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5:31: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如何学习英语翻译:《英汉翻译实践要略》章节选读 (3翻译中的形式和内容 1.2.7 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在阅读相关的翻译著述时, 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对翻译究竟应该是重形式还是 重内容的观点不一。 那么, 作为从事翻译实践活动的译者, 我们应当如何在翻译 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处理好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 如何比较恰当而准确地传递原 文承载的信息?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内外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 即翻译理念 的取向问题,如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异化与归化、形式与功能、语义与交 际等等。 尽管这些中西译论在概念上有同有异, 但总的说来, 都是建立在二分法 的基础之上, 没有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 有关此类争论的著述有很多, 感兴 趣的读者可以去阅读, 我们在这里没有必要再对相关论说做出综述, 只欲从不同 的角度和层面出发, 依据翻译活动的实际情况, 来分析、 探讨翻译实践活动中的 种种现象。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就翻译实践活动而言,如何处理好形式与 内容的和谐统一, 是译者始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 也是我们在本书 中自始至终要详细讨论和尽力解决的问题。
有人认为, 忠实是译者的天职,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 译者不仅应当忠实 于原作的内容, 还应当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 原语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 驾御能力是构成其作品艺术魅力的两个主要因素。
应当说, 这种说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 因为译者毕竟是在翻译原文作者用 原语创作的作品, 不仅包括文学作品, 也包括其他各种类型的作品, 任何一种类 型的作品都应该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因此, 译者除了应该忠实于原作的 内容之外, 理所当然应该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 译文也应当追求形式与内容的 和谐统一。但是,问题在于,作为翻译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者,译者究竟应当怎 样来理解忠实。 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是什么概念?怎样才算忠实于原作的语言 形式?
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形式, 应该是忠实于原作的语言风格和形式特点, 而并非 忠实于原作具体的文字表现形式本身。 就英汉翻译而言,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
全不同的语言体系, 它们的信息传递机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分别具有各自特点 鲜明的构形与传意有机统一的信息传递模式。 (详见第二章因此,如果译者无 视英汉两种语言信息传递机制的基本特征及本质性差异, 不考虑两种语言各自特 点鲜明的构形与传意有机统一的信息传递模式, 在译文里生搬硬套原语的文字表 现形式, 那就无异于削足而适履, 杀头而便冠。 就拿上面列举的几个翻译实例来 说, 如果译者硬是要机械地对应着英语原文的文字表现形式来转换成汉语, 那么 其产出的所谓汉语译文, 要么会缪传英语原文承载的信息, 要么就是蹩脚的汉语, 佶屈聱牙,不堪卒读。
林语堂先生在其《论翻译》一文中对此种译风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此种译文既风行海内,其势力蔓延所及,遂使译学博士有时候也可 以给我们三十六根牙齿嚼不动的句子。 (林语堂 1994:306
作家王刚先生也在其以 《我们不能容忍外国名著被翻译成蹩脚的汉语》 为题 的一篇博文里,谈到的了他对此类译文的感受:
读的时候,根本没有阅读的快感,脑子里也没有形象的画面感和丰 富的联想,只为那干板直硬的翻译揪掉了不少头发,有的词语直译得令 人发指,有的词语我这辈子根本没有见过,完全是翻译家的发明。那完 全是满嘴外国话的汉语,让人生疏的不得了!
这样的作品哪里还能愉悦读者,阅读简直变成了一项任务! (王刚 2010 诚然, 在原语和译语里的确也会存在一些类似的表达方式, 因为人们不分民 族和地域,其生存环境、物质条件、生活经历、七情六欲等等有许多相通之处, 对于基本相同的客观世界的认识大体是一致的, 对客观世界的表述和描写方法也 会有类似的情况,正因为如此,才存在着翻译活动的基础。但是,就翻译的本质 而言, 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是相对的, 翻译的跨文化信息传递本质是绝 对的。 也就是说, 在翻译某种类型的作品的过程中, 如果遇到两种语言有类似的 表达方式,无论其数量
有多少,那也只是偶合现象,与翻译的本质无关,不能因 此就产生模糊的认识, 以为原语的文字表现形式与译语的文字表现形式二者之间 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就以为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字表现形式的简单、 机械的对应转
换。 译者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 不仅会给自己在翻译实践活动中造成理解上的问 题和表达上的困难,而且可以说,其翻译能力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译例分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