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3:41: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因素

“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即没有能够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里,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国内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研究, 始于上个世纪90 年代初期。1994年上官子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率先提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问题,呼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应引起社会的关注。较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是蒋忠、柏跃斌的《“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思考》。其研究结果表明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分居有直接关联。此后,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展开。近三年来,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于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

由于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

和心理障碍。儿童早期的经验对人格、情绪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甚至是学习成绩。“留守儿童”问题正是因为父母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造成的。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 学习态度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望过低。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有资料表明,有88.5%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30―50 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部分孩子留守在叔叔、姑姑、姨妈等亲人身边,他们更无法正常教育孩子。

2. 性格存在严重缺陷。长期与父母分离,使“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全面

的教育责任,且隔代的老人多对孩子溺爱放纵,“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缺乏正常的积极的管教与引导,极易导致心理失衡。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一般父母外出时间越长,性格变化越大,且年龄越小,变化越快。

3. 亲情长期缺失。农村留守儿童体验最多的是孤独,受委屈了无人安慰,有困难了无人指导,他们认为自己在父母心目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亲情关系作为一种情感方面的因素,不能直接介入学生认知结构本身,直接决定学生学习成绩,但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情绪、性格产生重大影响。这些都是对学习者有重大影响的人格特征,因而亲情关系成为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实际情况表明,69.5%的“留守儿童”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下游水平,而且极不稳定。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有调查显示,随着父母探亲频率降低,联系次数减少,留守子女在人际交往、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业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