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务袁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2:15: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回到北京,已加入中共的刘乾初、孟用潜带着张士隽一起去了上海。董秋斯夫妇后来也到上海,着手翻译苏联作家革拉特科夫的长篇小说《士敏士》。还有同学去了南京,加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 1927年7月,经中共北京地下市委书记李渤海介绍,张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李直接领导。李渤海安排张放到北大著名红色教授高仁山和陈翰笙、顾淑型夫妇等人联合创办的艺文中学任教,与张放同属一个党支部的燕大研究生肖炳实,受派任该校教务主任,一同协助校长高仁山开展学运工作。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刘思慕,也曾在该校短期任教。

1927年9月28日,高仁山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并于次年1月25日枪杀于北京天桥。军警搜查了艺文中学,在宿舍里午睡的张放,再次机警地逃过一劫。他回忆说:

正当我午睡时,几个彪形大汉闯进来,不由分说就翻箱倒柜的寻找起来。我与他们虚与委蛇中,主动拿出老同学北伐时的来信给他们看,并告他们我家是大地主,我在基督教会办的燕大上学,刚来学校不久,不了解学校情况,由于校长司徒雷登认为我是虔诚的教徒,明年将保送我去美国深造等鬼话,骗过他们,使他们感到我不像一个革命分子,遂结束搜查而离去。

张放想去向李渤海请示工作,却找不到人,无奈之下只好去乡间躲了个把月。风声过后,他返回燕大,经司徒雷登许可,入政治系三年级继续学业,并接上了组织关系。肖炳实也回到燕大,任女中教员和校刊编辑,后任北京市委秘书长。直到这时,张放才从学校党支部

26

了解到高仁山被捕和李渤海失踪的因由:

他们告诉我高仁山的被捕和被害是由于李北海被捕后叛变出卖的。李北海为了投靠敌人升官发财,出卖了许多共产党员。??但是,我是他直接领导的,怎么未出卖我,这一直是未解开的一个谜。后来听说李北海改名黎天才,在东北军中作了官,东北军失败逃出关外后,被蒋介石枪杀了。

李渤海为什么没有出卖自己,对张放而言,“一直是未解开的一个谜”。然而,对我们来说,这个谜并不难解。

李渤海(1900-1961),原名李伯海,后改名黎天才、黎经天、王文德,山东省蓬莱县人。张放把他的名字写成“李北海”,想是音讹所致。1923年3月,经何孟雄、高君宇介绍,李渤海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7月,李渤海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9月,北京市委改组,由工人出身的王尽臣任市委书记,李渤海任市委委员兼秘书处负责人。关于这次改组,当时也在北京从事地下工作的老党员吴成方回忆说:

1927年4月,李大钊等人牺牲以后,北京市委改组。这时候有一种倾向,党组织最好是有一个工人出身的党员领头。北京市委找到了京绥铁路南口车站机务段工人王尽臣担任北京市委书记。王尽臣文化程度低,不习惯同知识分子党员干部过政治生活,开会时坐在那里显得困倦。市委实际上由北京大学学生出身的山东人李渤海负责。市委委员有王敬臣,他原来就在市委,负责职工运动委员会。 1927年10月,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遭到奉系军阀的极大破坏,李

27

渤海在东四九道湾76号市委机关被捕。史建霞撰写的《中共北京党史人物传?李渤海》,描述了他被捕后的相关情况:

李渤海被捕后,化名李兰圃,未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职务。后来经过敌人三天三夜的严刑拷打,加上王敬臣等人的指认,正当敌人欲用人粪灌他时,在生死关头李渤海屈服求生,在纸上写出了“我的真实姓名是李渤海,李兰圃是我的化名”。而后敌人步步紧逼,李渤海彻底叛变了,说出了自己住的地方,指认照片上的党内同志,向敌人写了“自白书”、“悔过书”,??以后,李渤海得到了特赦。从此他改名黎天才,被敌人重用,开始为敌人效劳。

