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公开课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9:23: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知识网络结构图,对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补充、复习和巩固。 【复习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以及氧化反应。 【复习难点】

空气的成分和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本节课对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复习。 2.明确复习目标,解读目标。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空气 1.知识结构:

?原理

??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

空气??结论

污染?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防治

2.基本概念: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知识模块二 氧气 1.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性质

错误!

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2.基本概念:

化合反应:(多变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知识模块三 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 (2)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①过氧化氢――→水+氧气 二氧化锰

②氯酸钾――→加热氧化钾+氧气

加热

③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验证方法(鉴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4)验满方向: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复燃则已集满(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排水法)。

(5)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2.基本概念: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分解反应(一变多):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空气 知识模块二:氧气 知识模块三:制取氧气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一组是( C ) A.氧化汞,红磷 B.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C.五氧化二磷,纯净的空气 D.液氧,氮气

2.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①③;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点燃点燃点燃

应的是②。①磷+氧气――→五氧化二磷;②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③硫+氧气――→二氧化硫;④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3.右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并说明由此可能造成的后果。

(1)错误:药品没有铺开,太集中。后果:加热时药品受热不均匀。 (2)错误:棉花没有放在试管口。后果:药品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错误:试管口不应向上倾斜。后果:加热时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 二、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收获了什么? 2.课后反思: 方法改进: 存在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