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7:48: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04年学会论文 历史与社会学科
试论地方文化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以《历史与社会》课为例
勾庄中学 孙金云
内容摘要:地方文化是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就地取材,从地方文化中寻找《历史与社会》
的课程资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俗语、旧称、民间故事等民间史料,参观当地的历史古迹、博物馆或纪念馆,进行活动课教学,运用剪报等手段,综合各学科研究方法进行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探究活动,来利用和开发地方文化资源,配合新课程教学,从而推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 地方文化 课程资源 正文:
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中,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问题。我在《历史与社会》的课改实践中,感到挖掘地方文化和乡土历史资源,对于开发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挖掘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按空间分布,既有校内的,又有校外的;按其性质来分,既有文本资源、实物资源,也有人力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可见可供老师利用和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十分广泛的,但是地方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在历史与社会课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所谓地方文化就是指存在于本乡镇、社区及其周围地区的乡土历史、历史遗址、遗迹、地方文物、博物馆及其地方风俗、民情等。对历史与社会教师来说,挖掘地方文化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一条现实途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是因为:
1、就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特点来说,它与地方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新教材遵循“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三大特点,十分强调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使之能够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在多种社会实践中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正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
2、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方志的编撰与方志学的研究,而地方史和地方文化的研究目前是我国方志研究中最薄弱的部分,许多地方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亟待历史与社会教师去搜寻和整理,因此这一块可供研究的领域十分广阔。
3、地方文化资源着眼于我们身边的人、物和事,既为我们近距离的接触历史提供了条件,
1
同时也使得整个活动可以同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资源挖掘结合起来,可以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服务。乡镇和社区是一个庞大的教育资源库,是一个活的博物馆。开发这一教育资源,不仅对于《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而且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遗址的保护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因而,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是相当必要的。对农村学校来说,还可以解决课程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
二、如何挖掘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
我校地处农村,周围地区可供挖掘和开发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实施中,关键是要将这些资源同《历史与社会》教材联系起来,应用于我们的新课程教学。同时要注意掌握就地取材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进行研究性课题、综合性课题的活动,配合教学工作。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确立研究课题,开展调查活动
从《历史与社会》教材来看,教材本身也设计了大量的调查活动。我根据教材的安排和地方文化的特点,同学生一起确立了以下三个研究课题:
⑴地名(村名、姓氏)文化的研究性课题。组织学生先搜集当地有特色的地名、村名,再通过访问村里长辈记录村名的由来以及村名的故事,进行课题研究。现在,中国农村的许多地名、村名,都是历史形成的,流传沿用至今的,如勾庄地区邱家斗村可以追溯到明末搬迁而来的姓邱的农户,郁宅村则也可上溯至清朝时期一家姓郁的农家宅第而得名的??正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农民聚族而居和安土重迁两个显著特色,正好作为学生的探究活动,为第九课《中国古代农民》(《历史与社会性》八年级上册)提供了很好的教育资源。而且,今年我组织的“从村名中探寻历史”的学生探究活动和《村名史课题调查研究报告》的学生小论文,两项均获得了区级一等奖,充分利用了勾庄当地的村名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很好的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大大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农民的知识印象,更加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这一研究性课题,也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的,因为很多地名和村名及由来,都有其历史原因的,是当地历史的一部分。而现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小村并大村的趋势,这一文化资源正逐步消失。我们通过课题的研究对这一历史文化的发掘与保存也是有贡献的。
⑵丝绸文化的研究性课题。余杭区素为“丝绸之府”的美称,余杭丝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良渚文化时期,唐朝时期就开始被列为贡品了,至今当地农村还保留着大片桑树地和蚕俗。我组织学生从当地养蚕历史、养蚕缫丝过程和民间如轧蚕花、拜蚕神等蚕俗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利用余杭丝绸资源的优势,促使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丝绸的历史、丝绸之路的路线、丝绸的生产过程。第十课《中国古代工匠》(《历史与社会性》八年级上册)中有中国丝绸这一块内容,专门讲述丝绸的历史与丝绸之路,正好将这一课题作为学生活动引入教学,将书本中的历史知识与生活中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并且结合了余杭的地方特点,使同学们对历史有了一种亲近感,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还补充了书本外的许多知识,例如丝绸的生产过程和有关养蚕的民间习俗,这是余杭作为“丝绸之府”独特的优势资源,使同学们对丝绸的了解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丰富了教育资源。
