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期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0:25: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

《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 汪春杰

2008.10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本课题从2006年开题到现在,已进入课题研究的攻尖阶段,为了做好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我们需要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后期工作进行部署。下面,我受课题组委托,向与会专家和课题组全体成员汇报前期的研究情况和后期工作安排,敬请指导!

一、前期研究情况总结

1、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重新认识

本课题于2006年申请立项,当时国内外有少量的主题学习资源网,如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式学习研究(WebQuset),其核心内容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国内于2001年开始引入,2002年在东北育才中学(沈阳)、上海宝山中学和江苏扬州中学三所中学开始小面积应用(附图1);随后国内有一些老师开始探索使用,但很多属于个人行为,未形成很大规模;相比之下,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WebQuest网和香港中文大学WebQuest资源网内容比较丰富:

- 38 -

图1(来自网络截图)

另外,北京国之源软件公司开发推出一主题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系统,它的开发思路与WEBQUEST基本相似,好象一至九年级的内容比较多一些,每一个学习主题,主要分为学习公告、新知学习、自我测评、课外拓展和交流社区。其它还有如中国文化研究院的中国文化主题学习网等,内容十分单薄。

主题学习资源网容量十分巨大,做起来很不容易,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学习主题的分类,与教材的章节或单元相比,学习主题可能是章节或单元内的一个知识点,也可能是横跨几个章节或单元的一个知识点;针对学科知识,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划分学习主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任务;二是按主题划分的资源建设,即针对所划分的学习主题,如何进行备课和学习的相关资源的建设,是一个更为复

- 39 -

杂的任务,比如说在同一主题下的备课资源的建设,至少应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说课材料(说课稿和说课课件)、检测性试题、练习题、探究活动方案、拓展资源、总结与反思等几项;而同一主题下的学习资源至少应包括本次学习介绍、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评价、总结与反思、交流和拓展资源等。

目前,除了国之源这家公司以外,本课题组没有见到另外的针对中学教学的成熟的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但是课题组也看到江苏扬州、湖北武汉有一些学校也成立课题组开始研究主题学习资源网,他们立项时间均在本课题组之后,但他们都是中央教科所立项课题。因此,对本课题组来说,全体成员要有抢先意识,要有紧迫感,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尽早形成我们自己的主题学习资源网及其应用模式。

2、对本课题研究价值的重新认识

本课题有两大核心任务,一是建立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二是探讨如何使用主题学习资源。这两个任务的最终解决都是有巨大的实践意义。主题学习资源网建设的建成,在本课题作为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立项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主要侧重于为教师服务,即便于教师通过它快速方便地完成备课过程,提供了网络环境下的全新的备课方式,可以说,代表了教学方式发展的方向。当然,我们最终也会开发出为学生自主进行网络探究的主题学习资源。

对于主题学习资源的使用,课题组于2007年推出了一套多人在线

- 40 -

共笔系统——亳州五中集体备课平台,运行了一年多,并于2008年9月份对其进行了升级改造。本来我们的初衷只是组建一个课题研究平台,但在试用的过程中发现,课题研究与集体备课在功能诉求上十分相似,再加上传统的集体备课方式耗时低效,因此我们采取了二合一的策略,将此平台同时作为课题研究和集体备课的共用平台。可以说,这是一个功能丰富的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对学科资源网的资源进行整合是十分方便的,可以说,即使把这个平台单独作为一项研究成果,它也是有巨大实践价值的;如果我们能让这个平台和资源平台实现无缝接合的话,那无疑是本课题的一大贡献。

- 41 -

3、研究主要进展:

1)、2006.7——2006.9(启动阶段) ?开题及开题报告;

?《在主题学习网建设中全面引入多方网络技术的可行性》报告; ?进行相关研究成员的理论和技术培训;课题组负责人汪春杰同志参加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立项课题工作会议(铜陵会议);

④成立各学科子课题组(按高中学科设置,共十五个)。 2)、2006.10——2007.2(第一阶段)

?组建课题研究平台——亳州五中集体备课平台并进行调试、试用和逐步完善;

-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