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爱好者第一次讨论纪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2 12:02: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经济学爱好者第一次讨论纪要

[时间]10月18日晚9:15-11:00 [地点]Paradiso Café

[议题]“我眼中的经济学” [会议主持]陈剑锋 今天到会参加讨论的有张忻轶、周波、杨明旭、陈剑锋、李倩、李玉萍和冯俊晨。围绕“我眼中的经济学”这一主题,集中讨论了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架构体系和它的两个分支——新制度经济学与卫生经济学,并在讨论过程中简单涉及了本次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介绍(“机制设计理论”),最后,大家谈了谈对“理性预期”的看法。会议结束并推选周波为下一期讨论的会议主持,负责确定议题、组织讨论。 现将讨论过程梳理如下:

陈剑锋: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理论 现实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社会通过什么样的机制配置有限的资源。在现实世界中,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满足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衍生出许多配置资源的机制。包括了武力掠夺、敲着勒索、中央计划等等,市场交易只是其中的一种,一种现在比较普遍的资源配置机制。 西方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被配置的过程。这个学科体系的起点是资源的稀缺性假设,采用模拟市场两方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决策行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方法,解释资源如何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被配置的现象。 两方主体决策行为(供给需求曲线)的模拟是两套平行的理论体系,分别是由一系列模型的组合来表示现实中的逻辑关系。抽象出来,就是“目标+约束=人的行为”,在此我们假定人是“理性的”,即以最大化自己效用为目标。 有了两个主体的行为,让他们在市场上相遇、互动,运用埃奇沃思盒装图来解释交换,运用均衡理论来分析市场,并通过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来解释所有商品、劳务市场的关系,阿罗证明出了所有市场出清的存在条件,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陈剑锋:假定与经济学的合理性

多数对经济学的质疑首先来自于“理性人”的假定,人不光是自利的,现实世界中有很多利他主义者;此外,经济学中对很多问题太过于简化了,因而对现实现象缺乏解释力。 在我大一初次接触西方经济学的时候,也思考过这两个问题,经过了两年的学习,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需要要明确一点,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这便要求它尽可能的去解释现实,种种回避性的借口是站不住脚的,假定只是一个有待验证的结果,而不是解释现实的原因。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现实中我们确实存在很多利他主义者,不一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人,对同一个人而言,也不一定每一时刻都是理性人,但“经济人”的假设仍然是可行的,原因在于对一个群体而言,总体特征呈现出“趋利避害”,符合经济人的特点,现实中的逻辑关系总是可以比较好地被模型表示,此外,这个模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本身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现实内涵,比如将利他纳入到个人的效用函数,又如将闲暇、环境等作为自己财富的重要标志等。在这些意义上讲,“经济人”假定可以作为经济学的起点。 接下来讨论第二个问题,现实有很多因素影响了我们的行为,而经济学则将其简化到“无形的手”,是不是过于简单了呢?第一,在经济学中,价格作为一种信号,因其体现了均衡结果中所包含的一切信息而显得相对重要,但事实上,所有模型中的变量都在影响着市场主

体的行为,如UMP模型中的偏好、相关品价格、收入、预期、消费者数量都是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进而影响资源配置结果;第二,现实中我们的行为受到很多约束,但这些约束的约束性是不一样的,如在我们很饿很饿的时候,可能就不大会去关心商场里的衣服是否降价,而是更关心食品的价格,这表明我们应该去关注那些直接影响我们行为的约束(即所谓的强约束),看他们是否在影响我们的行为,以及怎样影响我们的行为,因此,必要的简化是必须的。 “目标+约束=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关注目标的同时,有时更应该去关注约束,一些看起来不大合理的事情给我们提供了去寻找约束的机会,经济学的发展轨迹(“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凯恩斯主义-凯恩斯、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新古典宏观经济-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斯蒂格利茨)正是各时期的经济学家基于当时出现的现象提出的理论体系。科斯、诺斯、阿尔沁等人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更是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展开对经济学的研究。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维茨(Hurwicz)、马斯金(Maskin)和迈尔森(Myerson)也正是由于“机制设计理论”而获此殊荣,一个核心的观点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论证了是否存在一种制度,通过信息和激励,使得博弈的各方主体的最终均衡行为符合社会最优效率,该研究涉及博弈论和社会选择领域。

李玉萍、周波:“目标+约束=行为”是理论,还是现实? 理论往往是对现实的概括和抽象,现实中的因果关系需要被合理的解释出来,理论总是希望更贴近现实。在解释人的行为时,“目标+约束=人的行为”总是很有力度,因而也成为很强的分析工具,是经济学构造最优化模型的主要方法。

