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尔雅网络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23:20: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增尔雅网络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

? 《西方哲学智慧》教学大纲

D104 开课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课程编号 2 中文名称 西方哲学智慧 课程学分 授课对象 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 D.自我与人生 教师姓名 张志伟 职称 教授 3个月 视频课时 28课时 建议学时 课程简介: 课程从西方哲学史论结合的方面,讲述了西方哲学2600年的艰难历程,尽量发掘哲学史上有教育意义有代表性又意义深刻的故事,有意识地以哲学问题为引线,使哲学问题成为中心和线索,将历史拉到现实来,,突出西方哲学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说明“智慧的痛苦”的深刻含义,使学生们了解哲学家们是怎样对于那些永恒的哲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解答方式。张志伟教授将古今中外人们普遍关心的哲学问题,变成学生们自己的问题,由此将他们引上哲学思考的道路,理解西方哲学的智慧。张志伟教授从智慧的痛苦、哲学的诞生、苏格拉底的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信仰的时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主体性的觉醒等方面将《西方哲学智慧》这门课程讲授的非常精彩,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任课教师简历: 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宗教学系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近代西方哲学、德国哲学主要著作有《康德的道德世界观》《生与死》,主编《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问题研究》《西方哲学史》等。 课程大纲 第一讲:智慧的痛苦 一、什么是哲学 本节重点:哲学概念的基本含义 二、智慧的痛苦 本节重点:哲学思维的特点及其与其他思维方式的区别 三、问题与对话 本节重点:了解哲学家的问题,熟悉哲学家的术语,沿着哲学家的思路,理解哲学家的思想 四、西方哲学精神 本节重点:四种思想方法:逻辑、语言分析、现象学、诠释学 第二讲:哲学的诞生 一、希腊文明的兴起 本节重点:古希腊的语言、宗教和艺术、希腊精神的二元性、自由与纯粹静观的哲学气质 二、哲学的诞生 本节重点:哲学与神话的关系 三、宇宙生成论 本节重点:自然哲学以及自然哲学的局限 四、本体论的转向 本节重点:存在于非存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第三讲:苏格拉底的问题 一、智者 本节重点: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社会、智者派的思想启蒙 二、苏格拉底 本节重点: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是什么”的问题,助产术 第四讲:柏拉图的理念论 一、洞穴比喻 本节重点:洞穴比喻来源及含义 二、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 本章重点:理念内涵,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本体论 三、回忆说与灵魂转向说 本章重点:经验论与先验论之争 四、对理念论的反思 本章重点:理念论的四个困境:即理念的普遍性、理念的分有、“第三者”、“分离”问题 五、通种论 本章重点:通种论的由来及内容 第五讲: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一、科学分类 本节重点: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创制知识 二、原因论 本节重点: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三、形而上学 本节重点:形而上学的起源及演变,存在论、实体论与神学 四、伦理学 本节重点:何谓幸福,晚期希腊哲学主要学派 第六讲: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一、基督教精神 本节重点:基督教文明,基督教哲学化,以及基督教对哲学的贡献 二、教父哲学 本节重点:奥古斯丁“灵魂的奥德赛”、时间论、灵魂论与创世论、原罪论与预定论、《上帝之城》 三、经院哲学 本节重点:安瑟尔谟: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波那文图拉 第七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但丁与马基雅维利 本节重点: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中世纪的审判者: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终结者:马基雅维利 二、宗教改革:路德与加尔文 本节重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基督徒的自由;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第八讲:主体性的觉醒 一、近代哲学与科学的变奏 本节重点:近代科学的产生;17世纪科学革命两个主题:怀疑主义与确定性的寻求 二、理性精神与形而上学的突破 本节重点: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与《伦理学》;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三、 我思故我在 本节重点:主体性的觉醒;“我思故我在”;二元论的难题 第九讲:唯理论 一、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 本节重点:由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本体论是基础,认识论是手段,伦理学则是最高的目的。 二、本体论 本节重点:实体的基本规定,自然神论、泛神论 三、认识论 本节重点:认识论内容,“三类知识” 四、伦理学 本节重点:伦理学内容,情感与理性 第十讲:经验论 一、洛克 本节重点:天赋人权与三权分立,白板说、经验-观念-知识、知识的局限性 二、贝克莱 本节重点:存在就是被感知和感知 三、休谟 本章重点:人性论,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 第十一讲:社会政治理论 一、自然状态说 本节重点:自然状态说的内含 二、社会契约论 本节重点:社会契约论的发展,三权分立, 第十二讲: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一、康德哲学的问题 本节重点:理性的危机、自由的失落、形而上学名存实亡 二、哥白尼式的革命 本节重点:英国经验论与大陆唯理论;康德的哲学革命;理性主义精神; 三、批判哲学 本节重点:形而上学批判、实践理性与动机论的伦理学、判断力批判 第十三讲:康德的批判哲学 一、理论理性 本节重点:感性、知性、理性,先验论分析,先验辩证论 二、实践理性 本节重点:人类理性的功能,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先天综合实践命题,康德的难题 第十四讲:黑格尔哲学 一、精神的探险旅行 本节重点:《精神现象学》,重建形而上学 二、实体即主体 本节重点: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原则 三、世界的逻辑结构 本节重点:黑格尔的逻辑学 四、哲学体系 本节重点:《哲学全书》 五、辩证法 本节重点:辩证的否定:辩证法的灵魂

