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3 11:05: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2010 — 2011 学年 第 一 学期
化学与材料学院2009级材料专业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答案
? 栏 ? ? 号?学??题号 分数 评卷人 ? 息 线一 ? ? ?二 ? ?三 ? 信 名?四(1) 姓?订 四(2) ? ? ?四(3) ? ? 四(4) ?生 ? ?五(1) 装 级?五(2) 班? )?总分 系?考(?复核人 院?? ? ? ? ? ? ? ? ? ? ??试卷类别: 开卷( )闭卷( √ )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考试时间: 2011 年 1 月 12 日 上 午 考试地点: 文( ) 注意事项 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物理化学(上)试卷A 答案 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 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 共4页 第1页
??????????????????装????????订????????线?????????????? 一. 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填上正确答案)
9. 理想气体反应达化学平衡A(g )+ B(g)3C(g),若在恒温下维持总压不变加入一定量的惰性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气体,则平衡将 ( A )
1.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m=RT+bp(b为大于零的常数),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的温度将( A )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不确定
2. 有一容器四壁导热,上部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在这容器中同时放入锌粒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以锌粒和盐酸为系统,则 ( A ) A. Q < 0,W< 0,ΔU < 0 B. Q < 0,W= 0,ΔU > 0 C. Q = 0,W< 0,ΔU < 0 D. Q = 0,W< 0,ΔU= 0
3. 1 mol A与n mol B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65 dm3,当xB= 0.8时,A的偏摩尔体积VA,m= 0.090 dm3·mol-1,那么B的偏摩尔VB,m为 ( A ) A. 0.140 dm3·mol-1C. 0.028 dm·mol
3
-1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确定
10. 一个体积为V,粒子质量为m的离域子系统,其最低平动能级和其相邻能级间隔为 ( B ) A.
B.
C.
D.
栏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对打√,错打×)
1. 系统熵增加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 × ) 2. 绝热系统或隔离系统达平衡时,熵值最大;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封闭系统达平衡时Gibbs自由能最小。 ( √ ) 3. 任何溶质的加入都能使溶液的沸点升高。 ( × ) ?V??p?4. 理想气体的?S?nCp,mln?2??nCV,mln?2?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 × )
Vp?1??1?息 B. 0.072 dm3·mol-1 D. 0.010 dm3·mol-1
dlnp?H? 2 的是 ( A ) 4. 下列过程中能适用方程 dTRTA. I2(s)I2(g) B. Hg2Cl2(s)2HgCl(s)
信 5. 由纯组分混合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时没有热效应,故混合熵为零。 ( × ) 6. 纯水在三相点和冰点时,都是三相共存,根据相律,这两点的自由度都应该等于零。 ( × )
生 7. 纯水的蒸气压为p*,若在水面上充入N2(g)以增加外压,则纯水的蒸气压下降。 ( × ) 5. 理想气体间的反应,以各种形式表示的平衡常数中,其值与温度和压力皆有关系的是 (D)
8. A,B两液体混合物在T~x图上出现最低点,则该混合物对Raoult定律产生正偏差。 ( √ )
