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风险评估参考答案及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3:02: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九章风险评估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询问参与生成、处理或记录复杂或异常交易的员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评估被审计单位选择和运用某项会计政策的适当性。至于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当询问内部审计人员。 2.【答案】B

【解析】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目的是为了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选项A、C、D的审计程序都是为了获取认定层次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的审计证据,选项B中所实施的分析程序主要是为了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故选项B正确。 3.【答案】A 【解析】项目组应当讨论的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发生错报的方式。 4.【答案】C

【解析】注册会计师就是为了恰当的识别出财务报表重大错报才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5.【答案】C

【解析】A纯属外部因素,B、D纯属内部因素。 6.【答案】B

【解析】选项B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的目的所在。

7.【答案】B

【解析】按照准则的规定,因A、C、D与交易活动有关,均属于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而非所处的法律与监管环境。 8.【答案】C

【解析】了解A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识别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和决策过程,B有助于评估特定方面的重大错报风险;对D的了解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识别被审计单位预期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主要交易类别、重要账户余额和列报。 9.【答案】D

【解析】在D的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应了解原因,并考虑采用与行业管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适当。 10.【答案】C

【解析】C:经营风险是由包括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在内的多种原因导致的,仅仅经营目标正确、经营战略适当远不能防止经营风险。 11.【答案】A

【解析】单独来看,B、C、D均与业绩变化趋势相符,至少没有矛盾的迹象,但A中情况与业绩的上升向矛盾,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12.【答案】D 【解析】监督控制的设计和有效运行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合理设计并确保控制持续有效运行重要手段。 13.【答案】B 【解析】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因此其目标不包

括选项B的内容。 14.【答案】B 【解析】注册会计师了解内部控制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和确定已设计的内部控制是否正在执行,因此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15.【答案】A

【解析】CPA在年报审计中了解内部控制的定位是了解与年报审计有关的年报控制,不需要了解内部控制的所有方面,不是专门查找内部控制运行中的所有缺陷,故选项A正确。 16.【答案】A

【解析】A是显然正确的。内部控制是否能防止重大错报、是否可以信赖、是否合理有效是了解和测试之后才能做出结论的,在了解与测试之前不可能划定这些内部控制的范围。 17.【答案】C 【解析】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仅限于设计的合理性和是否得到执行(说明A、B均正确,C不正确)。由于信息技术内在的一贯性,D属于自动化控制的优点。 18.【答案】B

【解析】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包括两个目的。一是设计的合理性(说明A正确),二是是否得到执行(说明B错)。至于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及一贯性,那是控制测试的目的(说明C、D均正确)。 19.【答案】D

【解析】A、B、C均为人工控制更为适当的方面。对于大量发生的交易,实施自动化控制更为适当。 20.【答案】C

【解析】内部控制的人工成份在处理涉及主观判断的状况或交易事项时可能更为适当。 21.【答案】C

【解析】内部控制的作用只能合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其固有局限性主要有两个方面,选项C是其中一个方面。 22.【答案】B

【解析】所谓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是与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无关的失效原因。A、C、D更多地取决于人的自身因素,属于固有限制。B中情况可以通过改进内部控制的设计来克服。 23.【答案】C

【解析】本题题干部分问的是了解控制环境,故选项C正确;选项A和B是内部控制的两种控制方式,不属于控制环境;选项D是内部控制的要素不属于控制环境;选项C是控制环境的要素之一。 24.【答案】D

【解析】在审计业务承接阶段,注册会计师就需要对控制环境仅能作出初步了解和评价。 25.【答案】D

【解析】一般情况下,新销售合同的签订都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如果将这一情况纳入导致经营风险的因素,说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存在严重缺陷。 26.【答案】A

【解析】B错:信息系统泛指一切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可能有人工执行,也可能由自动化程序来执行;C本末倒置,企业的采用的信息系统应当与业务流程相适应;D错:在运用信息技术传递数据的情况下,发生篡改可能不会留下痕迹或证据。 27.【答案】D 【解析】对控制的监督是指评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这种监督对控制的持续有效运行十分重要。

28.【答案】A

【解析】B错:这种评价没有通用模型和标准;C: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企业采取的措施,与企业规模无关;D: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评价重大错报风险。对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列为了解的重点。 29.【答案】D

【解析】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影响到整体,难以限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 30.【答案】B

【解析】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最本质的原因是“无法实施实质性程序”。存在差错并不影响实质性程序的实施(A错);信息仅以电子形式存在时,意味着注册会计师无法打开、无法显示、无法打印、无法阅读这些电子信息(如储存在指纹识别系统中的信息),此时包括检查、计算、观察等程序均无法实施(B正确);在可以打印的情况下,审计证据便可以书面形式存在,注册会计师能够方便地实施实质性程序(C错);对电子数据的实施检查常常是快捷的,甚至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指令加以实现(D错)。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BCD

【解析】选项A中的程序是向采购人员和生产人员询问的内容。 2.【答案】ACD 【解析】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了解内部控制。 3.【答案】ABC

【解析】选项D不是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的。 4.【答案】CD

【解析】A、B属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中部分内容,并非本题所问。 5.【答案】BCD

【解析】选项A不是被审计单位行业状况方面的内容,属于其他外部环境。 6.【答案】ABCD

【解析】四个选项的内容教材有明确说明。 7.【答案】ACD

【解析】选项B不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因素,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还应包括治理结构。 8.【答案】ABC

【解析】A、B、C均涉及到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固定资产租赁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存在必然联系。 9.【答案】ACD

【解析】选项B中税收法规对会计政策有影响,但不是直接属于会计政策内容本身,注册会计师更加关注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动。 10.【答案】ABCD

【解析】四个选项均影响到经营风险。 11.【答案】CD

【解析】选项A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内部控制监督的内容;选项B主要是确保销售业务发生和准确性的控制活动;选项C和D是管理层为了进行衡量和评价经营业绩的控制活动,故选项C和D正确。 12.【答案】ABD

【解析】选项C不是企业内部的业绩评价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