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6 17:37: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19·安徽A10联盟)秦和西汉时期郡守拥有行政处置、赏罚、司法、监察和财权。如果因事发兵,须有皇帝虎符。东汉初郡守有了发兵、领兵之权,后来更增加了募兵权。这反映出( D )

A.专制皇权逐渐削弱 C.郡县制度遭到破坏

B.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D.汉代出现割据隐患

[解析] 材料叙述的是郡守权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不仅拥有财权,东汉时还拥有兵权,这使地方很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故D项正确。专制皇权并未削弱,排除A项。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变化创新,而题干材料是用东汉与秦西汉对比,排除B项。汉代时郡县制只是出现破坏的隐患,但还没破坏,排除C项。

2.(2019·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这反映了( C )

A.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B.宗室拱卫专制王权 D.封建体制日趋完善

[解析] 材料中的“封建”均是依据血缘关系进行的分封,以血缘关系来维护统治,反映出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C项正确。封建制度的腐朽是封建王朝衰亡的根源,与材料反映分封制危及政治统治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分封制危及政治统治,而不是“宗室拱卫专制王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分封制危及政治统治,而不是封建体制日趋完善,排除D项。

3.(2019·湖南永州一模)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巴氏爵比不更。”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C )

A.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D.激化了边远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解析] 羁縻政策指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封王、赐爵、经济扶助、联亲等手段使其归附的政治手段,根据“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可知,羁縻政策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有利于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故C项正确,D项错误;羁縻政策指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的政策,和扩大统治区域无关,排除A项;羁縻政策指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的民族政策,并非中央对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

4.(2019·广西柳州模拟)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

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粱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粱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 D ) 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C.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

B.加强了君主专制 D.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解析] 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刘邦晚年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主观目的是确保“刘家天下”,但客观上形成以后的割据势力,形成了对抗皇权新的潜在力量,故选D项。刘邦在位时期尽管没有出现割据分裂,但这种因素已经存在,文帝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是例证,故排除A项。汉高祖封王,地方诸侯有世袭统治权,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排除B项。汉高祖封王的变化不能反映出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的变化的主要影响,故排除C项。

5.(2019·山东德州期中)元朝设立行省管理地方,民政、财政、军政皆其执掌。明初在地方设三司,分掌民政与行政、司法、军政,互不统属,分别听命于中央。这一变化( B )

A.恢复了唐宋旧制 C.缓和了民族矛盾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杜绝了官僚队伍的低效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元明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唐宋地方实行的是郡县制,故排除A项;题意涉及的是元明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民族矛盾和官僚队伍的效率无关,故排除C、D项;无论是行省掌管地方民政、财政和军政,还是设三司分别向中央负责,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

6.(2019·山东德州期中)唐代设立政事堂,三省宰相参加政事堂会议协助皇帝做出决策。但皇帝经常以一些较低职位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知得失”等衔,参加政事堂会议.其目的是( C )

A.提高行政效率 C.抑制宰相权力

B.推进决策民主 D.平衡三省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唐代三省的长官都相当于宰相,位高权重。皇帝以一些较低职位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分散了相权,对宰相形成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皇帝的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的民主,更不是为了平衡三省关系,故排除A、B、D项,故选C项。

7.(2019·湖南永州一模)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C )

A.吏治渐趋清廉化 C.官员日趋专业化

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解析] 材料说明隋唐时期中书门下由过去管理事务到专门管理政务性工作,说明封建社会的官员官职逐渐专业化,C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官职转变,并不能说明官吏清廉化,A项错误;材料论述官员职责变化,没有说明部门之间的联系,B项错误;材料中是加强君主权力,不是中央集权显著,D项错误。

8.(2019·广东揭阳模考)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汉朝时世族发展迅速,汉初“布衣将相”的政治结构最终演变为“累世公卿”的世族政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

A.汉朝世族源于先秦贵族,根深蒂固 B.察举征辟制度有利于世族控制政权 C.世族在经济上是新的生产模式的代表 D.汉朝在权力继承上仍采用世卿世禄制

[解析] 根据“汉朝时世族发展迅速,汉初‘布衣将相’的政治结构最终演变为‘累世公卿’的世族政治”,结合所学,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征辟制度,后来出现了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即世族政治,说明察举征辟制度有利于世族控制政权,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汉朝世族源于先秦贵族,排除A项;世族是具有经济实力、政治特权的封建地主,并非新的生产模式的代表,排除C项;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征辟制度,并非世卿世禄制,排除D项。

9.(2019·安徽宣城期末)南北朝时,凡是出任吏部官职者,都必须精通谱学,否则便难以称职。官府编撰《百家谱》多卷,使官员的任命“彝伦有序”。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A.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 C.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深远

B.政府加强对士人人身控制 D.顺应民族融合现象的出现

[解析] 出任吏部官职者必须精通谱学,有利于在选拔和任命官吏时根据世家大族的出身作出安排,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故答案为A项。当时政府没有加强对士人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只是在选官制度中注重出身,结合所学可知应当是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D项。

10.(2019·湖北武汉市联考)据记载,科举制在唐初有进士(诗赋)明经(儒家经典)明算(数学)明法(法令)等科并行同考,而到后来,仅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此变化( C )

A.反映了儒学统治地位确立 C.不利于实用性科技的发展

B.说明科举较注重行政能力 D.体现了科举制的日益完善

[解析] 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儒学的统治地位确立于汉代,故排除A项。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化为以诗赋和儒家经典为主,不能说明科举注重行政能力,故排除B项。题意主要反映了科举内容的变化,不能体现科举制的日益完善,故排除D项。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删除了数学和法令,这个变化不利于实用性科技的发展,故选C项。

11.(2018·天津南开区模考)《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佐证唐代科举制( C )

A.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 C.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B.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D.进士科是仕进唯一途径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唐”、“进士”可知此应为开始于隋朝时期的取代九品中正制的科举制。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C项符合题意;A项是九品中正制的内容,不正确;B项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排除;D项说法本身不正确。

12.(2019·山东德州期末)有学者统计1371~1904年间14562名进士,根据他们曾祖父、祖父、父亲的中举和入仕情况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其中,明代进士出身平民者(即前三代中最高只出过生员的家庭)占49.5%;清代这一比例为37.6%。这表明当时(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