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控制系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43: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设计报告

1.设计原理

水温控制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采

用开关控制和PID控制算法相结合,通过控制单位时间内加热时间所占的比例(即控制波形占空比)来控制水的加热速度,实现对1L水的全量程(10℃――70℃)内的升温、降温功能的自动控制。根据设计要求系统可划分为控制模块、温度测量模块、水温调节模块、键盘输入模块、显示电路模块等。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

STC89C52首先写命令给DS18B20开始转换数据,将转换后的温度数据送入89C52进行处理,处理后在液晶屏上实时显示。并将实际测量温度值与键盘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温度调节,当温差比较大时采用开关量调节,既全速加热和制冷,当温差小时采用PID算法进行调节,最终达到温度的稳定控制。其中,加热采用内置(水中)电加热器实现,热量直接与水传递,加热效果好,控温方便;降温采用半导

体制冷片实现。其体积小,安装简单,易于控制,价格便宜,可短时间内反复启动,但其制冷速率不高,所以设计中配套散热风扇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2.温度控制算法

实际温度控制系统,常采用开关控制或数字PID控制方式。开关控制的特点是可以使系统以最快的素的向平衡点靠近,但在实际应用却很容易造成系统在平衡点附近震荡,精度不高;而数字PID控制具有稳态误差小特点,实用性广泛的特点,但误差较大时,系统容易出现积分饱和,从而份致系统出现很大的超调量,甚至出现失控现象。因此,本设计将开关控制,放积分饱和、防参数突变积分饱和等方法溶入PID控制算法组成复式数字PID控制方法,集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点,既改善了常规控制的动态过程又保持了常规控制的稳态特性。

2.1控制算法的确定

温度控制过程为:当水温温差大时,采用开关控制方式迅速减小温差,以缩短调节时间;当温差小于某一值后采用PID控制方式,以使系统快速稳定并保持系统无静态误差。在这种控制方法中, PID控制在较小温差时开始进入,这样可有效避免数字积分器的饱和。PID参数和被控制对象关系密切,要精确得到被控对象模型比较困难,为此,采用离线模糊整定的方法来确定PID参数,即给出一组PID参数的初值,测得相应的数据,按使这个量减小的方向调节PID参数,用整定后的参数控制该系统,并根据输出

的调节时间、超调量及稳态误差,调节PID参数,如此反复,求得一组使系统性能最优的PID参数。复合PID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

2.2PID控制算法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对1L净水进行加热或降温处理,根据水的对象特性,会出现惯性温度误差问题,原因如下:

温度控制器采用发热丝对水进行加热。发热丝通电加热时,内部温度很高。当容器内水温升高至设定温度时,温度控制器发出信号停止加热。但这时发热丝的温度会高于设定温度,发热丝还将继续对对水进行加热,导致水的温度还会继续上升几度,然后才开始下降。当水温下降到设定温度的下限时,温度控制器又发出加热信号,开始加热,但发热丝要把温度传递到被加热器件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水温会继续下降几度。所以,为了对水温实现精确控制,使温度测量误差在±0.5 ℃内,必须采用PID模糊控制算法,通过Pvar、Ivar、Dvar(比例、积分、微分)三方面的结合形成一个模糊控制来解决惯性温度误差问题。

利用数值逼近方法,在采样时刻t=iT(T为采样周期,i为正整数)时,PID调节规律可通过下式近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