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点分布统计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4:47: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章节 绪论 历年考点及考察方式 (1)中西方教育家及其思想: 04选择(2分)1、2 、3(学记、亚里士多德、裴斯特洛齐); 05选择(2分)1 05填空(2分)1、2、3(赫尔巴特、学记、夸美纽斯)、 05简答(6分)1(孔子) 06选择(2分)1(斯泰洛齐); 07选择(2分)3(卢梭); 08选择(2分)1(卢梭); 09选择(2分)1(论语)、 09填空(2分)1、7(孔子、杜威)、 09判断(5分)1(卢梭)、 09简答(6分)1(苏格拉底); (2)教育的概念: 07填空(2分)1(教育三要素)。 (1)教育起源: 04选择(2分)4(孟禄); (2)现代学校教育的形态及特征: 04论述(10分)(知识社会与教育); 06填空(2分)2(特征); 07填空(2分)3(形态)。 04判断(5分)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性)、 04简答(6分)1(教育的文化功能); 05判断(5分)1(教育的文化功能)、 05简答(6分)2(教育的经济功能); 06填空(2分)3(教育的功能)、 06简答(6分)2(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07填空(2分)4(教育的功能); 08判断(5分)1(教育的经济功能)、 08简答(6分)3(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性); 09填空(2分)2、3(教育的继承性、教育的地位)。 (1)身心发展的规律: 04选择(2分)5(不平衡性) 09选择(2分)3(不平衡性)。 (2)身心发展动力论: 04填空(2分)3(外铄论); 06填空(2分)4(外铄论); 07填空(2分)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 05判断(5分)2(环境); 06选择(2分)3(遗传); 07选择(2分)10(环境); 09论述(10分)1(环境决定论)。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4)学校教育与身心发展: 04填空(2分)4(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05选择(2分)2(教育的本体功能); 06判断(5分)1(学校教育的条件性); 07论述(10分)1(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08判断(5分)2(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性)。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概念: 04填空(2分)10(教育方针); 06选择(2分)4(课程目标); 07判断(5分)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09选择(2分)6(教育方针)。 (2)教育目的理论: 06填空(2分)5(杜威)。 (3)我国教育目的: 04填空(2分)5(理论依据); 05选择(2分)10(教育法); 06选择(2分)5(素质教育); 07填空(2分)2(全面发展); 08选择(2分)6(素质教育)、 08填空(2分)7(双基)、 08判断(5分)3(全面发展); 09判断(5分)4(素质教育)。 (1)教育制度的内涵与类型: 06填空(2分)6(广义教育制度); (2)学制历史: 04填空(2分)6(学制形成的基本路线); 07选择(2分)5(壬寅学制)、 07填空(2分)6(分支制); 08选择(2分)2(六学二馆); 09选择(2分)5(六三三学制); (3)义务教育: 05选择(2分)3(起源); 06选择(2分)2; 07选择(2分)2(起源); 08填空(2分)6(年限); 09判断(5分)2、3(概念、义务教育法) (4)终身教育: 05简答(6分)3(终身教育的内容); 06判断(5分)2(内涵); 08选择(2分)5(理论标志); 09填空(2分)6(四支柱); (1)老师专业化及专业素质: 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六章 老师与学生 04简答(6分)2(专业素质); 06简答(6分)1(学科专业素养); 07填空(2分)7(教育专业素养); 08简答(6分)2(学科专业素养); 09填空(2分)5(教育专业素养)。 (2)老师角色: 04判断(5分)2(研究者); 05论述(10分)1(学习指导者); 06选择(2分)6、 06填空(2分)7(研究者、协调者)。 (3)学生的特征与地位: 04填空(2分)1(可塑性); 05判断(5分)3(学生自我发展主体性); 08选择(2分)4(主体)、 08填空(2分)1(教育法)。 (4)师生互动: 04填空(2分)7(民主型); 05选择(2分)8; 06判断(5分)4(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07选择(2分)4(教学相长); 08填空(2分)5(教学相长)。 (1)定义: 07判断(5分)1(学科课程标准); 08填空(2分)2(课程设计)。 (2)课程分类: 04选择(2分)6(综合实践课程); 05选择(2分)5(综合课程)、 05填空(2分)5、8(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 05简答(6分)3(隐性课程)、 05论述(10分)2(校本课程); 06选择(2分)7(综合课程——怀特海)、 06填空(2分)8(隐性课程)、 06判断(5分)3(研究性学习); 08选择(2分)7(隐性课程)、 08填空(2分)8(综合实践课程); 08简答(6分)2(综合实践活动课) 09选择(2分)7(活动课程)。 (3)课程发展与改革: 04简答(6分)3(课改趋势); 09填空(2分)8(课程管理多极化——地方)。 (1)定义: (2)中外教学思想 04填空(2分)2(布鲁纳) 07选择(2分)1(布鲁纳); 第七章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