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 必修一 经济生活课课练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2:26: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课时跟踪训练(七)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不断推进,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据此回答1~3题。

1.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之所以占据主体地位是因为( ) A.按劳分配有利于提高效率

B.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C.按劳分配不会导致收入差距 D.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2.下表是我国某国有企业职工2014年上半年收入一览表

工资、薪金内容 收入 比例(%) 图表表明( )

①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②多种分配方式的主体地位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重要分配方式 ④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5 他收入 14 收入 8 收益 11 收入 12 房屋、土地等其国债 股票利息 3.为了让科技真正进村入户,某农科院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捆绑”不是生拉硬扯,而是要建立一种符合市场原则的激励机制。这里所说的“统一”,从经济学上看就是( ) A.按土地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C.按信息要素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 D.按资本要素与按劳分配的统一

2014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

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 谐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据此回答4~5题。

4.为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充分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样做( ) ①可以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②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③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④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②④ C.①②

B.③④ D.②③

5.在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有( ) ①按劳分配 ②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资本要素分配 ④按技术、信息、管理要素分配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6.王某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职工,这家企业效益较好,王某凭自己的劳动,一个月可获得收入3 500元。上述材料中王某的收入属于( ) A.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的收入 B.非劳动收入 C.按劳分配的收入 D.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7.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44 000元 26 000元 B.36 000元 19 000元 C.49 000元 21 000元 D.44 000元 11 000元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据此回答8~9题。

8.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 A.社会成员的收入要平均

B.要充分保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

C.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D.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

9.要实现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维护公平应该( ) A.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B.完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 C.主要应由国家加大对低收入者的补贴 D.由国家统一制订劳动报酬的具体标准 10.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效率提高有助于激发劳动者积极性 ④公平有助于增加社会财富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11.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意防止出现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甚至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中等收入者的存在,减轻了低收入者的压力,还让低收入者看到了希望。可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②有利于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④有利于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③ C.①②

B.②④ D.③④

12.某公司是一家效益很好的企业,后来,一线工人的年收入不足高层管理人员的十分之一。优秀工人纷纷跳槽。新领导上任后,大幅度提高一线工人的劳动报酬。公司又红火起来。该公司经济效益的变化说明了( )

①有差别就不公平,必然影响企业工人的积极性 ②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必须反对平均主义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④合理的差别内共享劳动成果有利于提高效率 A.①② C.②③ 二、非选择题

13.李某一家5口人,李某本人承包了责任田,收入不错;李某的妻子开了个小店,纳税后

B.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