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三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及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5:39: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010年上海市初三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

Cu-64、Zn-65、Ag-108、Ba-137

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现象与环境污染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 A.赤潮

B.酸雨

C.臭氧层空洞

D.火山爆发

2.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错误的是……………………………………………………( )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4.下图为构成某物质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 ”代表氢原子,“ ”代表硫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物质属于混合物

B.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C.此物质的分子为HS

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是1∶1

5.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熔点/℃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220℃时,氧呈液态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汞 -38.8 金 1064 铜 1083 铁 1535 钨 3410 氧 -218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

6.已知R2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则R代表的元素可以是下列四种元素中的………………………………( ) A.氯

B.钾

C.钠

D.硫

7.下列物质可以用作食品抗氧化剂的是……………………………………………………………………( ) A.铁粉

B.炭粉

C.氯化钙

D.生石灰

8.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用NaOH除去混在CO2气体中的HCl:NaOH+HCl→NaCl+H2O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 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NaOH+HCl→NaCl+H2O D.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合解四种反应类型中任一类型的是……………………( )

A.氧化钠跟三氧化硫反应

B.晶碱(Na2CO3·10H2O)的风化 D.苛性钠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C.氧化铁与一氧化碳高温下反应

10.淡化海水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水分子可以透过膜(海水中其它离子不能透过)进入左侧的池子,从而得到淡水。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这种膜可用滤纸代替 B.右侧池中海水的密度不变 C.右侧池中溶剂的质量减少 D.海水淡化的过程无需外界提供能量

11.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4的摩尔质量是56g C.N4比N2稳定

B.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D.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2∶1

淡化膜 淡水 海水 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13.为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 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O2(N2) CaO(CaCO3) Fe(Zn) H2SO4(HNO3) 去除杂质的方法 将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 加水、过滤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加Ba(NO3)2溶液、过滤 14.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15.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嘴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2价变为+3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 H2O2 MnO2 10% H2O2 Fe2O3 石灰石 稀盐酸 气球 夹子

盐酸 NaOH溶液 氨气

CO2 水 加有酚酞的水

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制取并收集CO2气体

A

确认CO2和NaOH已发生反应

B C

形成蓝色喷泉

D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A.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C.药品美蓝具有还原性

B.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 D.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

16.某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硝酸钾或硝酸钡三种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10.6g样品加入足量的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得到10克沉淀,对样品中的组成判断合理的是………………( )

A.肯定含有硝酸钾,可能含有碳酸钠 C.不含碳酸钠和硝酸钡,只含硝酸钾

B.肯定含有硝酸钾,可能含有硝酸钡 D.不含硝酸钡和硝酸钾,只含碳酸钠

17.在常温下,向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里加入5克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18.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不会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是…………………………………………………………………………………………………………………( )

A.在溶解氯化钠固体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B.烧杯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C.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D.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后再盛装配好的溶液

19.已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为;甲+乙→丙+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取10g甲和20g乙反应,则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30g B.若丙和丁分别为盐和水,则甲和乙一定属于酸和碱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和丁均为单质,乙和丙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20.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

A.氨气通入稀硝酸中

B.二氧化碳通入过量石灰水中 D.锌粒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C.铁粉加入到稀硫酸中

21.已知;2FeCl3+Fe→3FeCl2。在由Fe、Fe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0.04g气体,此时溶液中无Fe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混合物里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之比为1∶1∶3 B.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7%

C.混合物里,FeO的质量无法确定,但Fe与Fe2O3的质量之比大于7∶20 D.混合物里,Fe2O3的质量无法确定,但Fe与FeO的质量之比大于7∶9

22.下列各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HClO4、KClO3

B.NaClO、KCl

C.KClO、KCl

D.NaCl、KCl

23.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C.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B.制备CO2时先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

24.有关专家提出”以废治废”的治理污染新思路,并且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如冶炼钢铁时,为减少煤中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是在煤燃烧时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进行固硫(主要是利用氧化钙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