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7 7:40: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
从新课改的几年来看,教师们经过学习、培训等活动,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都在不断的在被改变着。但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老师们将新理念、新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的能力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我校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以“学——教——研”为一线,“听——评——思”为一体,以加强课堂教学监控、诊断与督导为抓手,将推进课程执行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机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立足学校整体,增强课程执行力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我们认为“课程执行力”至少包含着两个元素:教师个体及学校整体执行力,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但更主要取决于学校整体,也就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氛围与环境。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我们着重于提高学校整体“课程执行力”,即提高整体系统中校级、中层、教研组、教师等各级人员的课程改革执行能力。1、端正教育思想,正确解读课程标准。学校的管理层尤其是校长如果没有比教师更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那么,很难说课程改革就能真正地在学校中获得实行。因此,校级领导首先要做到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思解放想,产生“核裂变”效应,学校的执行力提高才能得到保证。同样,校级领导必须正确解读课程标准。我们的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因此,校级领导首先要对二期课改与学校教学质量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其次是采用适合自己和教师沟通的方法,将每一项政策到位地解读、传达给教师,促进教师的理解,让教师理解透。2、减少中间层次,确保课标执行不走样。课改是一个工程,为了执行更有效,有时候就是需要直接面对教师,而不是通过教导处、再经过教研组、再经过备课组。因为只有直接到执行的教师才能使执行速度更快、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我们为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这一政策,充分利用学校政治学习、名校长与名教师讲座、校长室与教导处直接指导与督导,以及行政人员兼任各年段相关学科等方式,尽量减少中间层次,力求直接到教师,将事情尽量的简单化,防止越管理越复杂,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执行力。3、注重沟通协调,及时给予过程指导。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教师之间需要沟通,学校领导要及时协调,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提高实现课改目标的信心。同时,学校领导应给予及时的指导,课改中只要教师遇到困难,学校领导就应该及时出现在教师面前。只有让教师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思路,教师才会想办法继续执行。4、明确责任权力,各司其职保障执行。责任和权力是影响执行力的最大因素之一。教导处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德育组执行“两纲”教育,落实社会实践活动,总务处做好设施设备保障,教师开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明确各自课改的责任和权力,是提高执行力的保证。二、立足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认为,学校整体课程执行力的提高,关键落实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具体实施中,我们立足于学校的教学管理。1、抓学习,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我们立足“观念先行,学习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领导先学习的前提下,每学期要求并引导教师从宏观角度、专业教学角度、微观角度、教科研的角度明确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时,还应做到四个精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精心了解学情,根据学情设计内容;精心设计教法与学法,针对年段特点;精心设计练习与作业,体现内容精、分层设计、形式多样。2、抓听课,把好课堂教学脉搏(1)听常态课,在真实课堂中诊断评估每学期我们学校都安排时间分学科听每位教师的随堂课,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诊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如今年5月至6月,我校分管领导与相应学科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四个小组,深入学校各科课堂听课,遍及每位教师,课后又针对课堂教学效率低、课堂结构安排欠合理,预设与生成如何处理等问题现场诊断,使教师们受益匪浅。通过这几年的随堂听课诊断,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变化。(2)听示范课,在系列展示中推陈出新。我们每学年以骨干教师系列展活动为平台,在活动中锻炼骨干,在听课中提高。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骨干
教师在展示自己的教学之后,要在学校的网站上及时上传自己的教前思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相关资料;其他教师跨年级、跨学科听课八节以上,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思考、辨析,撰写一篇听课心得,可以针对一堂课,也可以针对整个展示活动。在这基础上,教导处对教师的听课记录与心得进行评比。另外,我们还要求教师在教研组内、备课组内相互听课,并积极派教师外出听优质课,让他们通过听课、借鉴反思,提升课堂教学水平。3、抓评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1)引导教师自评授课结束后,我们要求教师面对同行或专家评述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自评时要求教师注重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抓住教学中的得与失,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评述。通过进行自评,教师提高了自身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2)安排小组互评授课结束后,我们总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将听课教师分成几个小组,由组长组织教师进行互评,最后集中反馈,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全员参与评课,这种多向信息交流,打开了教者与评者相长的通道,开启着教学智慧大门。(3)邀请专家点评在实际听课后的评课活动中,我们还多次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点评,专家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及时解答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迷茫与困惑。例如:我校自然教研组较为薄弱,我们邀请教研员庄惠娥老师蹲点我校,每周都进教室听课,并进行点评指导,调整教学设计、安排教学进程,使我们自然教学组老师迅速得以成长。4、抓教研,寻觅课堂教学策略(1)以磨课教研为形式,构建合作研究体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以教学为中心,以校本教研为平台,通过多方资源协同,构建合作研究体,进一步促进教师间形成相互探讨、研究和学习的氛围,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的自主提升、整体提升。其一,重视学习:为校本教研打下扎实的基础我们注重学习形式的多样性,既有教师的个体自学、备课组与教研组的集体学习,更有专家的指导讲座;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节中围绕校本教研、围绕磨课选择学习内容,并做好摘记,再在集体学习中加以讨论。注重学习的过程性,将学习贯穿始终。我们借助学校的校本培训,对教师学习实行过程管理与指导。其二,校本教研:将磨课进行到底我们先是通过试行,让全体教师明确磨课,在这基础上,在全体教研组内开展磨课教研,并在开展过程中逐步规范要求,确保磨课活动的质量。其次,我们不断完善磨课教研。一是丰富磨课类型,对于学校中青年教师,我们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对于职初教师,我们将磨课立足于同课同构异思。二是拓展磨课范围。我们搭建平台,借助区进修学院教研员,邀请全区兄弟学校教师参与我们的磨课活动。再次,在磨课教研的基础上,我们还运用“每日两议”将教研活动常态化。一是“课前小议”,即明确当日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意图等,二是“作业布置小议”,即每天下午反馈教学情况,并据此确定作业的内容与量,在此基础上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家作。(2)以全过程反思为抓手,促进教师深层思考一是抓阶段测评后的反思。每单元、每月教学结束后,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学科特点进行阶段测评、分析某一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找出优劣不足,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探索高效务实的教学策略。二是抓课堂教学后的反思。我们提倡教师要不断回顾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及时做反思,记载自己在课堂中的亮点、不足和困惑,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不断积累经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实践,老师们将课后反思与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发展的新举措。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执行力与课堂有效性,是一项艰巨而庞杂的系统工程,但我们深信:只要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出他们的潜能,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条件,我们就一定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境地,领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旖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