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师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2 23:47: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物、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几方面 议论 对人和事物进行评价、论说,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观点、见解 抒情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喻今 白描 描写 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答案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正侧结合

(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 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 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答: 解析 分析叙述手法的作用,自述口吻,真实,动人;时间顺序,脉络清晰;客观呈现,寄寓诗人更深的情感。分析对比及作用,贫苦农民采地黄以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描写,形成人与马的强烈对比;其他对比为富家与贫家之比,作用是表现贫富差距之大和诗人批判之深。

答案 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即练即悟】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回车驾言迈 无名氏

回车驾言迈①,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②? 奄忽随物化③,荣名以为宝。

【注】 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答:

答案 借景抒情。已用“悠悠”修饰“道”,又添“长”字,更显其前路漫漫,强化了诗人的迷茫怅惘之感;东风拂草本是春季之景,但着一“摇”字,写百草飘摇之态,感觉衰飒如秋,暗示年华易逝、人生无常,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紧张、焦灼与悲哀。(意思对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 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做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明技巧)②诗人用林中的奇鸟——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释运用)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性和远大的志向,(析作用)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析作用)

突破三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比兴等。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试作简析。

答:答案 烘托。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思路导引】 1.对比

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

答案 诗人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封建贵族“朱门酒肉臭”的奢华生活和穷苦百姓“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命运对比得更加鲜明突出,形象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悲惨丑恶状况。 2.衬托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种手法与对比有何不同? 答:

答案 衬托。作者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此处衬托与对比不同,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 3.渲染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诗歌运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4.用典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词句中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何用意? 答:

答案 诗句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5.比兴

《孔雀东南飞》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有何作用? 答:

答案 该句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的想象,不由得让人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到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 6.动静结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7.虚实结合

姜夔《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写景有何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词中“春风十里”是虚景,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尽荠麦

青青”是实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8.点面结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请赏析诗歌写景的表现手法。 答:

答案 点面结合。“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9.调用多种感觉器官(视听结合等)

试赏析《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四句是如何描写蜀道的。 答:

答案 使用夸张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上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 【答题建模】

【迁移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