A. Kf B. Kc C. Kp D. Kx
9. 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法中,若有一组系统,其组成位于平行于三角形某一边的直线上,则这6. 纯物质在恒压下G~T图正确的是 ( B )
一组系统所含由顶角所代表的组分的质量分数都相等。 ( √ ) 10. 在同温同压下,分子的振动特征温度越高,其对熵的贡献越大。 ( × )
C. C(石墨)C(金刚石) D. N2(g,T1,p1)N2(g,T2,p2)
三.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
1. N2(M=28)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与H2(M=2)分子在300K的最概然速率相同时的温度 4200K 。 2. 1 mol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始态(p1,V1,T1)分别经绝热可逆膨胀到达终态(p2,V2,T2),经绝热
不可逆膨胀到达终态(p2,V2,T2),则T2 > T2,V2 > V2,S2H2
/
/
/
/
/
/
考 7. 二级相变的特征描述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 无相变热 B. 相变时无熵变化 C. 相变时两相的密度相同 D. 相变时两相的热容相同
8. 在分子配分函数的表达式中与压力有关的是 ( B ) A. 电子运动的配分函数 B. 平动配分函数 C. 转动配分函数 D. 振动配分函数
> S2,
> H2。(选填:“>”,“<”或“=”)
3. 由两种液体所形成的溶液中,组分的蒸气压对Raoult定律产生不大的正偏差。如果浓度用摩尔分数来表示,且选取纯液体为标准态,组分的活度系数必定 > 1;如果以组分在极稀溶液中服从Henry定律为参考态,则组分的活度因子必定 < 1。(选填:“>”,“<”或“=”)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物理化学(上)试卷A 答案 共4页 第2页
??????????????????装????????订????????线?????????????? 4. 在288K时H2O(l)的饱和蒸气压为1702Pa,0.6mol的不挥发性溶质B溶于0.540kgH2O(M=18)时,蒸气压下降42Pa,溶液中H2O的活度系数γ水= 0.9948 。
5. 在理想气体的S~T图上,任一点上的恒容线与恒压线的斜率之比为 CV/Cp 。
6. CaCO3(s),BaCO3(s),BaO(s),CaO(s)和CO2(g)构成的多相平衡系统中的物种数S为 5 , 组分数C为 3 ,相数Ф为 5 ,自由度f为 0 。
7. 反应H2O(g) + C(s) = H2(g) + CO(g) , 在400℃时达到平衡,ΔrHm=133.5kJ?mol-1,为使平衡向
右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① 升高温度 ;② 降低压力 ;③ 恒压下充入惰性气体 ;④ 增加水蒸气的压力 。
8. 最低能量零点选择不同,则配分函数的值 不同 ,热力学能的值 不同 ,熵的值 相同 ,
定容热容的值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9. 300K时,当分布在J=1转动能级上的分子数是J=0能级上的3e-0.1倍时,其分子的转动特征
温度
为 15K 。
?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S1=nSm+?p???
p1nR82.58dp?2?205.14?2?8.314ln?413.46J?K-1(2分) p100 ΔG=ΔH -Δ(TS)=ΔH-S1(T2-T1)= 9570.5-413.46×(462.45-298)= -58423J(1分) ΔA=ΔU-Δ(TS)=ΔU-S1(T2-T1)=6836.2-413.46×(462.45-298)= -61157.3J(1分) ΔSsub=0,ΔSiso=ΔSsys+ΔSsub =0(1分)
2. (10分) 288K时,1molNaOH溶解在4.56molH2O中,所形成溶液的蒸气压为596.5Pa,同温下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705Pa,纯液体水为标准态,求(1)溶液中水的活度;(2)在溶液中和纯水中,水的化学势相差多少?
解:(1) a水?息 栏 p水596.5??0.35(4分) *p水1705信 10. 已知CO的转动惯量I=1.45×10-46kg?m2,k=1.38×10-23J?K-1,h=6.626×10-34J?s,则CO的转动
特征温度
为 2.78K 。
3
* (2)?水(T,p)??水(T)?RTlna水?8.314?288?ln0.35??2513.7J?mol?1(6分)
四. 计算题(共4小题,共50分)
1. (15分) 2mol、298K、60dm的O2(g)经绝热可逆压缩到20dm,试求该过程的Q、W、ΔU、ΔH、ΔS、ΔG、ΔA和ΔSiso。设
?
