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市管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22:00: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换句话说,就是把像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果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不用打投诉电话,在移动GPS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掉。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就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了信息采集器“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产品的主要卖点是可以助力政府城管部门实现电子信息化和移动信息化,提升城管部门管理水平,加快执法流程。2、通过数字城管执法系统,城管执法人员可以对城管重点单位信息、销售摊点信息、非法建筑信息、 违规人员信息和法律法规等进行迅速地查询,随时随地获得城管业务信息的支持,特别是照片和相关图片的传输应用,不但可以解决协查、堵截、搜查等一线城管人员现场执法问题,而且通过GIS系统为一线提供区域向导图,使执法人员可以迅速的对区域内的现状做出判断、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我在数字城管工作,我们这里的数字城管是市政府直属副科级事业单位,与城管局平级的,只是挂靠城管局的。没有执法权。工作人员有事业编制和聘任制两种。具体工作是这样的:我们的路面监督员利用城管通拍摄城市各个角落的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路灯坏了,井盖破损,占道经营等许多问题。然后把问题反映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把问题派给相应的26个部门,占道经营交给城管局执法大队,绿化交给园林处,路面破损交给建设部门,诸如此类。很多人可能会误解数字城管,以为其也是城管,其实不然,我们没有执法权,也不会上路追赶小贩,是城市文明管理的一种模式。也是一种高科技,城市全部被数字化网格覆盖,城市的每个部件(路灯、井盖等)都有各自的编号,从发现问题到派遣问题到处理问题全部实行数字化。

数字城管是怎么回事?

(2013-04-25 10:56:15) 转载

标签: 分类: 数字城管 数字城管 文化

1、什么是数字城管

数字城管又叫“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促进城市管理的现代化的信息化措施。 2、数字城管的作用及优势

通过数字城管执法系统,城管执法人员可以对城管重点单位信息、销售摊点信息、非法建筑信息、违规人员信息和法律法规等进行迅速地查询,随时随地获得城管业务信息的支持,特别是照片和相关图片的传输应用,不但可以解决协查、堵截、搜查等一线城管人员现场执法问题,而且通过GIS系统为一线提供区域向导图,使执法人员可以迅速的对区域内的现状做出判断、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近年来,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全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各个地市、县区纷纷采用这种模式来提升辖区的管理水平。但是各个城市基于市面上已有的一些产品实施本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时,也发现了诸多问题,导致许多项目不能得到顺利的实施,使得用户方对开发商不满。大部分问题是由于已有产品所隐含的管理模式不能与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完全贴合造成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对案件的管理流程不同

有的城市采用标准的“双轴制”的案件管理模式,有的城市则要采用“二级双轴制”,还有的城市要采用“高位监管的二级双轴制”;管理模式的不同,导致了案件处理流程不同。同一城市,随着的案件数量、辖区面积的变化,也可能对已有流程进行改造。因此,系统要能够快速的适应各种不同的案件管理流程的变化。

二、城管中心组织架构不同所导致的案件处理权限不同

为了提高案件处理的效率,同时兼顾方便对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评价,案件处理过程中的权限分配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在运行过程中做出调整。如立案权、结案权、派遣权、处理权在受理员、值班长、指挥长、专业处理部分之间的调整。 三、评价体制的不同

总体来说,数字化城管评价包括区域评价、岗位评价、部门评价等等评价方法,具体到某一个城市,每个评价方法所涉及的评价主体不同,评价的级别也有所不同。如有些城市区域评价主评价到区县,有些则评价到责任网格甚至单元网格。评价指标在不同城市或者相同城市的不同管理阶段,也会做出调整。

四、案件来源不同,案件处理的发布途径不同

不同城市管理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同一城市所管理的范围也在逐渐变得越来越大。这导致了系统的案件来源、案件发布的途径都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案件来源会涉及不同的系统,一般来说可能包括:城管通、视频监控系统、门户网站、12319呼叫中心系统等等,可扩展的系统包括:路灯监控系统、道路交通管网监控系统、各种地下管道监控系统等等,有的城市则涉及河道监控系统的接入。每一个系统都有可能成为城市管理的一个事件源以及信息发布源。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目前市面上一些现有的产品不能迅速的适应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用起来别别扭扭,开发商改造起来推三阻四。 简介

该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集工作流技术、数据集成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服务集成技术于一体,能够在系统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随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化而调整管理流程、评价体系以及可接入的外部系统,从而完全能够适应不同城市管理模式的需求。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产物,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的过程,也是模式不断再创新、不断再发展的过程。“点服柔性数据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的价值点正在于支持管理模式的创新,包括:

支持城市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图形化的配置调整,系统可快速“双轴制”、“二级双轴制”、“高位监管二级双轴制”等等管理模式的演化。

支持组织结构及流程处理过程的创新:城管员与责任网格之间可以是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管理关系,无论采用哪一种关系,系统都可通过图形化的工具进行快速配置调整。另外通过对流程逻辑与业务逻辑的分离,系统也可以快速实现立案权、结案权、派遣权、指挥权、处理权、督办权、受理权在不同角色之间的调整。

支持评价体系的创新:系统采用数据仓库技术,案件处理数据的抽取、计算、聚合、报表展现全部通过相应的工具配置实现。可快速增加新的评价指标,可对评价指标的算法进行快速的调整。

支持大城管的创新发展路线:系统采用柔性的面向服务的架构,提供数据交换的规范,当城市管理有新的拓展,需要接入新的系统时,新系统的开发商只需要按规范开发,即可实现与系统的对接。 总体架构

“青岛卡波特柔性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涵盖了建设部有关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规范所要求的所有功能模块,具体包括:监管数据无线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地理编码、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应用维护、基础数据管理、数据交换共9个子系统。 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系统分为多渠道接入层、外部系统接入层、前端展现层(人机交互)、流程集成层、服务总线层、业务服务实现层以及数据中心。

图1. 柔性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多渠道接入层:系统包括了基于3G通信网络的城管通、领导通接入、12319电话接入、视频监控信号接入以及监控大屏信息输出;

外部系统接入层:多部系统包括城市管理的各类监控系统的接入,如城市应急处理系统、城市防汛水情测报系统、城市井盖报警系统、城市排水监控管理系统、城市供水调度监控管理系统、城市道路交通管网监管系统、城市地下管网监控系统、城市路灯节能监控管理系统等等;另外也包括政府门户网站的接入。外部系统与接入层与多渠道接入层通过服务集成总线访问系统所开放的外部服务,如事件上报、事件状态查询、地理信息查询等等。

流程集成层:流程层完成对案件处理过程所涉及到的人员、部门及其所处理业务的集成。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抽取,系统实现了图形化的流程过程调整,可轻松实现流程运行过程可能会遇到的岗位调整、职责调整、过程调整等等情况。

服务总线层:服务总线层完成对业务服务的统一发布、服务路由、协议转换以及数据格式转换。服务的统一分布、服务路由及协议转换使得综合管理系统只需要实现一种形式的业务服务,而无需关心服务调用者的运行环境;数据格式转换主要涉及城管通、领导通等系统对综合管理系统所发布出来的服务进行调用时的输入输出的数据格式转换。

业务服务实现层:是综合管理系统面向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核心业务实现层。该层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编码服务群、案件上报及案件处理过程管理服务群、公共服务群等内容。案件上报、处理、查询、督办、监控等等都被封装为相对独立的服务,并通过服务总线发布出来,供外部系统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