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全国大联考(全国Ⅱ卷)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卷(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58: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

理科综合·生物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每年造成全球数十万人死亡。德国科学家表示,新研究找到了乙肝病毒的致命弱点,有望给乙肝防治及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下列有关乙肝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乙肝病毒衣壳蛋白的单体——氨基酸分子的种类是由R基决定的 B.乙肝病毒可以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乙肝病毒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共同点是遗传物质都是RNA D.乙肝病毒能够通过复制繁殖子代,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2.癌症已成为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的核质比例增大,自由水含量高,具有“不死性” B.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但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C.原癌基因突变产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后不能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D.环境的恶化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性都有可能提高癌变率,增加患癌风险

3.如图表示细胞分裂的某过程,n为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发生在单倍体的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B.可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C.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中

D.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的过程中

4.如图是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种遗传病的基因用A(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基因用B(b)表示,其中甲病的致病基因在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如果II9不带有乙病基因,则III11个体的乙病基因来自于I代的2号个体 C.如果III14带有甲、乙两病的致病基因,则II10的基因型是aaBb D.II7为甲病携带者的概率是2/3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C.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在适当时期处理苹果植株可提高产量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6.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渗透压明显降低将导致②的量减少

B.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 C.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若组织细胞为肌肉细胞,B为葡萄糖,则饥饿时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可直接分解补充血糖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正常生长的曼陀罗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图1为从叶

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四种色素,图2反映的是适宜二氧化碳浓度、某一温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图3为自然环境中放置的密闭玻璃钟罩内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I、Ⅱ、III、IV四种色素依次是 。

如果用一直生长于缺镁环境中的曼陀罗叶提取、分离色素,与图1相比,滤纸条上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有 (填图中序号)。

(2)由图2可知,光照强度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且有稳定发展的趋势,

引起这种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此时主要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阶段受到限制。 (3)图3中与图2中B点所处状态相同的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