O2为理想气体,Sm (O2,g)=205.14J?K-1?mol-1,Cp,m(O2,g)=3.5R 3
分)
3. (15分) A和B可形成稳定化合物AB;A、B、AB在固态时完全不互溶;A、AB、B的熔点分别为200℃、300℃、400℃;A与AB,AB与B形成两个低共熔点分别为150℃、xB,E1?0.2和250℃、xB,E1?0.8。(1)在下图中完成上述体系的熔点-组成(t-xB)图;(2)画出物系xB = 0.1和xB = 0.5 的两条步冷曲线;(3)4molB和6molA混合物冷却到无限接近150℃时,体系是哪几相
生 解: ∵绝热可逆,∴Q=0(1分),ΔS=0(1分)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T1V1γ-1=T2V2γ-1,γ=Cp,m/Cv,m=3.5R/2.5R=1.4(1
??????1?V1T2?T1??V?2?60??298????20?1.4?1?462.45K(2分)
考 p1=nRT1/V1=2×8.314×298/60=82.58kPa(1分)
ΔU=nCv,m(T2-T1)=2×2.5×8.314×(462.45-298)= 6836.2J(1分) ΔH=nCp,m(T2-T1) =2×3.5×8.314×(462.45-298)= 9570.7J(1分) W=ΔU= 6836.2J(1分)
?S?nR(1分) ??V? ?????????????p?T??T?pp平衡?各相的组成是多少?各相物质的量是多少?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物理化学(上)试卷A 答案 共4页 第3页
??????????????????装????????订????????线?????????????? 五 证明题(共10分)
1. (5分) 假定某气体遵守状态方程pVm?RT?ap(a为大于零的常数),求证该气体的焦尔-汤姆逊系数?J?T?0。 证明:pVm?RT?ap,?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R??Vm???Vm???V??n??,V?nVm,???(2分) ???T?p??T?pp??T?p栏
dH?TdS?Vdp,??息 ??H???S???V?????T?V??T???V?nVm?TnR/p?na(2分) ???p??p??T?p??T??T (3)体系有AB(s)+熔液(L)二相组成;AB(s)的组成xB=0.5或纯AB(s),熔液组成xB=0.2(4分)
nAB(s)n熔液?0.4?0.2,nAB(s)=6.67mol(2分) ?2,nAB(s)+n熔液=10mol,n熔液=3.33mol(2分)
0.5?0.4Na2CO3(s)+H2O(g)+CO2(g) CuSO4.3H2O(s)+ 2H2O(g)
?J?T????p????H??T? 4. (10分) 有如下两个反应在323K时达平衡: (1) 2NaHCO3(s)(2) CuSO4.5H2O(s)
??H?? ??p??naa??T???????0 (a,Cp,m均为正值)(1分)
CpCp,m??H????T??p信 2. (5分) 理想稀溶液中若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则在相同浓度范围内溶质服从亨利定律。 证明:恒温恒压下,xA→1浓度范围内,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pA=p*AxA,lnpA?lnpA?lnxA ??*已知反应(1)的解离压力为4.0kPa,反应(2)的水汽压力为6.05kPa。试计算由NaHCO3(s),Na2CO3(s),CuSO4.5H2O(s),CuSO4.3H2O(s)所组成的系统,在达到平衡时CO2(g)的分压。
解: (1) 2NaHCO3(s)
Na2CO3(s)+H2O(g)+CO2(g)
??lnpA??lnpA???lnxA?1??????,或??lnx???x??xxA?AA?T,pA??T,p?Duhem -Margules公式:??????1(2分) ?T,p生 开始时kPa: 0 0
平衡时kPa: x+2y x (2分)
p分= pH2O+pCO2,pH2O=pCO2= p分/2=2.0kPa (2分) Kp(1)=pH2OpCO2= (2.0kPa)2=x( x+2y) (1分) (2) CuSO4.5H2O(s)
CuSO4.3H2O(s)+ 2H2O(g)
??lnpA???lnpB???????lnxA?T,p??lnxB????1或dlnpB=dlnxB(1分) ?T,p
在相同浓度范围内,即xB→0浓度范围内:lnpB=lnxB+C或pB=kxB(2分)
考 开始时kPa: 0
平衡时kPa: x+2y (2分)
Kp(2)=pH2O2=(6.05kPa)2= (x+2y)2,x+2y=6.05kPa (1分) x= (2.0 kPa)2/6.05 kPa =0.66116kPa, 即pCO2=661.16Pa (2分)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物理化学(上)试卷A 答案 共4页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