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构造与原理(简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20:24: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一般强迫减速开关:

强迫减速开关,是电梯失控有可能造成冲顶或蹲底时的第一道防线。强迫减速开关由上下两个开关组成,一般安装在井道的顶部和底部。当电梯失控,轿厢已到顶层或底层,而不能减速停车时,装在轿厢上的碰板,与强迫减速开关的碰轮相接触,使接点发出指令信号,迫使电梯减速停驶。

2、快速梯和高速梯用的端站强迫减速开关

此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轿厢导轨上下端站处的打板以及固定在轿厢顶上,且具有多组触点的特制开关装置,开关装置部分如图7-36 所示。

电梯运行时,设置在轿顶上的开关装置跟随轿厢上下运行,达到上下端站楼面之前,开关装置的橡皮滚轮左、右碰撞固定在轿厢导轨上的打板,橡皮滚轮通过传动机构分别推动预定触点组依次切断相应的控制电路,强迫电梯到达端站楼面之前提前减速,在超越端站楼面一定距离时就立即停靠。

图7-35 终端超越保护装置

1、导轨;2、钢丝绳;3、极限开关上碰轮;4、上限位开关;5、上强迫减速开关;6、上开关打板; 7、下开关打板;8、下强迫减速开关;9、下限位开关;10、极限开关下碰轮;11、终端极限开关;

12、张紧配重;13、导轨;14、轿厢

图7-36 端站强迫减速开关装置

1、橡胶滚轮;2、连杆;3、盒;

4、动触点;5、定触点

7.6.2 终端限位开关

终端限位开关由上、下两个开关组成,一般是分别安装在井道顶部和底部,在强迫减速开关之后,是电梯失控的第二道防线。当强迫减速开关未能使电梯减速停驶,轿厢越出顶层

或底层位置后,上限位开关或下限位开关动作,切断控制线路,使曳引机断电并使制动器动作,迫使电梯停止运行。 7.6.3 终端极限开关

1、机械电气式终端极限开关

该极限开关是在强迫减速开关和终端限位开关失去作用时,控制轿厢上行(或下行)的主接触器失电后仍不能释放时(例如接触器触点熔焊粘连、线圈铁芯被油污粘住、衔铁或机械部分被卡死等),切断电梯供电电源,使曳引机停车并制动器制动。其工作时是当轿厢地坎超越上、下端站地坎200mm,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前,装在轿厢上的碰板与装在井道上、下端的上碰轮或下碰轮接触,牵动与装在机房墙上的极限开关相连的钢丝绳,使只有人工才能复位的极限开关动作,切断除照明和报警装置电源外的总电源。

终端限位保护装置动作后,应由专职的维修保养人员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投入运行。 极限开关常用机械力切断电梯总电源的方法使电梯停驶。 2、电气式终端极限开关:

这种形式的终端极限开关,采用与强迫减速开关和终端限位开关相同的限位开关,设置在终端限位开关之后的井道顶部或底部,用支架板固定在导轨上。当轿厢地坎超越上下端站20㎜,且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其动作是由装在轿厢上的碰板触动限位开关,切断安全回路电源或断开上行(或下行)主接触器,使曳引机停止转动,轿厢停止运行。

7.7 其他安全防护装置

电梯安全保护系统中所配备的安全保护装置一般由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和电气安全保护装置两大部分组成,但是有一些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往往需要和电气部分的功能配合,构成联锁装置才能实现其动作和功效的可靠性。 7.7.1 轿厢顶部安全窗

安全窗是设在轿厢顶部的只能向外开的窗口。当轿厢因故障停在楼房两层中间时,司机可通过安全窗到达轿顶,再设法打开层门,维修人员在处理故障时也可利用安全窗。安全窗打开时,装于门上的触点断开,切断控制电路,此时电梯不能运行。由于控制电源被切断,可防止维修人员出入轿厢窗口时因电梯突然启动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当出入安全窗时还必须先将电梯急停开关按下(如果有的话)或用钥匙将控制电源切断。为了安全,电梯司机不到非常情况不要从安全窗出入,更不要让乘客出入,因安全窗窗口较小,且离地面有两米多高,上下很不方便,停电时,轿顶很黑,又有各种装置,易发生人身事故,加之部分电梯轿顶未设置护栏,则更不安全。 7.7.2 电梯急停开关

急停开关也称安全开关,是串接在电梯控制线路中的一种不能自动复位的手动开关。当遇到紧急情况或在轿顶、底坑、机房等处检修电梯时,为防止电梯的启动、运行,将开关关闭,切断控制电源以保证安全。

急停开关分别设置在轿厢内操纵箱上,轿顶操纵盒上,底坑内和机房控制柜壁上,有的电梯轿厢内操纵箱上不设此开关。 7.7.3 可切断电梯电源的主开关

每台电梯在机房中都应装设一个能切断该电梯电源的主开关,并具有切断电梯正常行驶的最大电流的能力,如有多台电梯还应对各个主开关进行相应的编号。注意,主开关切断电源时不包括轿厢内、轿顶、机房和井道的照明、通风以及必须设置的电源插座等的供电电路。

