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16:28: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具有同构异质关系的观念系统的过程。
(2)主体对客体进行能动反映的过程中,选择机制起着重要作用。选择是反映者由其自身的需要、结构、特性以及客观条件所决定,只反映被反映者的某些特征,而不反映它的其余特性。人在认识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首先表现为人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然后是主体思维对知觉÷表象中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和重组,形成对特定对象或特定对象某一方面的认识。人所特有的选择机制和认识的反映特性并不矛盾,选择本身就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当然,选择不是任意的,它既要受被反映客体的制约,也要受逻辑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制约。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也离不开建构。建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认识中的建构就是主体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经过选择、加工和变换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这种经过重构的观念体系与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之所以能够一致,不仅在于观念体系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本身;而且在于加工、组织客观事物及其信息材料的认知模式本身就是自然界客观法则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内化的结果。所以,重构或建构不仅同反映不相矛盾,而且恰恰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和内在机制,它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8.(1)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们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在一定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实践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它们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相适应。人们的认识落后于或超越于社会实践发展的阶段,都是割裂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是错误的。 9.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种认识,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真理客观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内容的客观性表明,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其内容是确定的。真理的内容不因人、因阶级而异。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制造和改变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
10.马克思主义坚持真理的一元论,认为人们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只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所谓真理只有一个。真理的多元论认为,真理可以是多重的,即使在同样的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也能获得多个真理。
真理多元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唯物主义观点,否认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一元论的观点,就是要强调真理来源的唯一性,强调获得真理性认识途径的唯一性,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
11.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
31
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仅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和旧的习惯的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敢想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12.真理总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的具体性包括以下含义:
(1)真理是全面的。真理的内容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多方面的规定性的综合,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因而具有全面性。把真理的某一方面孤立地抽象出来并加以夸大,就会使其丧失真理性而成为谬误。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所适用的特定对象、范围和条件,它要受这些条件的制约,并随这些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一定的具体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3)真理是历史的。任何真理都只是主观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近似正确的反映,人们将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扩展着真理的内容,因而真理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13.价值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
其中,人作为价值的主体,需要是其本质特性。如果离开了价值主体的需要,就投有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价值客体是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事物的属性和功能,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
价值范畴具有客观性,主体的存在及其需要、客体的存在及其属性和功能都是客观的,生成价值的实践也是客观的;价值具有主体性,是主体内在尺度的表达,主体所处的时代、民族、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等差异造成价值取向等个性化,客体只有与之符合才有价值;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任何价值主体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价值主体的需要的内容、实现的手段和满足的程度,价值客体的开发利用都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价值具有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是多维度的。
1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主要是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主要是解决改造世界的问题。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以正确认识世界为基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辩证运动过程,也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过程。
15.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和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前提,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
32
己的主观世界。另一方面,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就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都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
16.(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理,结合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实际,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另一方面,党的思想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和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本性决定的; (2)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基础并且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向,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篇章。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恢复和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与时俱进”,并在党的十六大上将其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而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走向新境界注入了强大动力。十六大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新概括,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继承前人又不墨守成规的理论勇气和魄力:突出了时代精神和创新要求,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烈要求和坚定意志。 (3)党的十六大把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强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新的历史任务。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才能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
17.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的发展和要求,对前人的理论观点通过扬弃和修正进行丰富和发展;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和理论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理性升华。在所有创新中,理论创新具有基础地位和先导作用。理论创新的四个特征是实践性、继承性、现实性和探索性。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重视理论创新,就是要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方法,当作行动的指南。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而是立足于实际,在各方面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的阶段。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历史中,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否认
33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人们在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建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现实的经济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
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他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3.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4.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来源。地理环境的优劣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人是社会生产力第一要素,是社会的主体,只有在一定的数量的人口基础上才能进行社会的生产,才能形成社会。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结构和增长速度等,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但人口因素同样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这是由于地理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不仅要通过物质生产对社会发生作用,而且在人类实践所及的范围内,地理环境作为劳动对象日益进入了物质生产领域;同时也由于人口因素和人口的生产归根到底是受物质生产规律制约的。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5.首先,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再次,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向高的更替和发展。当然,人口、资源、环境历来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6.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它可以从不同视角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即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社会意识形态总是一定经济关系、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要随之变化而发生改变。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34
7.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意识是以观念体系的形式反映出来的社会存在。反映者必须依赖于被反映者,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这只是二者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自身独立的性质。在它对社会存在的依赖中,同时就存在着与社会存在相脱离、相背离的性质和倾向。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这种非
依赖性即独立性是相对的。这种独立性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的非依赖性是以依赖性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发生在对社会存在归根到底的依赖关系之中的独立性。 8.首先,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 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9.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之中蕴涵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就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10.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①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
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1.生产力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它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不仅表现为现在人们控制的自然力,还包括前人以各种物化形式积累沉淀下来的物质力量。因此,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进一步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