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价相关研究与实践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0:28: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价相关研究与实践

文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摘要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培育人才,在于培育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我校年开始了以“小学学业评价与管理的实践研究”为课题的研究实验。

作者信息

姓名:孙亚芳

单位:江西省乐安县龚坊镇龚坊中心小学 职务:教师 电话:18679836690

正文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培育人才,在于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我校年开始了以“小学学业评价与管理的实践研究”为课题的研究实验。作为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我们在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所和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通过一年来的探索研究实验,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主要情况如下:

一、课题实验的基本情况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

教育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教育应当启发和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求索真理,致力于新的发现。这种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强烈冲击着我国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教育模式。美国教育家B.S.Bloom在《教育评价》一书中,对评价的概念作以下解释:“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评价包括了比一

般期末书面考试更多种类的证据。评价是简述教育的重要长期终极目标与教学任务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是确定学生按这些理想的方式发展到何种程度的一种过程。评价作为一种反馈—矫正的系统,用于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骤上判断该过程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必须及时采取评价为基点,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学生习得的全过程进行再次的,立体性评价。“立体评价”就是指把学生当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对学生的多元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社会交际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色彩感知与音乐智能、自我认识与认识自然的智能)进行多元的、全面的、发展性的评价。旨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寻找一条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其潜能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条件。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小学低中高年级三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实验班的班主任和课任老师也是课题组成员。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现行的评价机制的利与弊分析; 案例法:探寻适合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实验法:传统评价与现代评价二种评价机制的对比研究; 行动研究法:对实践过程进行跟踪,及时调控;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为了搞好教育科研,我校建立了行政会专题研究教育科研的工作制度,制定了《教育科研成果表彰奖励条例》,并由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本课题的研究实验,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小学学业评价与管理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组,并分年级,分学科成立了各子课题科研小组,开展探索各年级,各学科渗透“小学学业评价与管理的实践研究”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同时,我们还逐渐完善了“小学学业评价与管理的实践研究”这

一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要求各学科的科研小组做到实验方案、主研人员、研究内容、研究步骤、研究方法、计划总结、资料管理、研究成果八落实;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实验教师——研究小组——领导小组——行政会层层汇报,或请专家学者及时解决。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学校科研部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有关学业评价改革的文件,研读了有关教育理论和相关课题的教改经验;定期举办理论讲座、召开研讨会;指导教师写好论文、总结,上好示范课、研究课,互相切磋,共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选派实验教师参加在各类学术研讨会,接受培训,交流经验。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人本的教育观、发展的教学观、指导的教师观、主体的学生观、全面的质量观、广泛的人才观,增强了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三、课题研究实验的成果

近一年来,在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所和杨浦区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经过我校课题组深入扎实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活化评价机制,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卡 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传统评价目标重主科(小学阶段---语文,数学和英语),轻副科(即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能,科学知识等)。这一现象,导致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三好学生因为体育不合格而被取消荣誉称号的局面,孩子们个个变得少年老成。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多种智慧,其差异之一仅仅是某人这几个方面的智慧占优势,某人那几个方面的智慧占优势;差异之二是某些智慧已被某人所显示,被称为显能,某些智慧还没被某人显示,被称为潜能。如何让学生们的潜能转化为显能呢?对小学生来讲,这主要有赖于教师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