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白杨礼赞》教案 苏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3:11: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白杨礼赞

课 时 2-1 授课日期 1、阅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的音形义,初步感知白杨树的外形美。 教学目标 2、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课 题 重点:朗读课文,感知白杨树的外形美。 重、难点 难点: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教 学 教、学具 PPT 1、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预习要求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活动方式、 旁注 内容 查: 1、生字词语 (1)注音 外壳( )主宰( )倦怠( )晕 .... 圈( )虬枝( )婆娑( )秀颀( )楠木( ) .... (2)解释 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旁逸斜出、 纵横决荡 2、通读课文,了解大意,说说“礼赞”的含义。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导:问题探究: 初读课文,感知白杨树的外形美 (1)听《白杨礼赞》朗读录音。 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一幅幅画,或浓墨重 彩,或工笔细描,或抒情写意。那么听朗读录音时,你 脑海中浮现了哪几幅画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高原风景图 (2)茅盾笔下的白杨树是一种怎样的树?用“白杨树是 白杨特写图 物的树”的句式表达。 人联想图) 如: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白杨树是不折不挠、对抗西北风的树。 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树。 …… (3)白杨树的种种特征,可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4)“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文中反复出现这句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1

白杨礼赞

话,白杨树的“不平凡”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合作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把握感情、读准节奏、读出语气)。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生共评,适时纠正、指导。 (3)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圈划优美的词句,揣摩、品味语言。 ①运用形象贴切的形容词来描写高原、白杨树的特点。 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写白杨树的高大等等。 ②动词的运用精当、生动,富有表现力。 如“扑入”的“扑”,“涌起来”的“涌”,“微微泛出”的“泛”等等。 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和语言的美感。 如以“难道”开头的四个句子,以反问强化了内容的表达,以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以层递步步深化内容。不少地方还使用了比喻、拟人,使语言更加鲜明、生动。 ④全文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如开头就以高亢昂扬的语调写“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实在”一词无限感慨和赞叹,类似的语句又迭次反复出现,感情不断升华。 练:1、给加点字注音 外壳( )主宰( )倦怠( )晕圈( ) ....虬枝( )婆娑( )秀颀( )楠木( ) ....2、.《白杨礼赞》的作者是________,他的原名是________。他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短篇小说的代表有《________》和《________》。 测:完成《伴你学》“达标导测” 生长环境(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雄壮、伟大 外部形象(干,笔直;枝,靠拢;叶,向上;皮,光滑)旺盛,力争上游 内在气质(倔强挺立、向上发展、不折不挠)坚强,有斗争精神

初二语文课时设计活页纸 课 题

白杨礼赞 课 时 2-2 授课日期 2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目标 2.学习运用象征手法。 3.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重、难点 2.学习运用象征手法。 教 学 教、学具 PPT 1、再读课文,思考: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预习要求 2、检查词语 3、复习象征手法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查: 象征手法 导: 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 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 学:问题探究: (一)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1)白杨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感官的 美的享受,更让我们感受到他坚强向上、不屈不 挠的斗争精神,很显然,作者将白杨树人格化了。 (2)课文仅仅是赞颂白杨树吗?本文深刻 的主旨,集中表现在第六自然段,仔细阅读、认 真揣摩这一语段,说说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3)理解象征手法的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 体和象征对象之间的联系。白杨树与农民、哨兵 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精神之间的联系在于什 么? (通过讨论逐一概括出相似点。) (二)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 课文主旨 有人说文章的结尾写“楠木”与白杨树无关,(学生小组讨论解显得多余,你是怎样看的? 决,持不同观点者可争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旁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