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5:38: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作者:张霞

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03期

【摘 要】作业成本法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现代企业成本核算要求产生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本文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体系、基本核算程序、传统成本法的区别及其在我国企业应用的作用,揭示了作业成本法实施的现实意义。接着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更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目前该解决、完善的现状,给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最后理论联系实际,以一家制造企业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核算问题,给予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作业成本法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为每一项作业选择一个合理的成本动因。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传统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管理制度。它以作业为基础,通过资源动因汇集资源成本到作业,再通过作业动因汇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最后计算出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摆脱了传统成本核算无法分配复杂而繁琐的间接费用的困境,使间接费用的分配更加合理,从而及时、准确的计算出成本对象的真实成本。同时,以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对企业进行核算、监督、控制和改进,不断消除浪费、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客户价值,不断的完善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作业成本法的意义

置身于当今知识经济浪潮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时代变革对经济运行和企业内部管理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全球性竞争的愈演愈烈、技术的不断更新、管理的日益改善、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的出现以及产品的多元化和独特化趋势,要想在激烈的市场占据竞争主导权,必须加强和改善成本管理。低成本战略是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措施,以作业成本法为中心的成本管理新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适应新经济技术环境的客观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的信息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以及制作系统的复杂化的到来,若企业继续采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少的直接人工去分配所占比重越来越多的间接费用,必将导致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作业成本法将成本管理的着眼点和重点从传统的商品转移到了作业,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这样不仅能够准确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提供较为客观的成本信息,还能够通过作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分析,不断改进作业方式,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实现持续降低成本分目标。因此,作业成本法能够适应高新经济技术环境对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 2、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作业成本法摆脱了传统成本管理的只重视产品投产后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成本管理,把重点放在投产前的开发与设计的成本管理,这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产前设计、研究开发到质量成本管理,按照经济与技术相匹配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对商品设计等环节不断改进、完善,满足顾客的需求,不断扩张市场领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有利于企业进行内部管理

作业成本法核算的核心集中在对资源的具体消耗作业上,使管理者的注意力引向资源的消耗原因上,在作业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责任中心,进一步采用作业预算方法和作业管理法,因此能更好的执行责任会计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的形成和累积。 (三)作业成本法的作用

1、为企业提供了相对准确、真实的成本信息。目前,大型企业往往通过大批量生产来降低单位成本,获得规模效益。然而中小企业往往涉足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的领域,使得生产计划、生产准备、产品检查等环节带来高额的间接费用,并难以在多产品种类中准确分配。如还继续采用传统的成本分配方法,将导致间接费用分摊的严重失真乃至产品成本的扭曲,使得产量高、复杂程度低的产品成本高于其实际发生成本,而产量低、复杂程度高的产品成本低于其实际发生成本。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心,从成本对象与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入手,根据资源动因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从而揭示了资源与成本对象的本质联系,克服了传统成本法的不足,使间接费用分配更加科学、合理,能比较准确、真实的反映产品消耗的真实情况。通过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更真实、丰富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能得到更真实的产品盈利能力信息和定价、顾客市场及资本支出等有效信息。激烈的全球竞争和新兴的生产技术使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对于企业在竞争中的取胜至关重要。 2、作业成本信息可以有效地改进企业战略决策。传统成本法将间接费用按直接人工或机器小时等单一的分配标准分配到产品中去,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决策失误。作业成本计算不仅仅是一个成本分配、计算的过程,更主要的是一个依据因果关系阜宁县资源流动的过程,它提供了更真实,更丰富的作业驱动成本的计量信息,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更好的产品设计决策,以及改进产品定价决策,并为是否停产老产品,引进新产品和指导销售提供准确的信息,为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其较容易利用相关成本进行战略决策,提高企业发展能力、获利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使企业生产和销售决策更加合理。企业只有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分析,才能使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决策以及产品的定价更加合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计算机的大量普及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工人工资等直接成本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间接成本比例大幅度增加,同时,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厂商之间的竞争激烈,许多产品的市场单价已经逼近成本,容纳不了太多的成本误差,因此作业成本法的优势越来越被关注与运用。采用作业成本法使成本信息更具有科学性、相关性,从而使产销决策更加合理,利润信息更加真实。

4、改进了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体系。作业实际上是一种责任中心,作业成本也是一种责任成本。作业成本法把各种成本费用分类归集到各个作业库,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作业库的成绩。同时企业内部可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计算各作业库的利润,以此考评各作业库的业绩,使每个作业库的责任得以分清,达到提高职工劳动效率的目的。在评价作业时,作业成本法的宗旨就是利用具体的作业信息,提高增值作业效率,力图规避无效作业。在作业成本观念下,按作业设立责任中心,使用更为合理的分配基础,易于区分责任。通过各作业层所提供的有价值的成本信息,能明确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可供资源、实际使用资源和实际需用资源,高效作业与低效作业,以评价个人或作业中心的责任履行情况。

5、使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杜绝浪费。作业成本法计算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了解资源消耗、成本发生的全过程,并能更好的对企业的供、产、销各个环节进行安排,使作业链发挥更好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消除一切可能形成的浪费,使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等能够更好的进行合作,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整体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二、我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现状与面临问题 (一)ABC方法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国内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作业成本法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更为相关的产品成本信息、准确的对外报价,更重要的是能为公司管理和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支持,我国已有少数企业在尝试应用作业成本法管理企业。由于作业成本法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产生的,这与我国当前的国情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据1985—199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企业仅有3.71%应用作业成本法。为了得到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准确信息,在上海、北京、西安等城市就作业成本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对涉及金融、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的87家企业进行了了解。结果显示,在调查的企业中,20%左右的企业目前正在使用或正在试用作业成本法;40%左右的企业正在考虑是否使用或试用作业成本法;剩下近40%的企业表示未考虑使用。从实践方面显示,作业成本在我国的应用仍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但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认识到作业成本法的有效性和重要性。而且,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行业类别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所调查的近100家企业中显示,企业规模越大,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几率越大;企业规模越小,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几率越小。作业成本法大多是在一些自动化水平比较高、管理制度比较先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开始实施。至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行业类别的关系,因为作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