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口腔医学部分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7:44: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口腔医学部分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A1型题(本大题63小题.每题1.0分,共63.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下列肌肉无降下颌的功能的是 A.二腹肌 B.下颌舌骨肌 C.颏舌骨肌 D.肩胛舌骨肌 E.茎突舌骨肌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试题难度] 中

[认知层次] 简单应用

[解析] 本题属理解式试题,考核知识点是舌骨上肌群的作用。

舌骨上肌群有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及茎突舌骨肌,为广义的咀嚼肌,主要作用为下降下颌骨。肩胛舌骨肌为舌骨下肌群,起到固定舌骨的作用。正确答案为D。 第2题

位于上颌骨体的是 A 切牙孔 B 腭大孔 C 破裂孔 D 眶下孔 E 眶上孔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www.zuotishi.com

【答案解析】

[试题难度] 难 [认知层次] 记忆

[解析] 本试题属基本概念试题,考核上颌骨的解剖特点。

上颌骨可分为一体及四突,此题考的是位于上颌骨体的结构,因此要分清所列结构是否属上颌骨以及是否属上颌骨体(而不是属四个突起)。

破裂孔系由颞骨岩部尖端嵌入枕骨基底部与蝶骨大翼后缘共同围成,属颅底结构,眶上孔属脑颅中的额骨结构;腭大孔系由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水平外侧共同围成;只有眶下孔为上颌骨体前外面的结构。切牙孔位于腭突,不属上颌骨体。 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答对率不足38%,显示题目较难。考生选择干扰答案A(0.3562)者几乎与选择D者(0.3793)相差无几,出现“双峰”现象。表明部分考生对于上颌骨体的四个面的解剖结构概念不清,没有搞清上颌骨与上颌骨体及四突之间的关系。学习解剖特别要注意从整体再到局部的学习方法。 第3题

舌隆突的位置处于 A 切牙的舌面

B 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 C 位于前牙舌面颈1/3处 D 切牙和尖牙颈部的隆起 E 牙釉质的长形隆起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试题难度] 中 [认知层次] 记忆

[解析] 本题属基本知识试题,考核知识点是牙齿表面标志的概念。

牙体表面有一些突起及凹陷,不同部位、形状的隆起及凹陷代表不同的表面标志。舌隆突为位于前牙舌侧颈部1/3处的半月形隆起。选项A切牙不完全代表前牙,选项B为后牙,选项D颈部范围不确切,选项E隆起形状不准确。因此,选项C正确。 第4题

腮腺咬肌区的前界是 A 胸锁乳突肌的前缘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www.zuotishi.com

B 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C 下颌支的后缘 D 咬肌的前缘 E 咬肌的后缘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试题难度] 中 [认知层次] 记忆

[解析] 本试题属基本概念试题,考核腮腺咬肌区的境界。腮腺咬肌区位于面侧部,是腮腺及咬肌所在的区域。本题的正确答案为咬肌的前缘。

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o.5146,显示中等难度。在解题时,要紧紧抓住腮腺咬肌区为腮腺及咬肌所在的区域,显然,其前界应为咬肌前缘。本试题最容易发生的错误是选择 E及C,究其原因为概念不清,误将咬肌排除于该区范围之外,因而将该区前界错误地认为是咬肌后缘或下颌支后缘。从腮腺咬肌区这个名称也可自然地分析出该区应包括腮腺及咬肌所在范围,因此,咬肌前缘必然是其前界。 第5题

上前牙髓腔最宽的地方在 A 牙冠处 B 切嵴处 C 颈嵴附近 D 牙根的中央处 E 根管口的下边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试题难度] 中 [认知层次] 记忆

[解析] 本题属基本知识试题,考核知识点是前牙髓腔的特点。

前牙髓腔特点中,唇舌刮面观髓腔最宽处在颈部。而近远中剖面观,髓室最宽处在近牙冠中1/3处。选项A不准确。所以选项C正确。

跟多试卷请访问《做题室》www.zuot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