还有一个情况,史建霞没有提及。那就是李渤海被捕后,“外面的同志关系不肯搭救他, 胡鄂公与杨度等还弃他南下”。13李渤海经受重刑,叛变的市委委员王敬臣(不是市委书记王尽臣,王尽臣也在这次大破坏中被捕并遭到枪杀)又出面指认,在敌人将要灌粪的关头,他出于求生的渴望才背叛了组织,可见并不是心甘情愿的附敌,更不是为了升官发财。

正因如此,李渤海此后的经历颇为复杂。他改名黎天才,却并非像张放所知道的那样,被蒋介石枪杀(被杀的是同样活动在张学良身边的潘文郁),而是深得张学良的信任,成为张的心腹谋士。三十年代初,吴成方领导北京特科,通过潘文郁(潘问友),将黎天才“拉出来”, 让他再为中共党组织服务。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有李渤海很大一份功劳。1984年,吴成方证明说:“我们在政治上影响张学良还是由黎天才出面”。不仅如此,李渤海还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先

28

后掩护和营救过不少党内同志。

1948年秋,李渤海参加田云樵在上海领导开展的地下工作,为上海的解放也作出了一定贡献。1955 年5月,他受潘汉年、扬帆冤案株连被捕,1961 年8 月7 日病逝狱中。1981年上海地方法院撤销了对黎天才的原判,予以平反,按起义投诚人员对待。知道了李渤海这段曲折的历史,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没有出卖自己单线联系的下级张放。

历史是复杂的,人,更是复杂。李渤海(黎天才)如此,他的继任者戴晓云亦复如此。1927年10月中共北京地下市委遭受重大破坏后,戴晓云受中共中央指派,化名谭哨云,偕同马俊来北京恢复党组织,主持成立临时市委并任书记。还没几天,他及马俊等人也都被捕了,和吴成方一起关在中央监狱。马俊是周恩来南开的同学,戴晓云则与毛泽东关系密切。毛泽东在湘南考察农民运动,陪同他的便是戴晓云。

信马由缰,回头再聊聊张放。这个人是“红色谍王”理查德·佐尔格在中国时的主要助手,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

1901年10月,张放出生于河北宝坻县(今属天津)黄庄镇一户大地主家庭,本名张金增。1918年,张金增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南开是一所革命风气很浓学校,张金增就读后,也干起了革命。 首先被他“革”了“命”的,便是“金增”这个充满铜臭味的名字。他“感到原名字不好,读书救国思想使他改名为张放,表示读书的目的是为着国家解放。”12但张放也只是他九十余年人生旅程中所

29

使用过的名字之一,他用过的名字(包括笔名)还有陈培生、刘进中、方文、于生等,也有老朋友称他为张方文的。

其次是他在南开的学业。1922年毕业前夕,身为学生会主席的张放因领导学生运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忌恨,校长张伯苓迫于当局的压力,不得不宣布开除他学籍。张伯苓是进步开明人士,不愿张放的前程断送在自己手中,便给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写了封信,推荐张放去燕大就读。1923年夏,张放手持张伯苓的介绍信,到燕大面见司徒雷登,要求入学。司徒雷登二话没说,同意了。张放进入燕大政治系,他在南开求学时的先后同学董绍明、于成泽及张士隽(张采真)等,也相继进入燕大。

燕大是美国教会创办的大学,欺软怕硬的北洋军政府不敢随便干涉。加之司徒雷登出掌燕大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淡化教会色彩,学校的学术气氛和民主自由思想都比较浓烈。因此,从“五四”开始直到北平和平解放,燕大一直是北京学生运动的中坚力量之一。 张放与董绍明、于成泽、张士隽以及刘德元(字乾初,又名谦初)等人,又是中坚里的中坚。1930年秋冬时节,张放在上海替史沫特莱翻译新闻稿,她直言不讳地批评张放,说他英文水平太差,并毫不客气地质问道:你在大学读书时,为什么不把英文学好?张放坦白地承认,他不止是英文不好,其他学科也不怎么样,精力都放在搞学生运动上去了。

再枝蔓枝蔓,说说上面提到的陈翰笙和顾淑型。对中共隐蔽战线有所研究的同学,可能知道,陈翰笙——这个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