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学习指南》专科形考作业.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36: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0春《开放教育学习指南》专科形考作业

一、简 答(每题10分,共40分)

1、开放教育教学过程是由哪些环节组成的?

学习一门课程,一般要完成以下几个环节:① 自学文字教材 ,②收听、收视音像教材,③到学校参加面授辅导或专题讨论,④ 上网学习 ,⑤ 完成作业 ,⑥参加期末考试。 2、怎样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第一步,确定必修课和限选课。根据学校提供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把必修课、限选课和集中实践环节一一列出,并计算出它们的学分总和。

第二步,确定选修课。用最低毕业学分减去第一步的学分总和所得差值,是要通过选修课补足的学分。 第三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若干门选修课以刚好满足第二步计算之选修课所需总学分为准; 第四步,确定修业年限。根据工作和家庭情况,概算一下自己大概需要多少个学期完成学业。 第五步,按学期排定全部课程(可以将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列入表中)。

至此,你的个人学习计划就做好了。你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时,应注意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指导教师比你更熟悉课程及其前修后续关系,可以在选课和时间安排上给你提供指导,使你的个人学习计划更加科学合理。

3、根据有关文件规定,你应该修哪些必修课、修多少学分选修课,完成哪些集中性实践环节?是否需要补修课程?补修哪些课程? 答:

1、必修课有:

2、我计划的选修课有: 3、集中性实践环节有: 4、专科不需要补修课程

4、怎样做好平时作业和考前复习? 答:

1、平时作业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与学的沟通提供一个渠道,其作用如下:(1)平时作业可以帮助你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已经学习的内容,发现学习中的不足。(2)通过平时作业上的辅导教师的批改和评语,帮助你发现和纠正对学习内容的误解;(3)每次平时作业都有一个规定的上交的时间,可以督促你学习,使你的学习进度与辅导课的进度保持同步;(4)平时作业可帮助 了解期末考试的常见题型及答题要求,为参考作准备。

2、考前复习是课程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对整个学习内容的一次全面的梳理。由于考前复习的任务比较重,所以在进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制订复习计划。考前复习时间一般只有一至两周,我们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制订复习计划,合理分配各科的复习时间,要将每门课程分单元列出重难点和复习要求,努力获取课程复习的整体概念。(2)按照课程考核说明全面复习。按照课程考核说明,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要注意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画出整个

课程的知识结构图表,有助于提高效率。(3)利用笔记和平时作业重点复习。笔记往往是重难点内容的记录,是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总结和提炼。平时作业既包括了知识要点,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课程学习的目标和考试的要求,平时做好这些会对期末考试有帮助。但任何一门课程的考前复习,都不能将“宝”押在几次的作业上而放松平时的学习和全面复习。(4)进行自检自测。当课程的考前复习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己可以使用以前的期末考试模拟试卷进行自测,也可以利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的“自检自测”软件进行自测。以此了解自己复习的薄弱环节,及试题的范围、难度、题型、题量和重点难点。(5)注意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 二、论 述(共60分)

请谈谈你对开放教育教学形式的认识和对今后学习的打算。

一、开放教为内容。

现行的教材许多内容明显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信息,并且教材编排上刻意追求知识体系上的严密和稳定,追求课程的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实际上是以静态,封闭的形式来对应动态的,开放的内容,与客观的课程相背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体现其时代精神和新颖性,对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补充,可处编内容,按需施教。

例如,某教师上教学人教版第七第117页“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有这样的经验。教材安排了8个例题,其中例1、例2、例3是一位小数认识和比较大小,例4、例5是二位小数,例6是认识小数的数位表,例7、8是二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开始时,该教师按原教材的循序去教,觉得学生学起来很困难,尤其是对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很不深刻,时间已花了,但效果较差。究其原因是小数位表放在例6,学生认识小数的三部分组成太晚了,结果前面五个例子的学习显得白费劲。为此,该教师在另一个班教学时大胆地改变教材的编排循序,用实物例子引出小数后,马上就出现小数数位表,首先让学生弄清小数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当学一位小数时,知道小数部分有十分位;当学二位小数时,小数部分就有十分位和百分位―――还有以后学三位,四位小数打下基础。老师把例6放在例1的位置上来教,把小数的数位表作一根线,把8个例子连接起来,不管是学一们小数,二位小数还是认识小数的读法、写法,或比较二位小数的大小都可以用数位表作依据去认识。教师在处理教材上不囿于教材的编排,敢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调整,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容易,课堂上教师不用说这么多,放手学生自已思考,教学效果好。 二、开放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模式,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教学过程。创新的教育价值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问题。开放式教学就是依认识规律顺“过程”与“结论”的关系,恢复“过程”与“结论”的关系,恢复“过程”应有的地位,以启发、探究、实验、质疑、自主学习形式,促进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从中得到训练与强化。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他改变了“教师演示,学生当听众,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封闭式教学过程,而是大胆放给学生,让学生操作探索规律,发现规律。教师在教学时先提出探索的目标:“你们利用手中的白纸、直尺、剪刀、剪剪、拼拼,能否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找到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交代完目标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 独立操作。

1、用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 2、用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 3、用两个一样的斜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4、把一个三角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

第二、 小组讨论。

学生出示拼成的各种图形后,教师提问:“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原来的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让小组讨论。结论是前三角种情况拼成的图形面积是原来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第四种情况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第三、 全班总结。

各组汇报后,共同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加以表扬、给予鼓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操作过程,说思维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确立了“过程”的应有地位,在促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的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造力。 三、开放教学空间

现代社会是“知信”时代,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使用不同的途径获取学习信息,学生的学习而不只是囿于学校,囿于教室,学习的内容只囿于教材。因此,相对的教学空间就必须开放,课堂应向社会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换而言之,教育教学必须贴近生活,与生活相结合。这种空间的开放既是培养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牵动教育的必然走向。我们应拓展教学空间,充分利用生活的一切的有利因素,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思维,切实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布置一些灵活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走进社会,贴近生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粉刷自己的屋顶和四壁需要多少涂料,统计楼道内居民家庭人口情况,计算本月内家庭水电费支付情况,用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去实地测定一棵树的横截面积,运用比例的知识帮助家长配制农药杀虫,帮助家庭计算存款利息等。这些实践性的开放性的问题的解决,使课堂教学的空间拓展到社会、生活中去,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不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心理发展的特点的是:(D )

A、方向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社会性 2、认母的关键期是;(B)

A、2—3个月 B、5—6个月 C、1—2个月 D、1岁前 3、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B)

A、2-3岁 B、1.5-2岁 C、1-1.5岁 D、4-5岁 4、不属于儿童口吃的原因的是(C)

A、生理原因 B、心理原因 C、暗示 D、模仿 5、“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B)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6、1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C)

A、10-15分钟 B、8-10分钟C、5-8分钟 D、15-20分钟 7、顶叶属于:(B)

A、运动中枢 B、体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听觉中枢 8、使用排除法时,小班的图片为(B) A、3张 B、4张 C、5张 D、6张

9、儿童大脑中接受,加工和保持信息的结构是(C) A、脑干 B、大脑皮层 C、后脑 D、沟回 10、大班幼儿的游戏多为(A)

A、规则性游戏 B、角色性游戏 C、模仿性游戏 D、社交性游戏 二、填空题

1、传统气质型分为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多血质

2、根据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可将其分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 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