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数据结构试题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46: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 、判断(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存储映象,不仅要存储数据元素的值,还要存储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用顺序表来存储线性表时,不需要另外开辟空间来保存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完全二叉树的叶子结点只能出现在最后一层上。 4.折半查找方法要求待查表必须是有序的顺序表。

5.在有向图 G 中, 是两条不同的边。 6.图的最小生成树是唯一的。

7.从循环单链表的某一结点出发,只能找到它的后继结点,不能找到它的前趋结点。

8.在单链表中,头结点是必不可少的。

9.对快速排序来说,初始序列为正序和反序,都是最坏情况。 10.广义表是特殊的线性表。

二、选择(每题 1 分,共 15 分)

1.设栈 S 和队列 Q 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 abcdefg 依次进入栈 S 。若每个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 Q ,且 7 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 bdcfeag ,则栈 S 的容量至少是( )。

A.1 B.2 C.3 D.4

2.下列线索二叉树中(用虚线表示线索),符合后序线索树定义的是( )。

3.已知广义表 A= (( a,b ) ,(c,d) ) , 则 head(A) 等于 ( )。 A.(a,b) B.((a,b)) C.a,b D.a

4.设字符串 s1='ABCDEFG',s2='PQRST', 则运算 s=strcat(strsub(s1,2,strlen(s2)),strsub (s1,strlen(s2),2)) 后结果为( )。

A.BCQR B.BCDEF C.BCDEFG D.BCDEFEF

5.具有 8 个顶点的连通图的深度优先生成树,其边数为( )。 A.8 B.9 C.7 D.6 6.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

A.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 B.正确性和简明性

1

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7.下列四种排序中( )的空间复杂度最大。

A.插入排序 B.冒泡排序 C.堆排序 D.归并排序 8.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 II.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 1 III.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 1

A.只有 I B.只有 II C.I 和 II D.I 和 III

9.在一棵度为 4 的树 T 中,若有 20 个度为 4 的结点, 10 个度为 3 的结点, 1 个度为 2 的结点, 10 个度为 1 的结点,则数 T 的叶结点个数是( )。

A.41 B.82 C.113 D.122

10.对下图进行拓扑排序,可以得到不同的拓扑序列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11.已知一个长度为 16 的顺序表 L ,其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列,若采用折半查找法查找一个不存在的元素,则比较次数最多的是( )。

A.4 B.5 C.6 D.7

12.对一组数据( 2 , 12 , 16 , 88 , 5 , 10 )进行排序,若前三趟排序结果如下:

第一趟: 2 , 12 , 16 , 5 , 10 , 88 第二趟: 2 , 12 , 5 , 10 , 16 , 88 第三趟: 2 , 5 , 10 , 12 , 16 , 88

则采用的排序方法可能是( )。

A.起泡排序 B.希尔排序 C.归并排序 D.基数排序

13.设有二维数组 A[50][60] ,其元素长度为 4 字节,按行优先顺序存储基地址为 200 ,则元素 A[18][25] 的存储地址为( )。

A.3700 B.4376 C.3900 D.4620 14.队列操作的原则是( )。

A.先进先出 B.后进先出 C.只能进行插入 D.只能进行删除

15.已知关键序列 5 , 8 , 12 , 19 , 28 , 20 , 15 , 22 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 3 ,调整后得到的小根堆是

A.3 , 5 , 12 , 8 , 28 , 20 , 15 , 22 , 19 B.3 , 5 , 12 , 19 , 20 , 15 , 22 , 8 , 28

C.3 , 8 , 12 , 5 , 20 , 15 , 22 , 28 , 19 D.3 , 12 , 5 , 8 , 28 , 20 , 15 , 22 , 19 三、填空(每空 1 分,共 25 分)

1.在一个有向图的邻接表中,一个顶点的边表中结点的个数等于这个顶点的( ),在逆邻接表中,一个顶点的边表中结点的个数等于这个顶点的( )。

2.四类基本逻辑结构是集合、()、()、图状结构。

2

3.当一个 AOV 网用邻接表表示时,可按下列方法进行拓扑排序。 (1)查邻接表中入度为( )的顶点,并进栈;

(2)若栈不空,则①输出栈顶元素 Vj ,并退栈;②查 Vj 的直接后继 Vk ,对 Vk 入度处理,处理方法是( );

(3)若栈空时,输出顶点数小于图的顶点数,说明有( ),否则拓扑排序完成。

4.空格串是指 ( ) ,其长度等于 ( ) 。

5.我们学过的构造散列函数的方法有()、平方取中法、分段叠加法、()、伪随机数法。

6.设一棵完全二叉树中有 21 个结点,如果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从 1 开始顺序编号,则编号为 8 的结点的双亲结点的编号是( ),编号为 8 的结点的左孩子结点的编号是( )。

7.顺序存储结构是通过 ( ) 表示元素之间的关系的 ; 链式存储结构是通( )表示元素之间的关系的 。

8.仅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被称为()。 9.在分块查找中虽不要求整个表有序,但要求表()有序。 10.根据二叉树的定义可知二叉树共有()种不同的形态。

11.设一棵二叉树中有 n 个结点,则当用二叉链表作为其存储结构时,该二叉链表中共有( )个指针域,( )个空指针域。

12.用 Dijkstra 算法求某一顶点到其余各顶点间的最短路径是按路径长度( )的次序来得到最短路径的。

13.在散列法中要解决两个问题:构造一个()的散列函数、给出解决()的方法。

14.在顺序队列中做入队运算时,应先判别队列是否();在做出队运算时,应先判别队列是否()。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设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中存储数据 ABCDE ,如图,要求给出该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并给出该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序列。

1 2 3 4 5 A B C D E

2.设给定一个权值集合 W=(3 , 5 , 7 , 9 , 11) ,要求根据给定的权值集合构造一棵哈夫曼树并计算哈夫曼树的带权路径长度 WPL 。

3.设无向图 G (如下图所示),要求给出该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的序列并给出该图的最小生成树。

4.设一组初始记录关键字集合为 (25 , 10 , 8 , 27 , 32 , 68) ,散列表的长度为 8 ,散列函数 H(k)=k mod 7 ,要求用线性探测法作为解决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