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5:57: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填空题(35分)
1、 根据主链结构,可将聚合物大致分为--------、--------、-------、--------四类。
2、 从聚合反应机理看,聚苯乙烯的合成属-------聚合,尼龙-66的合成属-------聚合,此外还有聚加成反应和开环聚合,前者例如--------,后者例如-------。
3、 自由基聚合的特征是-------、-------、-------;阴离子聚合的特征是-------、-------、-------;阳离子聚合的特征是-------、-------、-------、-------。
4、 聚异戊二烯可能存在的立构规整性聚合物有(写名称)-------、--------、-------、-------、-------、-------。
5、 对Ziegler-Natta催化剂而言,第一代典型的Ziegler催化剂组成为----------,属-------相催化剂,而典型的Natta催化剂组成为---------,属--------相催化剂;第二代催化剂是--------;第三代催化剂是-------;近年发展较快的是-------。
6、 单体的相对活性习惯上用-------判定,自由基的相对活性习惯上用-------判定。在用Q、e值判断共聚行为时,Q值代表-------,e值代表-------;若两单体的Q、e值均接近,则趋向于-------共聚;若Q值相差大,则-------;若e值相差大,则-------。Q-e方程的主要不足是-------。 7、 从热力学角度看,三、四元环状单体聚合的主要推动力是-------,而十二元以上环状单体的聚合能力比环烷烃的聚合能力--------(大或小);从动力学角度看,杂环单体的聚合能力比环烷烃的聚合能力-------(大或小)。 8、 共聚合的定义是-------。
9、 某对单体共聚, r1=0.3,r2=0.07,该共聚属-------共聚。若起始f10=0.5,所形成的共聚物的瞬间组成为F10,反应到t时刻,单体组成为f1,共聚物瞬间组成为F1,则f1-------f10(大于或小于),F1-------F10(大于或小于)。 10、 用动力学推导共聚组成方程时做了五个假定,它们是-------、-------、--------、--------、-------、。
11、 教学实验中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属--------共聚,采用了-------聚合方法,所用工业酒精的作用是--------。
12、 按热力学特征,缩聚反应可分为-------和-------两大类,而按参加反应的单体可分为------、-------、-------三大类。
13、 线型缩聚的主要实施方法有-------、-------、---------、--------。
14、 体型缩聚的预聚物可分为-------和-------两类,属于前者的例子有-------和--------,属于后者的例子有-------和-------。 一、二、合成下列产物(10分)
1、
2、
3、EPR 4、PET
5、维尼纶(以VAc为原料)
6、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从单体开始合成)
二、三、简答题(30分)
1、 比较配位聚合与定向聚合。 2、 几率效应与邻位基团效应。
3、 在共聚反应中,如要得到组成均匀的共聚物,一般可采用什么方法?
4、 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线型缩聚中影响聚合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 由单体、反应产物几方面比较线型缩聚和体型缩聚。 6、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习惯上分为哪三类,每类举两个例子。
三、四、计算题(25分)
1、 1、 苯乙烯(M1)—丙烯酸甲酯(M2)60℃在苯中用BPO为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
已知M1和M2的均聚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76L/mol?s和2090L/mol?s;M1自由基和M2聚合和M2自由基与M1聚合的速率常数分别为235L/mol?s和10450 L/mol?s; 0
f1=0.8。
① 求聚合初期共聚物组成,并画出共聚组成曲线。
② 如体系中BPO用量增加一倍,聚合初期共聚组成有何变化。
③ 如体系中假如少量的正丁硫醇,定性分析聚合初期共聚组成有何变化。 ④ 如改用丁基锂为引发剂,定性分析聚合初期共聚组成有何变化。 ⑤ 如改用BF3-H2O为引发剂,定性分析聚合初期共聚组成有何变化。 2、 2、 用1122克1010盐合成尼龙1010(K=365)
① 制成1010盐的目的是什么?
② 如封闭体系,聚合度最大可达多少?
③ 如开放体系,要得到Xn=200的聚合物,体系中水应控制在多少? ④ 如开放体系,体系中加入8.08克癸二酸,当P=1时,所得聚合物的聚合度是多少?
3、 3、 邻苯二甲酸酐(M1)与丙三醇(M2)缩聚
① M1:M2(摩尔比)=1.50:0.98 ② M1:M2(摩尔比)=2.0:2.1 ③ M1:M2(摩尔比)=3.0:2.0
判断上述三种体系能否交联。若可以交联,计算凝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