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化学考试重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12:11: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四种依数性,它们均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p = KbB ??Tf = KfbB (难点) ??Tb = KbbB ? ? = RTbB (重点) 根据依数性,可求出溶质的相对分子量,已知一种依数性,可推算其他几种依数性。 非电解质:渗透浓度 = 物质的量浓度 电解质 :渗透浓度 = i ×物质的量浓度 混合溶液的渗透浓度 = 非电解质渗透浓度 + 电解质渗透浓度 稀溶液 bB ≈ cB

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280~320 mmol·L-1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有半透膜及膜两侧有渗透浓度差存在。 测定小分子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多用(凝固点降低法) 测定蛋白质等大分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常用(渗透压法)

常见等渗溶液: 50 g·L-1 葡萄糖溶液, 0.9 g·L-1 NaCl溶液, 12.5 g·L-1 NaHCO3溶液等。

渗透浓度cos(mmol·L-1):渗透活性物质(溶液中能够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电解质溶液

计算电解质溶液依数性的校正因子 i 与解离度的关系: α = i -1 (适用于1-1AB型) 离子强度是溶液中所有离子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 I= 298K时 I 与γ±的关系:lg γ± = –0.509 |z+ z–| (适用于I < 0.01mol ? kg

–1

12

Σbi z i2的极稀水溶液)

活度与理论浓度的关系 a = γ?

cc?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的定义、共轭关系、反应实质、酸碱的强度。 质子酸、质子碱、两性物质的判断;共轭酸碱对。

H2PO4的共轭酸:H3PO4 H2PO4的共轭碱:HPO4 [Fe(H2O)6]的共轭碱:[Fe(OH)(H2O)5]

3+

2+

---2-

酸解离常数Ka、碱解离常数Kb的影响因素:本性、温度。 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浓度(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部分解离;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 解离度α的影响因素:本性、温度、浓度。

同离子效应的定性判断、定量计算。 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重点) 一元酸碱: 近似式、最简式及使用条件。 多元酸碱: 按一元酸碱计算。 两性物质 二元弱酸的酸根阴离子浓度近似等于Ka2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重点)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和换算

溶度积规则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Ip = Ksp 饱和溶液 平衡状态 Ip < Ksp 不饱和溶液 沉淀溶解 Ip > Ksp 过饱和溶液 沉淀析出 开始沉淀: Ip = Ksp

沉淀完全:剩余离子浓度c ≤1.0×10 mol·LKsp的表达式以及Ksp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有同离子效应存在时溶解度的计算.

掌握AB型、A2B或AB2型和A3B或AB3型的计算公式。

-5

-1

胶体分散系

胶体的分散相粒子大小为1~100 nm 溶胶的基本性质 光学性质:Tyndall效应 动力学性质:Brown运动 电学性质:电泳、电渗 胶团结构 :胶粒(胶核 + 吸附层)+ 扩散层

溶胶的稳定性因素:胶粒带电、胶粒表面水合膜的保护作用及Brown运动 溶胶的聚沉:电解质的聚沉作用、溶胶的相互聚沉、高分子物质的敏化作用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

缓冲作用机制:抗酸、抗碱成分通过平衡移动,达到保持溶液pH值基本不变。 pH值的计算(重点)共三种表示形式

pH = pKa+ lg

共轭碱共轭酸

公式的校正:用活度表示浓度 校正因子 lgγ

-

B/γHB

与溶液的离子强度及共轭酸的电荷数有关。

影响缓冲溶液pH值的因素:温度、缓冲比、稀释等。

[HB][B?]缓冲容量(重点) :β = 2.303×

c总当缓冲比为1时,β极大= 0.576 c总 c总 : 总浓度较大,缓冲容量较大。 缓冲比: 越趋近1,缓冲容量越大。 缓冲范围:pH = pKa ± 1

缓冲比在1:10 至10 :1之间变化时,才具有一定缓冲作用,所对应的pH值为缓冲有效区间。 缓冲溶液的配制及计算。

人体血液正常pH范围:7.35 ~ 7.45

血液中重要的无机盐缓冲系:H2CO3 – HCO3

-

滴定分析

基本概念及常用术语:滴定、标准溶液、试样、计量点及确定、滴定终点、滴定误差。 酸碱指示剂: (重点)

