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46: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过程内聚:一个模块内部的处理成分是相关的,而且这些处理必须以特定的次序执行 通信内聚:一个模块的所有成分都操作同一数据集或生成同一数据集
顺序内聚:一个模块的各个成分和同一个功能密切相关,而且一个成分的输出作为另一个成分的输入
功能内聚:最理想的内聚,模块的所有成分对于完成单一的功能都是基本的。功能内聚的模块对完成其功能而言是充分必要的
4.何谓模块的控制域和模块的作用域?并举例说明
控制域:模块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的集合。 作用域:受该模块内的一个判定所影响的所有模块的影响
第四章 面各对象方法-UML 1.基本概念 类及其属性和操作
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操作、关系和语义的对象的描述。类的属性是类的一个命名特征,该特征是由该类的所有对象所共享、用于表达对象状态的数据 接口是操作的一个集合,其中每个操作描述了类、构件或子系统的一个服务
关联及其链:关联是类目之间的一种结构关系,是对一组具有相同结构、相同链的描述。链是对象之间具有特定语义关系的抽象
泛化:活佛是一般性类目(称为超类或父类)和它的较为特殊性类目(称为子类)之间的一种关系,有时称为”is a kind of ”关系
聚合:聚合是关联的一种特殊形式,表达的是一种“整体/部分”关系 依赖:依赖是一种使用关系,用于描述一个类目使用另一个类目的信息和服务
2.简答题
为了表达客观事物,UML给出了哪些基本术语?
答:为了支持抽象分析和设计中的事物,UML给出了8个基本术语,即类、接口、协作、用况、主动类、构件、制品、结点,并给出了这些基本术语的一些变体。
为了表达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UML给出了哪些基本术语?这些术语之间是什么关系? 关联、泛化、细化和依赖,以及它们的一些变体
什么是对象的构成与表示?并说明。
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操作、关系和语义的对象的描述。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
什么是类图的构成成分?
答:类图是可视化地表达系统表态结构模型的工具,通常饮食类、接口、关联、泛化和依赖
什么是顺序图的构成成分?
顺序图是一种交互图,即由一组对象以及按时序组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组成,其中还饮食这些对象之间所发送的消息
如何描述对象之间的关联语义
用况之间有哪几种关系?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建立状态图?
状态图可用于创建有关系统(或系统成分)的行为生存周期模型,表达有关系纺(或系统成分)的一种动态结构,给出有关系统(或系统成分)在生存期间有哪些阶段、每一阶段可从事的活动以及对外所呈现的特征等 方面 的信息
对象操作和对象状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同时引入“操作”和“方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表达模型化包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使用包?如何划分包
使用UML可以从那些角度来刻画一个系统的行为?为什么?
何谓顺序图中的控制操作子?试举例说明。
为了控制交互行为描述的复杂性,以便更清晰地表达顺序图中的复杂控制,给出了个个控制操作子,选择、条件、并发、迭代操作控制子
第五章 面各对象方法-RUP 1.基本概念
RUP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RUP是一种软件开发过程框架,基于面向对象符号体系给出了有关软件开发过程组织及实施的指导。该框架体现了3个突出特征,即以用况驱动、体系结构为中心以及迭代、增量式开发
演化模型与“RUP增量、迭代开发”之间关系
RUP迭代、增量式开发是演化模型的一个变体,即规定了“大的”迭代数量-4个阶段,并规定了每次迭代的目标
初使阶段:获得与特定腹部和平台无关的系统体系结构轮廓,以此建立产品功能范围;编制实例业务实例,从业务角度指出该项目的价值,减少项目主要的错误风险
精华阶段:通过捕获并描述系统的大部分需求,建立系统体系结构基线的第一个版本,主要包括用况模型和分析模型,减少次要的错误风险,到该阶段未,就能够估算成本、进步,并能详细地规划构造阶段
构造阶段:通过演化,形成最终的系统体系结构基线,开发完整的系统,确保产品可以开始向客户交付,即具有初始操作能力
移交阶段:确保有一个实在的产品发布给用户群。期间培训用户如何使用该软件
RUP与UML之间关系
RUP与UML是一对“姐妹”,它们构成了一种特定的软件开发方法学。其中,UML作为一种可视化建模语言,给出了表达事物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基本术语,给出了多种模型的表达工具;而RUP利用这些术语定义了需求获取层、系统分析层、设计层、实现层,并给出了实现各层模型之间映射的基本活动以及相关指导
什么是特征(Teature)?举例如何描述它。
从客户、用户、计划者、开发者想法和意愿中搜取特征,形成特征表。特征是一个新的项及其简要描述
“按不同科目计算平均成绩” 计算平均成绩:按所学的不同科目计算每一个学生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给出分数段
并描述其状态(如提议、批准、合并和验证等)、实施的代价及风险、重要程度以及对其他特征的影响等
特征可作为需求,并被转换为其它制品
需求获取层及相关概念
需求获取层目标:使用UML中 的用况、参与者以及依赖等 术语来抽象客观实际问题,形成系统的需求获取模型;基本术语:用况、参与者、用于表达用况参与者之间关系的关联、用于表达况之间的包含和扩展、用于表达参与者之间关系泛化。术语确定了系统用况模型的各种形态
需求获取模型的基本组成
使用UML中 的用况、参与者以及依赖等 术语来抽象客观实际问题,形成系统的需求获取模型
建造一个系统需求获取模型的活动和任务,以及各活动的输入和输出
1. 发现描述参与者和用况,输入:业务模型或领域模型,补充需求,特征表;输出:用况模型[概述],术语表
2. 赋予用况优先级:输入:用况模型[概述],补充需求,术语表;输出:体系结构描述[用况模型视角]
3. 精华用况:输入:用况模型[概述],补充需求,术语表;输出:用况[精化]
4. 构造人机接口原型:输入:用况[精华],用况模型[概述],补充需求,术语表;输出:人机接口原理
5. 用况模型结构化:输入:用况[精华],用况模型[概述],补充需求,术语表;输出:用况模型[精化]
如何描述系统的参与者和用况?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