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辨析题整理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2:51: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3题)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量就是指数量的多少。 3.假象是一种错觉

4.按照牛顿力学原理 F=ma的公式说明: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5.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6、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体。 7、真理就是客观事物。

8、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11、世界统一于存在。

1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13、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14、人权高于主权。

1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16.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们彼此无实质区别。 17.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18.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19.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20.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的东西。

22.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2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的。 24.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外部矛盾则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5.社会规律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活动,所以社会规律不是客观的。 26.意识的能动反作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7.一切反映论的共同特点是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来说明认识论问题。 28.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 29.必然性是实现自由的消极障碍。 30.个人的自我价值高于其社会价值。

31.所有社会发展道路都是多种多样的,没有统一性

3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明,任何意识都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3. 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就是“扬弃”。

3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35. 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36. 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37.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38、可知论是唯物主义,不可知论是唯心主义。 39、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因此是没有意义的。

40、辩证所有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唯心辩证法。

4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类不同的真理。

42、劳动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43、“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论断中所说的“人们”指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 44.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4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6.真理必有用,有用即真理。

47.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8.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49.时势造英雄。

50.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51.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5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的。 53.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54.任何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5.非道德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答案

1 答::对

(1)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一个著名命题,具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有其合理性。因为这个命题说明了灾祸与幸福的相互依靠、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2)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认为,矛盾着的对立面的双方及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的双方都不会转化。 2.答:错

这里的量不是算术意义上的多少,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空间结构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3.答:错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和本质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本质,是现象的内部联系。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通常本质是直接的、正面的表现为现象,我们称之为真像,有些本质间接的、歪曲的表现为现象,我们称之为假象。所以,无论是真像还是假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错觉是人们的一种不正确的感觉或认识,是由于主观错误导致的,属于主观范畴。因此,假象与错觉有着本质的区别。 4.错

(1)牛顿力学的公式F=ma是指物体(刚体)的质量为m在外力F的作用下产生加速度a的运动,这一共是指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相统一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即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牛顿力学的公式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理世界,若把它推广到整个世界的一切领域则是形而上学世界观。 5.答:错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

识的指导,感性认识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解决本质问题。

(2)本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如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盲目的,这有合理之处,但是,不能以此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 6.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

哲学物质概念是在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基础上通过辩证逻辑思维高度概括出来的,即指物质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物体则是指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1分)物质和物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是共性,物体是个性。(1分)如果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归结为客观存在的物体,就无法揭示客观世界无限多样的统一,就要犯旧唯物主义的错误,不能得出科学的物质观。(1分)

7.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1分)因此,真理既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也不等于人的主观认识;而是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统一,只有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才是真理。(2分) 8.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

从生产力的构成来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智能性要素。(1分)科学技术在没有渗入到生产力诸要素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1分)要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就必须同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它渗透于生产力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即让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这样,科学技术就可以成为巨大生产力。(1分) 9.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分)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1分)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作出不同回答的两大派别,因此不能用它们的关系来概括哲学的基本问题。(1分)

10、错误。(1分)“科学的科学”是对旧哲学的称呼,以往的哲学家(例如黑格尔)把自己的哲学看作是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它不是“科学的科学”,而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3分)

11、错误。(1分)存在既有物质的存在,也有精神的存在。(1分)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不是统一于存在,而是统一于物质。(2分) 12、错误。(1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本质特征不是有用,而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2分)上述观点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真理观。(1分) 13、错误。(1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目的。(1分)上述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的目的性,实际上把自己当成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当成满足其目的的手段,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2分)

14、错误(1分)。人权是人的基本权利。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民族传统、经济文化条件不同,对于人权的理解和评价标准也不相同。(1分)国家主权是保证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人权高于主权”是帝国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借口。(2分)

15.错误。(1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1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2分) 16. 错误。(1分)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有实质的区别。运动的外延最大,它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变化的外延次之,变化既包括量变也包括质变,既包括前进性的变化也包括后退的变化;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产生,是指事物前进性的变化。(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