? 《当代中国经济》教学大纲

E204 开课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课程编号 2 中文名称 当代中国经济 课程学分 授课对象 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 E.经济与管理思维 教师姓名 陈享光 职称 教授 3个月 视频课时 38课时 建议学时 课程简介: 《当代中国经济》是一门经济科学理论。本课程大致可分为四部分:中国经济体制和制度变迁的分析;考察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与金融财政以及经济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考察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结构、失业及其对外开放问题;考察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把握当代中国运行经济的原理和运行规律,认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和演变的内在逻辑和趋势,了解当代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任课教师简历: 陈享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第五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研究领域:理论经济学 宏观货币金融理论。著作有《重组:从产权到人格》、《货币经济学导论》、《融资均衡论》。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中国经济体制和制度变迁 第一节 国民收入分配 本节重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每个分配机构分析。 第二节 所有制 一、确立所有制形式 本节重点:分析外在、内在效应;私有制的三大障碍;如何确定我国的所有制。 二、所有制变革 本节重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及其改革范围;分析所有制改革范围及其程度;强制性变新与诱致性变新结合;城市改革及其形式。 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本节重点:正式制度的作用、非政治制度的作用,两者的结合。 第三节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 一、中国收入分配现状 本节重点:中国城乡收入比、收入结构,传统体制上的分配形式。 二、中国收入分配现状分析 本节重点:农村很难改变的原因分析,国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三、解决办法 本节重点:从第一次分配、再分配上进行解决,政府宏观调控。 第四节 收入分配的均等化 本节重点:公平的概念,资产阶级的公平观,现实生活中的公平,如何取得相对公平。 第五节 国民待遇 本节重点:国民待遇的差异,国民待遇如何普遍化。 第二章 国民储蓄投资与金融 第一节 储蓄与投资结构 本节重点:储蓄主体结构,储蓄的形式构成,投资主体结构,投资的部门构成,储蓄结构与投资结构的关系。 第二节 储蓄 本节重点:家庭行为与储蓄的关系,国民储蓄与强制储蓄,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及金融形式、金融作用。 第三节 国民收入与国民供给 本节重点:国民收入结构、国民供给结构,直接金融、间接金融的作用,在农村、中小企业问题等方面金融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利率的协调 本节重点:4大流派如何确定利率,分析利息的实现及其高低,低利率及利率自由化改革各自所面临的问题,确定恰当的利率。 第三章 储蓄投资与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本节重点:国内投资与储蓄差额扩大、利用外资的数量却在扩大这一现象与“两缺口”理论矛盾。 第二节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 本节重点:分析引进外资的优缺点,考虑对外投资的合理不合理。 第三节 非缺口性融资 本节重点:分析非缺口性融资在中国的特殊现象及其解决办法。 第四章 开放的条件下的贸易与工业化战略 第一节 中国工业化发展 本节重点:中国工业化发展应该走比较优势战略这条路及其原因。 第二节 比较优势战略 本节重点:比较优势战略分析,比较优势陷阱。 第三节 竞争优势战略 本节重点:根据我国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优势战略在战略性领域不能适应及其分析,竞争优势战略可以实行的原因,如何创建一国的竞争性优势。 第四节 贸易自由还是贸易保护 本节重点:开放条件下需要一定适度的贸易保护及如何保护。 第五章 国际收支与汇率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汇率 本节重点:国际收支的定义及其平衡表,汇率的定义。 第二节 人民币升值压力分析 本节重点:中国国际收支双重顺差压力及其原因探讨,人民币不能升值的理由,如何化解内生的升值压力。 第六章 国际贸易安全 第一节 国际贸易安全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