第八章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自动扶梯(escalator)是带有循环运行梯级,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式电力驱动设备;自动人行道(passenger conveyor)是带有循环运行(板式或带式)走道,用于水平或倾斜角不大于12°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

自动扶梯由一系列的梯级与两根牵引链条连接在一起,沿事先制作成形并布置好的闭合导轨运行,构成自动扶梯的梯路。各个梯级在梯路工作段和梯路过渡段必须严格保证水平,供乘客站立,扶梯两侧装有与梯路同步运行的扶手带装置,以供乘客扶持之用。为保证乘客搭乘自动扶梯的安全,在该系统内装设了多种安全装置。

自动人行道也是一种运载乘客的连续输送机械,它与自动扶梯不同之处在于梯路始终处于平面状态(梯级运行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12°),两侧装设有扶手带装置以供乘客扶持之用。

上述两种产品均具有在一定方向上大量连续地输送乘客能力,并且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同时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还能够与外界环境相互配合补充,起到对环境的装饰美化作用,因此在车站、码头、机场、商场等人流密度大的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

虽然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等都可以承担垂直输送乘客的任务,但从定义上讲,它们不能被认定为电梯。

8.1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基本参数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基本参数有提升高度H、输送能力Q、运行速度v、梯级宽度z及梯路倾角α等几项。

提升高度H:提升高度是建筑物上、下层楼之间的高度,并可分为小、中、大三种高度分类。

理论输送能力Ct:输送能力为每小时输送乘客人数。当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各梯级被人员占满时,理论上的最大输送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Ct= 3600kv / t级

式中:t级— 一个梯级的平均深度或与此深度相等的踏板的可见长度(m); K— 一个梯级或每段可见长度为t级的踏板上能承载的乘客人数; V— 梯级的运行速度(m/s)。 一般情况下,t级是定值(0.4m/s),速度v应按照规范选取。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输送能力取决于人数k,按照国家标准要求:

名义宽度z1=0.6m时,k=1.0; 名义宽度z1=0.8m时,k=1.5; 名义宽度z1=1.0m时,k=2.0。

运行速度v: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运行速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乘客在梯上停留时间。速度过快则不能顺利登梯,过慢则影响输送效率。国家规定在扶梯倾角不大于30°时,其运行速度不应超过0.75m/s;当倾角大于30°且小于35°时,其运行速度不得超过0.5m/s。自动

人行道的运行速度不得大于0.75m/s,但踏步宽度不超过1.1m时,允许其最大速度达到0.9m/s。

梯级宽度z1:我国目前采用的梯级宽度单人为0.6m,双人为1.0m,另外还有0.8m宽度规格。

倾斜角α:倾斜角为梯级、踏板运行方向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出于使用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倾斜角α一般不大于30°。

8.2 自动扶梯的基本构造

8.2.1 自动扶梯的类型

自动扶梯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多种分类。

1、根据驱动方式可分为:链条式(端部驱动)和齿轮齿条式(中间驱动)两类; 2、按运行速度可分为:恒速式和可调速式两种;

3、按梯级运行方式可分为:直线型、螺旋型等几种; 4、按梯级宽度可分为:1000mm、800mm和600mm等; 5、按倾斜角度可分为:30°、35°和27.3°等几类; 6、按提升高度可分为:小提升高度(3~10m)、中等提升高度(10~45m)、大提升高度(45m以上)等几类。

另外根据自动扶梯的使用场合可分为公共交通型和商用型,所谓公共交通型是指该扶梯属于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适应每周运行时间约140小时,且在任何3小时的间隔内持续重载工作时间不小于0.5小时,其载荷应达到100%制动载荷的自动扶梯;公共交通型以外的均称为商用型。同时自动扶梯还可分为苗条型(采用全玻璃透明护栏板、无扶手照明、隐藏式扶手带支撑的自动扶梯)、直达型(跨层连接,提升高度较大的自动扶梯)、节能型(有乘客使用时,自动扶梯按额定速度运行,无乘客时则低速或停止运行)等几类。 8.2.2 自动扶梯结构概述

图8-1为常见链条驱动式自动扶梯的结构图,它一般由梯级、牵引链条、梯路导轨系统、驱动装置、张紧装置、扶手装置和金属桁架结构等组成,其中梯级、牵引链条及梯路导轨系统广义上可称为自动扶梯梯路。

1、梯级

梯级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小车,有主轮、辅轮各2只。梯级的主轮轮轴与牵引链条铰接在一起,辅轮轴不与牵引链条连接,所有梯级沿事先布置好且有一定规律的导轨运行,保证在自动扶梯上层分支导轨上运行时保持梯级水平,下层分支导轨上运行时则梯级倒挂运行。

梯级是扶梯中数量最多的部件,一般小提升高度的自动扶梯中有50~100个梯级,大提升高度扶梯中会多达600~700只梯级。由于梯级数量众多、工作负荷大、始终运转,所以梯级的质量决定了自动扶梯的性能和质量。我们要求梯级自重小、装拆维修方便、工艺性好、使用安全可靠等,目前梯级多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整体压铸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