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练习题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3:28: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D.ED95与LD5 之间的距离 E.LD95与ED5之间的距离 2.服用催眠量的巴比妥类药次晨出现的宿醉现象是(D)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后遗效应 E.特异质反应

2.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很少的剂量即可产生超出常人的强烈的药理效应称为(C)

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高敏性 D.特异质反应 E.耐受性 3.可靠安全系数是

A.LD50/ED50 B.ED50/LD50 C.LD5/ED95

D.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范围 E.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的范围 3.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时引起的口干属于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过敏反应 D.成瘾性 E.后遗效应

3.服用巴比妥类药催眠时,次日出现乏力、困倦属于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过敏反应 D.成瘾性 E.后遗效应 3.长期应用链霉素造成的耳聋属于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过敏反应 D.成瘾性 E.后遗效应

3.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可以使体内相应的受体数目增多,称为

A.受体向上调节 B、受体向下调节 C、耐受性 D.高敏性 E、部分受体激动药 3.部分激动剂的特点为

A.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无内在活性 B.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有内在活性

6

C.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增加剂量后内在活性增强

D.具有一定亲和力,内在活性弱,低剂量单用时产生激动效应,高剂量时可拮抗激动剂作用

E.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 3.竞争性拮抗剂

A.亲和力及内在活性都强 B.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 C.与亲和力和内在活性无关

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与受体不可逆性结合 E.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与激动剂竞争相同受体 3.非竞争性拮抗剂

A.亲和力及内在活性都强 B.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 C.与亲和力和内在活性无关

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与受体不可逆性结合 E.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与激动剂竞争相同受体 3.下列哪项不是第二信使

A.cAMP B Ca2+ C.cGMP D 磷脂酰肌醇 E.ACh

3.男孩,3岁时曾因食用新鲜蚕豆,小便呈酱油色,诊断为“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蚕豆病)。今使用磺胺甲噁唑后发生溶血反应,此反应与哪项因素有关

A.年龄 B.遗传 C.病理因素 D.过敏体质 E.毒性反应 3.病人王某,因高热,医生给予阿司匹林退热。此治疗为

A.对症治疗 B.对因治疗 C.局部作用 D.预防作用 E.以上均不是

3.张某,男,35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炎入院,医生给予氨苄西林静脉

7

滴注,第二天病人皮肤出现药疹、瘙痒。该病人出现何种不良反应

A.副作用 B.急性中毒 C.继发反应 D.药物过敏 E.特异质反应

3.王某,女,43岁,患肺结核,医生给予抗结核药物链霉素治疗,用药一个月后病人出现了耳鸣,继而听力丧失。这是患者出现了

A.副作用 B.继发反应 C.后遗作用 D.变态反应 E.毒性反应

3.刘某,女,41岁,患胃溃疡数年,近来发作加剧,伴有反酸,医生给予抗酸药氢氧化铝口服以中和胃酸,这种药物治疗是 A.选择作用 B.局部作用 C.吸收作用 D.预防作用 E.对因治疗

3.某男47岁,因患“荨麻疹”,睡前服用苯海拉明,次晨出现头晕、嗜睡等,此现象是

A.过敏反应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继发反应 E.特异质反应

3.某患者欲做肠道镜检,之前医生嘱其口服硫酸镁用来导泻。此作用是

A.吸收作用 B.选择作用 C.预防作用 D.局部作用 E.以上均不是 3.口服抗酸药中和胃酸的作用是

A.局部作用 B.吸收作用 C.兴奋作用 D.预防作用 E.间接作用 3.尼可刹米引起的呼吸加快是

A.局部作用 B.副作用 C.兴奋作用 D.预防作用 E.间接作用

题型:名词解释

8

章节: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1. 局部作用

——药物在给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2. 吸收作用

——又称全身作用,是药物在吸收入学以后产生的作用。 2. 选择作用

——吸收入血后的药物主要对某个(些)组织、器官作用明显,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不明显。药物对某个(些)组织、器官的选择性作用是相对的,选择性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下降。 2. 不良反应

—— 不符合用药目的反而给病人带来危害的药物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后遗作用、特异质反应等。 2. 副作用

——在治疗剂量下,合格药品在正常给药对机体的轻度损害。源于药物的选择性不高,具体表现随用药目的而不同。 2. 毒性作用

——过量(或病人高度敏感)、过久用药,药物对机体的严重损害。分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常表现为药理作用的延伸或加重,也包括致癌、致畸胎、致基因突变。 2. 变态反应

——过敏体质者在重复使用某药时,因病理性免疫反应造成的损害,可能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粒细胞减少、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2. 继发反应

——又称治疗矛盾,是由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2. 后遗作用

9

——停药后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2. 受体激动药

——与受体有亲和力且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2. 受体拮抗药

——与受体只有亲和力但没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2.安全范围

——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药物剂量范围,可以表达药物安全性的大小,该范围越大,药物的安全性越好。 3.治疗指数

——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是表达药物安全性的指标,该值越大,药物的安全性越好。 3.效价

——又称效价强度,是药物引起某作用所需要的剂量。反应药物与效应器的亲和力大小。亲和力越小,药物的作用越强。 3.效能

——是药物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反应药物的内在活性。效能越大,药物的作用越强。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1.药物的吸收是指

A.药物进入胃肠道 B.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器官或组织 C.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D.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 

E.从蛋白结合部位游离出来而进入血循环 1.关于药酶诱导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对肝药酶有兴奋作用,使活性增加 B.可加速另一类药物代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