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员(初级)培训计划及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9:06: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初级)计算机操作员培训计划

一、说明

本计划大纲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计算机操作员技能等级标准(试行)的《计算机操作员(五级)》规定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编写的。

二、培训目标

初步具有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发布等应用能力,能运用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具有信息社会的安全意识与自律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掌握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具有信息收集、判断、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的能力。体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使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归纳信息;有主见地正确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完成的作品等。培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信息社会的安全与道德意识,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准则进行个人自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明确在信息社会中个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具备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的习惯和规范,具有为社会服务并贡献社会的强烈意识。

通过对计算机操作员(五级)的培训,使计算机操作员(五级)全面掌握本等级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计算机操作员(五级)岗位的职业要求,为参加本岗位的鉴定做好准备。其培训的具体要求是掌握微机操作的基本技能、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技能、掌握Word、Excel 、Powerpoint软件、因特网及其他相关操作。

三、培训要求

1.本课程以“任务驱动”,突破系统学习应用软件的理论和操作的框架,应用多项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员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的教学与考核体系。

2.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员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员的信息素养,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

教师必须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加强信息技术与各课程的整合的研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运用项目教学法,探索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员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员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培养自己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1

⒊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表

序号 模块1 模块2 模块3 模块4 模块5 模块6 模块7 模块8 总课时 课程设置 计算机基础知识 文字录入 Windows基本操作 Word Excel Powerpoint 因特网 总复习 理论与操作课时 8 40 24 40 44 28 16 10 210 2

(初级)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大纲

模块1:基础知识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培训,学员能熟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维护方法及相关技巧、预防计算机病毒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第一章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一)培训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2.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特点。

3.熟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二)培训内容:

1. 计算机的分类。 2. 计算机的特点。

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4.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培训要求:

1.掌握主机的基本组成。 2.掌握外部设备基本使用。

3.掌握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特点及其区别。 (二)培训内容:

1.主机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的外部设备。 3.系统软件 4.应用软件

第三章 计算机日常维护

(一)培训要求:

1.熟练掌握计算机日常维护方法。 (二)培训内容:

1.计算机日常维护方法。 2.计算机日常维护要点。

第四章 计算机病毒防治

(一)培训要求:

1.了解病毒的基本种类。 2.掌握病毒的防治方法。 (二)培训内容:

1.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机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