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10:37: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5课 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电业中学 张永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

明确老子、孔子的历史地位,简释其核心思想;归纳概括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寻找身边事物的对立关系,说明事物间的变化,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百家争鸣”时期,哪家学说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培养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学习,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通过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潮、学派,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涌现出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提出自己的思想。

一、老子

老子,春秋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被后人整理成《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经》虽然只有四五千字,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

老子思想的精华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乃是老子思想的一种真实体现。

引用成语典故?塞翁失马?,阐释老子思想,帮助学生理解。 二、孔子 1.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年)是宋国贵族的后代,其曾祖父因为在政治斗争中失败,逃到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是鲁国人好礼的习俗很早就影响了他。15岁时,立下人生志向。20岁时,做过鲁国的委吏,看管仓库,计算账目;还当过乘田,即管理畜牧的小官。孔子30岁左右,思想体系初步形成,博学的名声大起来,有人愿意作他的门徒。从此,他有了自己的第一批弟子。

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曾经在外奔波14年,向所到国的国君讲解自己的治国理想,但都没有被采纳,政治上一无所获。

孔子晚年,在家乡一边教书,一边整理周朝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孔子死后,他的学生将它的言行编著成书,称为《论语》。

2.思想主张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是人们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爱人”,是孔

1

子对“仁”最具有代表性的解释。

引导学生解读?厩(马圈)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加深理解对孔子思想的理解认识。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代统治者不断对其加封,建造庙宇祭祀。在今天孔子的老家山东曲阜,能看到规模宏大的孔府,孔庙,孔林。

3.教育成就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一生教书40余年,据说有3000多弟子,其中学有成就的“贤人”72位。他主张“有教无类”,收学生不管出身贵贱贫富。当时许多人对孔子都很敬重,甚至称他为“圣人”,乐于向他求教。孔子长期被奉为读书人的宗师,他的许多教学思想至今仍很有价值。

引导学生阅读孔子教育教学理论,领悟孔子教学思想的价值。 4.文化成就

孔子晚年一边教书,一边整理、研究、编写了《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等著作。这些著作集及《论语》后来成为儒家的经典。孔子的思想和学说,集具代表性地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孔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是任何其他一个思想家无法比拟的。

三、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的原因 一是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潮、学派,思想家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提出自己的思想。

二是私学的发展。

各学派的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招门徒,阐发自己的观点,批驳他人的观点。 三是各国国君宽容的政策。

当时,各诸侯国君主也积极招贤纳士,寻求治国安邦之良策。例如齐桓公时期,在都城临淄的稷门(西门)外,建造学宫,招徠天下贤能。对于出类拔萃者,齐桓公不仅冠以大夫称号,还在市区为他们建造高大宽敞的宅邸,鼓励他们高谈阔论,著书立说,既可以对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国君的各项方针策略进行赞美或抨击,甚至可以通过同国君面对面地辩论。到战国时期稷下学宫再次兴盛,各派思想家荟萃于稷下学宫,他们主要从事学术辩论;著书立说;议论国家治乱兴亡,为国君出谋划策,学术空气十分民主,对于繁荣学术、活跃思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百家争鸣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25、26页内容,归纳概括各学派的思想特点,通过进行课堂讨论?你认为哪家学说更适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为什么??使学生认识到一种学说能否化为实践,取决于这个学说是否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小 结 学派 人物 孔子 儒家 孟子 墨家

时代 春秋 “仁”,“仁者爱人” 主要思想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战国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2

墨子 老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 春秋 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战国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应顺其自然 战国 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实行法治

作 业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及思想主张。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2011-11-25 23:14:34)

标签: 分类: 小课题研究 杂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的时期。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政治主张及治学方法,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内容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3.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

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或自主阅读、或思考讨论,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探讨孔子言论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收集孔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各派学说的资料,根据各派的学术观点讨论对班级“破坏公物”遏制方法,加深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在课上就班级建设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重点:了解孔子与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世界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的学说在当今的世界,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它的潜在价值

3

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也被公认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依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心理特点,加之本课涉及人物众多,各派纷呈,哲学理论性很强,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所以确定为难点。 二、教学方法设计及依据 说教法、学法

为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育人为主旨的原则,使历史教学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本课采用的教法、学法有:

(1)情境教学法、谈话法:增加课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2)问题探究法、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法、分析归纳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情景模仿的途径来学习历史,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初一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但好奇心与表现欲强,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的实效性,要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同时初一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强,处于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机。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依然是比较欠缺,需要引导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通过假设这一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而达到了解孔子的目的 听春秋时期悠扬古曲《渔舟唱晚》 导入孔子图片 谈个人对孔子的了解情况。 (问题)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 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 归纳学生所谈引导学生思考:(问 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孔子的思想主内容,理解孔子的一、孔子 1、孔子的思想成就有哪些?孔子为要是“仁”和“礼”。 “仁”“礼”的思想内涵,何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并根据学生阅读、探讨1、伟大的思 的情况,指导学生明确想家 学生回答。 4

2、伟大的教育家

1“仁”的含义: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的概念。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启发学生回忆小学历史和社会课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并结合语文课刚刚学完的《论语》内容,引导学生回答。 在学生理解“仁”的含义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现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事例。 2“礼”的含义: 实生活中“仁” “礼”的事例。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学生要不要谈谈学生们的认识与体会 受“礼”的约束。 学生回答 3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例如:“我们学生必须遵守 即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减轻人民负 担。 2、孔子在教育领域的主要成就有哪 些? ①开创私学 ②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3、《论语》 学生阅读材料总结——因材施教 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 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实教与学的 积极影响。 古言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点明《论语》的重要性。 (问题)孔子的言论记载在哪部书 里? 这部书他能看到吗? 学生背诵语文书中学到的孔子言因为在“百家争鸣”中,道家是一个重要学派, 论。 适当提到老子,不但使上下教学内容本源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