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4:03: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名词解释
1、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
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环境污染。
2、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
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3、污染物的迁移——指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有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4、化学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天然环境化学组分共存和相互作用又可能产生不
良生态效应或健康效应的化学物质。
5、环境污染化学——主要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体系中的来源、转化、归宿及生态效
应的学科。又分为大气、水体和土壤三个部分。
6、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
而生成一些氧化性很强的二次污染物(如臭氧、PAN,硝酸等),这些反应物和产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称光化学烟雾。
7、温室效应——大气具有易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而拦截地表向外放出长波辐射的作用,
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8、积聚膜——DP在 0.05~2 um范围内,主要来源于爱根核膜的凝聚,燃烧过程所产生蒸汽冷凝、凝聚,以及由大气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种气体分子转化成的二次气溶胶等。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主要的去除途径是扩散,这两种膜合称为细粒子。 9、爱根核膜——粒径小于0 .05um,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气溶胶粒子和气体
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转换的二次气溶胶粒子,所以又称成核型。
10、酸雨——由于酸性物质的湿沉降而形成的。
11、粗粒子膜——DP大于2um,主要来源于机械过程所造成的扬尘,海盐溅沫、火山灰和风
砂等一次气溶胶粒子,主要靠干沉降和雨水冲刷去除。
12、敏化光解——水体中存在的天然物质被阳光激发,又将其激发态的能量转移给化合物而导致的分解反应。
1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4、毒物的协调作用——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称为协合作用。
15、生物积累——生物从周围环境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
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6、PTS:(PersistentToxicSubstances,PTS):是指一类具有很强的毒性,在环境中难降
解, 特性的污染物,包括POPs和某些重金属污染物。
17、环境效应: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称之为环境效应。
18、标化分配系数( ):为了在类型各异组分复杂的沉积物或土壤中找到表征吸着的常数,
引入标化分配系数。 ,其中 为分配系数, 为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
19、放射性活度:核衰变速率(-dN/dt)是表示核素放射性强弱的基本物理量,通常称为
放射性活度,符合为A。A=A0e- t
20、有害废物:是固体废物中危害较大的一类废物。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
潜在危害的废物。
21、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盐基饱和度: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
土壤盐基饱和度。
22、阈剂量(浓度):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会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浓度)。 23、Bioaccumulation:是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
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
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
2环境化学:是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
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自由基:也称游离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4温室效应:地面吸收大气放出的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吸收地表放出的长波热辐射,使地表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
5气溶胶体系: 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 6分配系数: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分配平衡时有机化
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
7辛醇-水分配系数: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例。 8电子活度:电极上电子有效浓度, 记作E , 其负对数记作pE .
9最大淋溶深度:指土层中污染物的残留浓度为500PPb时, 污染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浓度。 10双电层: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界面上存在的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层。 11活性酸度:由溶液中H+浓度所引起的酸度。
12被动扩散:物质通过细胞膜时不借助载体,不消耗能量,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透向低浓度一
侧。
13主动转运:一种需要能量与载体蛋白的逆浓度梯度的分子穿膜运动。
14半数有效剂量(浓度):ED50和EC50分别是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
用所需的毒物剂量和毒物浓度。
15甲烷发酵:指在无氧条件下有机酸、醇等化合物被细菌转化为乙酸,甲酸、氢气和二氧化
碳进而经产甲烷菌作用产生甲烷。
16促癌物:某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性可由于其它本身无致癌性的物质的协同作用而增大。这
种增加致癌效应的物质叫做促癌物。
17生物扩大: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
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18生物甲基化: 在生物的代谢作用下,有机物中的氢原子为甲基所取代或金属离子转化为
金属甲基分子的过程。
19 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能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
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20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
化的过程。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