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0:00: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

微控制器技术课程

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LED点阵大屏

专业: 供用电技术 班级: 供电112 学号: 110315229 姓名: 宋东亚 指导教师: 仝战营 设计时间: 2013.10.14—2013.1020

微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LED点阵大屏 设计时间: 2013.10.14——2013.10.20 设计任务:

在Proteus中画出原理图或使用实物,编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1、使用液晶或者LED显示文字、图形。 2、可以更改显示的文字或图形; 3、设计数据通信接口和通信协议。 背景资料: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检测技术

3、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进度安排:

1、第一天,领取题目,熟悉设计内容,分解设计步骤和任务; 2、第2-3天,规划设计软硬件,编制程序流程、绘制硬件电路。 3、第4-6天,动手制作硬件电路,或编写软件,并调试。 4、第7天,中期检查。

5、第9-10天,完善为完成内容,书写设计报告。 6、第11天,提交设计报告,整理设计实物,等待答辩。 7、第12天,设计答辩。

题目: LED点阵大屏

一、设计目的

1、实现LED点阵屏核心功能即汉字及字母的多样化显示。

2、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课程的全面认识和掌握,对单片机课程的应用进一步的了解。

3、掌握SPI串口进行数据传输的应用,并学会使用外部芯片辅助项目设计。 4、锻炼通过自学与自己探索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将单片机软硬件结合起来对程序进行编辑,校验,锻炼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锻炼团队分工合作与协调能力。

二、设计要求

在Proteus中画出原理图或使用实物,编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1、使用液晶或者LED显示文字、图形。 2、可以更改显示的文字或图形; 3、设计数据通信接口和通信协议。

三、方案设计与论证

大多数的LED显示屏都在户外,所以对硬件的质量要求非常的高。为方便检修和维护硬件电路设计时常常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硬件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既要满足模块本身功能又要能够和整个系统兼容。如图2-1所示,根据显示系统的功能特点确定系统硬件由显示屏部分,控制部分,通信系统及上位机四部分组成。上位机通过通信部分向控制部分发送控制指令和显示内容代码,控制部分执行显示指令并将显示代码处理后控制显示部分的显示内容和显示方式。

上位机通信部分控制部分显示部分

系统硬件组成框图

1. 显示屏主控制器

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功能为与上位机通信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数据和控制指令处理过后控制显示部分显示内容。其常用的电子设计方法有单片机、DSP、及EDA技术。几种设计方法比较各有其特点:

(1)单片机

单片机是集成了CPU,ROM,RAM和I/ O口的微型计算机。它有很强的接口性能,非常适合于工业控制,因此又叫微控制器(MCU)。单片机品种齐全,型号多样 CPU 从8,16,32到64位,多采用RISC 技术,片上I/O非常丰富,有的单片机集成有A/ D,“ 看门狗”,PWM,显示驱动,函数发生器,键盘控制等。它们的价格也高低不等,这样极大地满足了开发者的选择自由。除此之外单片机还具有低电压和低功耗的特点。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NMOS工艺单片机被CMOS代替,并开始向HMOS 过渡。供电电压由5V 降到3V,2V甚至到1V,工作电流由mA降至μA ,这在便携式产品中大有用武之地[4]。

(2)DSP 芯片

DSP 又叫数字信号处理器。顾名思义,DSP主要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非常适合高密度,重复运算及大数据容量的信号处理。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便携式计算机和便携式仪表、雷达、图像、航空、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等领域,DSP具有修正的哈佛结构,多总线技术以及流水线结构。将程序与数据存储器分开,使用多总线,取指令和取数据同时进行,以及流水线技术,这使得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DSP区别于一般微处理器的另一重要标志是硬件乘法器以及特殊指令,一般微处理器用软件实现乘法,逐条执行指令,速度慢。而DSP 依靠硬件乘法器单周期完成乘法运算,而且还具有专门的信号处理指令,如TM320 系列的FIRS ,LMS,MACD指令等[5]。

(3)EDA

EDA(即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即电子设计自动化,它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在EDA 软件平台上,对用硬件描述语言HDL 完成的设计文件自动地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及优化、逻辑布局布线、逻辑仿真,直至

对于特定目标芯片进行适配编译、逻辑影射和编程下载等。设计者只需用HDL 语言完成系统功能的描述,借助EDA工具就可得到设计结果,将编译后的代码下载到目标芯片就可在硬件上实现。由于FPGA/CPLD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对该硬件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重构,修改软件程序就相当于改变了硬件,软件编写可以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案,而且可以多个人分工并行工作这样便缩短了开发周期和上市时间,有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而且MCU和DSP都是通过串行执行指令来实现特定功能,不可避免低速,而FPGA/CPLD则可实现硬件上的并行工作,在实时测控和高速应用领域前景广阔;另一方面,FPGA/CPLP器件在功能开发上是软件实现的,但物理机制却和纯硬件电路一样,十分可靠。

三种设计方式相比较各有优点且都能够实现控制功能,但单片机的技术门槛较低开发成本也较低非常适合初学者进行学习和锻炼使用。现在市场上常用的单片机主要有MCS-51、AVR、ARM、PIC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单片机首推Intel的51系列,由于产品硬件结构合理,指令系统规范,加之生产历史“悠久”,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常作为单片机学习的教材。且51系列的I/O脚的设置和使用非常简单,当该脚作输入脚使用时,只须将该脚设置为高电平(复位时,各I/O口均置高电平)。当该脚作输出脚使用时,则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均可。所以在控制部分方案的选择中选定51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器件。

2 . 通信系统

通信部分要满足的设计要求就是稳定、快速、简单易实现。因为通常情况下显示屏和上位机的距离不会很远,所以通信距离的要求不是很高。计算机数据通信主要采用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方式。

(1)并行通信

并行通信时数据的各个位同时传送,可以字或字节为单位并行进行。并行通信速度快,但用的通信线多、成本高,故不宜进行远距离通信。

(2)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数据是一位一位顺序传送,只用很少几根通信线,串行传送的速度低,但传送的距离长,因此串行适用于长距离而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在串行发送时,数据是一位一位按顺序进行的,而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是并行的。因此,当计算机向外发送数据时,必须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再发送。反之,又必须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输入计算机中。这种转换即可以用硬件实现也可以用软件实现。单由软件实现会增加CPU负担,降低其利用率,故目前常采用硬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