变色原理、变色范围、选择原则。

一元强酸、弱酸的滴定:酸、碱浓度>10 mol?L ;c = 0.1 mol?L,Ka≥10 。 pH值的计算、滴定曲线的特点、突跃范围。 标定盐酸:碳酸钠或硼砂( Na2B4O7·10H2O ) 标定氢氧化钠:草酸或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 一元弱酸、碱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 caKa ≥ 10 ; cbKb ≥10 多元酸、碱的滴定: 分步滴定条件:Ki / Ki+1> 10 计量点的pH值计算与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分析中的计量关系:

4–8–8–4

–1

–1

–7

11 n(A) =

ba n(B)

准确度和精密度:定义及两者的关系。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误差和偏差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有效数字的概念、位数的确定、运算规则、修约规则。

修约:当实验测定值和计算值的有效位数确定之后,要对它后面的多余的数字进行取舍,这一过程称为修约(rounding),通常按“四舍六入五留双”规则进行处理。

当约去数为 4时舍弃,为 6时则进位;当约去数为5而后面无其它数字时,若保留数是偶数(包括0) 则舍去,是奇数则进位, 使修约后的最后一位数字为偶数。

加减运算所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以参加运算各数字中精度最低,即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为准。例如0.5362 + 0.25,和为0.79。 乘除运算所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以参加运算各数字中相对误差最大, 即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为准。例如0.0121 × 25.64, 积为0.310。

可见分光光度法

适用于微量及痕量组分的测定。

标准曲线法:配制一个溶液作吸收曲线获得λmax; 配制一系列溶液作标准工作曲线; 测定未知溶液Ax获得Cx 。

??吸收光谱(吸收曲线):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vA?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吸收光谱中产生最大吸收所对应的波长称为λmax。 吸收光谱的形状与浓度无关。 透光率T与吸光度A: Lambert – Beer 定律

?c(反应物)?t?c(生成物)?tA??lgT??lgItI0A = εbc 或 A = abρ

摩尔吸光系数ε或质量吸光系数a的大小与被测物质本性、入射光波长、溶剂及温度有关。 吸光系数越大,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

⑴ 测定时调整 c 或 b,使 T 在20~65%之间(A:0.2~0.7) ⑵ 选择适当的显色剂 ⑶ 选择合适的测定条件 ⑷ 空白溶液的选择 ⑸ 共存离子干扰的消除

化学反应速率

基本概念:化学反应速率、元反应、速率控制步骤、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反应机理、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半衰期、催化剂、酶等。

碰撞理论认为,在气体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不断发生碰撞,在无数次的碰撞中,只有少数或极少数分子才能发生反应,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effective collision)。大部分不发生反应的碰撞叫做弹性碰撞(elastic collision)。

具有较高能量,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activated molecule)。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的活化能密切相关。当温度一定时,活化能越小,其活化分子数越大,单位体积内的有效碰撞次数越多,反应速率越快;反之活化能越大,活化分子数越小,单位体积内的有效碰撞次数越少,反应速率越慢。

碰撞理论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在具体处理时,把分子当成刚性球体,忽略了分子的内部结构,因此,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反应,常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

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反应进度表示。 (与选何种物质表示无关,与方程式写法有关) 用指定物质表示:平均速率 瞬时速率 v=

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时,数值不同,其速率数值比就等于反应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 化学反应进行时所经历的途径或具体步骤称为反应机理(reaction mechaniam)。

由反应物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或自由基)直接碰撞一步生成产物的反应,称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由若干个元反应生成产物的反应称为复合反应(complex reaction)。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元反应还是复合反应需经过反应机理的研究才能确定。

质量作用定律(mass action law):当温度一定时,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成正比。 参加元反应的分子数目称为反应分子数(molecularity of reaction)。对于复合反应而言,不存在反应分子数。 根据反应分子数的不同,可以把元反应分为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

反应级数(order of reaction)是指在具有反应物浓度幂乘积形式的速率方程中,各反应物浓度幂中的指数。所有反应物的级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