批。 3.4.5 各单位需建立材质鉴定登记制度,锅炉“四管”更换必需按批进行材质鉴定,从根本上杜绝错用钢材的爆漏发生。

3.4.6 不断提升受热面更换的工艺水平,受热面更换要严格按图纸和规程标准验收。特别是要控制好管排的横向节距避免烟气集中,发生局部磨损。“四管”管排制做原则应由专业厂家进行,并对厂家提出技术要求和派出专人到厂家监造。

3.4.7 受热面更换和改造工程的验收,按照H、W点进行,且必须做到验收的双重保证。 3.4.8 锅炉“四管”的焊接工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与所焊项目对应的考试合格的焊工担任。并具有省市技术监督局发给的合格证件。 “四管”施焊后,应按规定进行无损检验(超声波、X射线),超标缺陷需处理。“四管”的焊接管理标准是要做到焊接采用氩弧100%,焊工钢印“四管”,无损检验100%,缺陷处理率100%。

3.4.9 锅炉“四管”原则上不允许补焊,确有原因补焊的,利用A、B级检修必须更换管子。 3.4.10 受热面更换时,采取避免管内掉入杂物的措施。要按管径加工订购专用塑料封塞。 3.4.11 高度重视锅炉应力应变的问题,加大不规范鳍片的治理力度,A、B级检修时要全面检查不规范鳍片,并进行处置。对于结构性的应力应变区域管子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3.4.12 注重锅炉“四管”的支吊架检查处理,在A级检修时要全面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4.13 采取阻而不堵的措施,消除受热面管束与炉墙之间的烟气走廊,防止局部磨损发生。磨损严重的部位可采用双重防磨如:喷涂后,再加防磨瓦;更换耐磨管材后加防磨涂层等措施。 3.4.14 过热的问题首先解决热偏差,其次可在温度高的区域提高材料等级。

3.4.15 加强汽水品质监督,严格执行《火力发电厂汽水化学监督导则》的规定。按照凝结水、锅炉给水、蒸汽等品质指标,做好定期、连续排污和炉内加药以及水质清洗工作。不合格水质不入炉,不合格蒸汽不并机,防止受热面结垢或腐蚀。长期停、备用的锅炉设备,必须按《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进行防腐保护,各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各项防腐措施。 3.4.16 各单位根据自已的炉型做好受热面漏风治理,特别是结构性的膨胀漏风,避免因漏风冲刷管子。

3.4.17 锅炉“四管”的保温要按热力计算要求保证厚度,最好采用多层错缝安装,不允许受热面由于厚度偏差而承受应力。

3.4.18 锅炉设备运行严格按照规程和规定操作,特别是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化床内铺设大量的耐火材料,应严格控制启停炉速度,避免耐火材料与其它材料膨胀速度不匹配而脱落,严禁锅

炉快速升降负荷和超负荷运行。做好锅炉启停和运行过程膨胀情况地检查记录。重视锅炉燃烧调整,A级检修后的锅炉必须做燃烧调整,尽量减少热力偏差,防止受热面超温。 3.5 防磨防爆检查管理

3.5.1 作为控制“四管”爆漏的有效手段,防磨防爆检查必须明确防磨防爆工作的技术和检查责任,采用技术约束,保证防磨防爆检查到位。 3.5.2 成立专责防磨防爆班组。长年负责本单位锅炉的摸管检查工作,防磨防爆班和本体班有效制约。防磨防爆只负责检查不负责处理,但它要对处理与否进行督查。行政上由设备技术部管辖,作为锅炉点检组织部分。锅炉“四管”防磨防爆工作技术问题明确由设备技术部专业主管负责,检查责任由防磨防爆检查人员负责。如防磨防爆检查两受热面管子相互膨胀间隙留多少合适,由主管决定。防磨防爆检查人员只负责按主管提供的数据进行检查。假如发生爆漏,属提供膨胀间隙数据错误,追查技术人员责任,属于检查不到位,追查防磨防爆检查人员责任。 3.5.3 各单位要制定锅炉“四管”强制防磨防爆检查卡片,并根据锅炉爆漏情况不断完善。卡片要规定A级检修、B、C级检修、D级检修,每台炉各受热面需要检查部位明细。卡片要让检查人和验收人签字并留存。 3.5.4 机组A级检修时,各单位要制订专门的防磨防爆检查管理办法,明确检查人员分片承包,责任到人,技术支持提供检查范畴和标准规范,实行验收与检查双重保证。 3.6 “四管”爆漏考核管理

3.6.1 公司对各发电单位按照每年非计划停运核定指标、对标创一流管理办法和综合管理考核办法对锅炉“四管”爆漏进行考核。

6.5.2 在锅炉“四管”考核的管理中,向公司实事求是的上报情况是最基本的要求。如发现有瞒报、不报的情况发生,将直接对该发电单位进行考核。

6.5.3 定期进行公司防止锅炉“四管”爆漏的经验交流,管理好的单位要介绍先进经验、推广好的方法、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新的管理模式。 4 责任体系

4.1 本标准的执行主体为公司下属各发电单位。

4.2 本标准的相关部门为神东电力公司生产部、安健环部、技术中心。 4.3 公司生产部设备主管 4.3.1 担任本标准负责人; 4.3.2 管理本标准的文件;

4.3.3 督促公司下属各发电单位依据本标准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要求的实施细则,并严格落实;

4.3.4 收集本标准执行中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分析、评估各单位控制锅炉“四管”爆漏的状况,并及时向部门负责人反馈。

4.4 公司下属发电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

4.4.1 批准本单位控制锅炉“四管”爆漏工作计划; 4.4.2 批准本单位控制”四管”爆漏管理考核标准;

4.4.3 监督本单位控制”四管”爆漏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4.4.4 担任防止“四管”爆漏领导和工作小组组长 4.5 公司下属发电单位设备技术部经理 4.5.1 担任本标准执行人;

4.5.3 收集本单位在控制”四管”爆漏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并及时检查、分析、评估和反馈; 4.5.4 组织本标准所需的培训工作,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技能理解和运用这些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