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22:40: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货币制度变迁
(一)货币制度变迁内容 (二)我国的货币制度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概述
货币制度的概念:
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铸币铸造权分散,造成流通领域混乱 铸币的材料以贱金属为主
铸币的质量不断下降,重量减轻,成色下降。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确定本位货币金属(币材) 确定货币单位
确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确定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
规定金准备制度和外汇准备制度 二、货币制度变迁 货币制度变迁图示
(一)货币制度变迁内容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与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银本位制
自15世纪末,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白银生产技术及产量大增,盛行于16-19世纪。 我国于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时期开始铸造银币,由国家法律确认为一种货币制度则在1910年《币制则例》正式确定我国实行银本位制。并于1934年11月放弃。 2、金银复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
银本位制的主要缺陷是价值不稳定。中世纪黄金白银比价为1/10-1/13.29;到19世纪中下降到1/15.41,1898年下跌到1/35.30。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自由铸造、融化及自由输出人国境,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
假设:当金银法定比例1:15时,若银价跌落,比例为1:16。这时,把金币融化为金块,在市场上按市价换成白银,再把白银铸成银币,再按法定比例换成金币,就可得到1份银的利润。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而银币充斥市场,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又叫“格雷欣法则”。 3、金币本位制
三个特征:
金铸币可以自由铸造
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 黄金在各国间自由输出入 稳定的货币制度阶段:
金币本位制国家,货币数量适当,币值稳定。 铸币平价下的汇率也相对稳定。 4、纸币本位制
实行纸币本位制的原因:
金属货币制度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 纸币制度具有天然的优势 纸币制度的内容: 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
纸币具有国内无限法偿性,但不能兑现 广泛实行非现金结算
(二)我国的货币制度 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流通货币
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1996年12月起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外汇。
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
我国建立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同时对人民币的发行起保证作用。 背景资料: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当日发行人民币。由于多年战争,通货膨胀严重,银元回归流通,广东则流通港币,国家通过外汇管理,黄金白银管理,至1951年,除了台湾、香港、澳门、和西藏外,人民币成了全国统一的、独立自主的稳定的货币。
1955年进行了人民币改革。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单位面值过小;纸张质量不一易伪造损坏;票面文字只有汉文;改革内容:1955年3月1日发行新的人民币,以1:10000的比率无限制、无差别收兑旧人民币,同时建立辅币制度。 讨论1:纸币是否具有储藏职能?
黄金具有储藏职能,那储藏的是什么? 纸币是不是货币?
纸币是否有条件的发挥了储藏职能,但它储藏的是什么? 关键词:购买力、财富、财富的代表
讨论2:如何看待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积极作用:
流通费用;资金周转;资金的集中 消极影响:
1、使买卖在时间、地点上进一步脱节,钱物分离使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增加; 2、形成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债务链条;
3、可能出现财政超分配与信用膨胀的现象。 讨论3:人民币的可兑换性 现状分析
利弊分析
可兑换的条件: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市场体系发育相当完善;有关外汇交易的法规比较健全;国内外外汇价格关系基本理顺;对外汇交易操作方面积累了一定检验 总结
货币的定义可以有:本质定义、职能定义、法律定义、计量层次定义等。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产生经历了:简单一般价值形式、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固定的货币价值形式阶段;
货币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金属货币所执行的价值储藏手段有着“蓄水池”的作用。
货币的形态不断变化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的构成内容有: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规定准备金制度。
货币制度变迁: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金本位制、信用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则”。 复习提要 关键词:
货币、价值尺度、蓄水池功能、货币制度、本位币、铸币平价、格雷欣法则 思考题:
分析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的货币的利弊? 简述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说金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案例与思考
案例:一个经济社会,三个生产者,三种商品,苹果、香蕉、巧克力(电影),物物交换时如何交易,引入货币会有什么效应。
为什么经济学家把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描绘为人们手中迅速传递到热土豆? 在古希腊为什么黄金比酒更能当作货币来使用?
如果可能,你是否愿意放弃现金采用支票簿以至于采用电子资金转帐系统?为什么? 相关链接
Financeol_com金融论文在线-
IMF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货币史
金融在线-论文题目 中国货币网 中华货币
第二章 信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重点掌握高利贷信用的特点。 2.了解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3.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以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
4.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2、 信用的本质
3、 五大信用形式的特征
4、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5、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及信用工具
本章结构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第三节 信用与经济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的概念
信用就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信用的本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理解:
1.信用是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二、信用关系的构成 债权人与债务人 时间的间隔 信用工具
三、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最早的信用活动——实物借贷 高利贷信用 本质 作用
现代资本主义信用 本质 作用
四、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货币因信用而扩展了其职能 货币因信用而发展了其形式 金属货币——不兑现信用货币 信用因货币而发展了其形式 实物信用——货币信用 信用因货币而扩展了其规模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