陈剑锋:出清是均衡,均衡不是出清 倡导自由的经济学家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就是市场出清,但现实和经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此提出质疑。出清是现象,均衡是理论,出清只是均衡的一种具体形态,但不是全部。 所谓均衡,就是指,在现有制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其他主体不改变行为,则不存在任何一个主体有单方面改变行为的动机,大家都乐于维持现状。因此,在充分考虑了所有约束的情况下,市场不出清也可能是均衡的,如凯恩斯由“羊群效应”“价格刚性”推导出的均衡证明,市场出清是偶然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均衡,在一条双车道的马路上,两辆车相向而行,将其中一辆车的行为作为给定条件,分析另一辆车的行为,避免撞车是他的目标。如果对面的车和他迎面开来,此时的状况不是均衡,因为他有变道避车的激励;但若对方在中间行使,并且在两边的道路不足以过车的情况下,无论这辆车在哪边行使都是均衡的,因为他没有方法避免撞车,也就没有激励去改变现在的行为。

陈剑锋:浅谈新制度经济学(NIE,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与卫生经济学(HE,Health Economics)

曾经上过周其仁教授的新制度经济学,现在简单介绍一下相关知识。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NIE认为,市场是不完善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很多公共域(如品质考核),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未界定清晰,需要在交易过程中被进一步界定,而此时会产生许多交易成本(如信息搜寻成本等),因此运用市场机制不是免费的。

事实上,每一种制度的运行都是有成本的,当各种成本相等的时候,就确定了各自的作用边界。这也解释了公司存在的原因,公司的存在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但同时又要支付公司的建设维护成本,当两种成本相等的时候,就是公司规模的边界。

在研究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路经依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再谈一谈经济学的另一个分支——卫生经济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微观层面分析有多少稀缺资源被配置到医疗卫生领域,以及在卫生领域里面被如何配置的学科。面对如火如荼的医改,卫生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去解析卫生领域以及医疗保健领域中的经济现象。 西方经济学有很多假设和推论,在卫生经济学这门学科中,很多假设被逐步放宽,以此来确定市场和政府的边界。 1、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发生在保险市场和医疗服务市场。一方面,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自愿保险的覆盖率很有限(美国);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患者并不能决定自己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因而产生了与医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在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着很强的“供给诱导需求”(SID)的问题。 2、帕累托最优是否合意。自由市场带来的结果是资源以财富的标准被配置,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但现实告诉我们,医疗救治并不完全应该按财富来配置,通常情况下,医疗服务应该被配置到最需要救治的病人身上,尽管他根据自己的财富来衡量,无力支付高价医疗。因此,评价医疗资源配置的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公平性(需要细化讨论),政府应该保持公益性。 3、公共卫生领域的市场缺位。在公共卫生领域,医疗卫生资源(如预防、免疫等)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市场提供不足,应该由政府来有效提供。 由此可见,在医疗卫生领域,市场失灵普遍存在,应该由政府来弥补市场的缺位,但同时应该注意到“政府失灵”的可能,所以如何设置一种制度来做到激励相容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和现实的紧密联系,我们国家经历了20年的医疗体制改革,世界范围内也同时进行着不同方面的医疗体制改革,如美国08大选希拉里提出的全面保健,台湾的全民健保等等。普遍面临的问题有三个,医疗卫生费用的高速上涨、个人支付费用的上升和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不足,在中国反映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对各个时期国际医疗体制的改革进行梳理,大致可以建立如下框架:

1、两大领域: A.公共卫生:预防,公共产品的提供,政府管办分离。 B.个人健康:供给和需求(详见下面) 2、两大主体(个人健康领域): A.需求方:从市场化到强制性的多种筹资模式(财务性保障)

自己出资、自愿保险(又分为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强制性储蓄(如新加坡)、强制性保险、国家出资(覆盖面有限,如美国medicaid)

某个国家往往是以上五种模式中几种的结合,但比例不同。 B.供给方:两个市场(详见下面)(服务性保障) 3、两个市场(供给方): A.医药市场:研发和流通领域的模式 B.医疗市场:政府主导和市场竞争 完全市场化:引入竞争,医院自收自支。优势-激励,劣势-诱导需求

完全政府:政府提供服务或出资,医院收支两条线。优势-解决诱导需求的问题,劣势-责任心 政府管理:多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