从德育教育出发,余杭丝绸也使同学们更加地了解我们的家乡 ,因为美丽而又历史悠久的丝绸而骄傲,更加的热爱我们的家乡,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氛围。
⑶运河文化的研究性课题。京杭大运河,流经余杭境内的五杭、博陆、塘栖、东塘、云会、勾庄、崇贤7个乡镇,长达30余公里。自公元610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以来,大运河一直
2
是南粮北运的重要通道,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当中,南北商船往来络绎不绝,有“黄金水道”之称。至今,运河两岸仍留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民间故事歌谣,这是古运河留给余杭人民的伟大财富。围绕这条贯通南北、流经千年的大运河,组织学生调查,搜集运河的历史资料、有关运河的民间故事,分析运河的伟大作用,考察运河的周边古迹如塘栖的广济桥、“美人靠”等等,形成一个研究性课题。
与此同时,新教材第19课《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历史与社会性》八年级上册)专门有对大运河的学习,这一课题作为这一课的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时,比起其他地方,我们这些从小生长在运河周边的学生,对古运河的作用、意义等方面更有亲切的体会和深刻的认识。
以上三个课题,均以调查为活动的载体,并且将知识活用,不仅是对书本上知识的有效补充和深入,也是对学生研究兴趣的有效培养,使之学习情绪高涨。当然,余杭地方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还有许多可供开发研究的课题,有待于广大师生继续挖掘。
2、收集民间史料,进行班级交流
民间历史资料大都以俗(谚)语、旧称和民间故事等形式流传于民间,可以组织学生向长辈访问、记录的形式进行收集,然后以班报、故事会等形成进行交流学习。
⑴俗(谚)语、旧称的收集。新教材第九课《中国古代农民》(《历史与社会性》八年级上册)中提到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流传于民间的农谚,因而民间俗(谚)语也是较好的教学资源。余杭地处富饶的杭嘉湖平原南端,分布着广大的农田,水稻的种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良渚文化时期,所以当地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中形成了数不尽的农谚俗语。例如:“正月犁田是块金,二月犁田是块银,犁田犁到立夏边,有苗无故莫怨天”、“清明泡谷种,谷雨下半秧”、“夏至见稻娘,大暑稻桶响”,这些都是有关节气与生产的农谚;“旱荒好抗,水灾难防;旱荒百日,水荒一年”、“做人只怕老来穷,种田只怕钻心虫”,这些是关于自然灾害的;民间还有《芒种歌》:“芒种忙,芒种忙/哪有闲人在路旁/芒种勿落谷/祖上要痛哭”、《拔秧歌》:“四月蔷薇香又香/杨柳青青十指长/哥哥耙田妹插秧/哥哥耙田脚骨硬/妹妹拔秧倘倘响/拔秧要拔花姆秧/打开秧把粉花香”,这是反映农民生活的活教材,可以用作七年级教材第四单元《家住平原》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此外,民间的一些旧称、俗名,如“水泥”旧称“洋灰”,“肥皂”旧称“洋肥皂”、 、“铁钉”旧称“洋钉” 、“煤油”旧称“洋油”??,这些商品旧称都人为的加了个“洋”字,将此收集起来作为近代中国经济落后,西方资本主义对华倾销商品的一个见证,使得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异常缓慢,为《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艰难起步的中国近代工业”的教学提供了方便;。如“上街买(卖)商品”民间俗语“买(卖)东西 ”,就是起源于中国唐朝时期坊市格局——东市和西市,虽已历经千年,但当时的旧称俗语流传了下来,这为讲解中国古代经济这一课的内容,增加了佐证。
⑵民间故事的收集。有选择地将一些民间故事收集起来,并搬上课堂,也是一项很好的教学资源。例如民间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对为在农民身上沉重徭役负担的有利控诉;民间流传的包公断案故事,是古代清官中的一个典型,还有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不完善,官场腐败的典型案例,又为《中国古代官僚体制》(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这一课教学提供了素材;江浙地区还广泛流传“长毛”造反的故事,像良渚镇的安溪就流传着许多有关“长毛”的事,“长毛翻过九座岭杀进安溪城”等等,这为学生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很好的教育资源。
3、参观当地博物馆、历史遗址,开展活动教学
3
社会课教学离不开活动课,它能使学生更直观的去接触历史,探究历史。比如,我们进行新教材第一课《石器开辟的世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时,就可以设计参观良渚文化历史博物馆的活动课,让学生走入石器时代,亲眼目睹原始人使用的石器和陶器;在进行日本侵华这课教学时,可以设计走访乔司“千人坑”的活动课,将这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血泪罪证开发成教育资源,而且也是重要的德育资源之一,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把这一历史罪证铭记在心;我在进行《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这一课教学时,带领学生瞻仰安溪太平山沈括墓;在进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这一课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走访仓前镇的章太炎纪念馆,认识一下这位被周恩来同志誉为“浙江人民骄傲”的民主革命家和国学大师,感受一下他曾为革命七次遭通缉、三次入牢狱的传奇人生。
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一些与历史有关的遗址、遗迹开展考查活动,对当地的古碑开展拓碑活动等,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悟。
4、搜集实物资料,组建小博物馆
在农村,许多农户家中至今仍然保存着一些有历史参考意义的器物,虽然大部分没有多少经济价值,但是可以作为教育资源加以利用。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收集,以实物或图片、文字资料的形式组建“班级博物馆”或“专题博物馆”,例如收集古币,组成“钱币博物馆”进行古币展览;收集农村一些古代科技发明如鼓风工具“扇谷风箱”、田埂、山沟的交通工具——独轮车等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组成古代科技博物馆,配合中国古代科技的教学,从而使社会课深入到了农村生活。
此外,剪报也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将报纸上有价值的信息剪下来并收集整理,形成专题,进行展览。特别是《余杭日报》,基本上每个班级都订一份的,有很多内容是报到余杭区的历史发现,像五常地名的由来是相传出了五位尚书而得名的报道,还有是有关良渚文化的发掘报道,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也是获得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5、开展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探究活动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各学科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地方文化资源,就必须将各学科教学手段综合起来,开展综合性课题的研究,从而,我们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才会更有声有色。我们曾开展了以下综合实践活动:
⑴水乡古桥文化的综合探究。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上,就有一堂综合性学习课——《说不尽的桥》,而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也可以开展类似综合性学习课—“水乡古桥文化”。因为江南地区河多、塘多,桥也多,塘栖就有“七十二片半桥”的美誉。我们组织学生调查、收集当地古桥,分为古桥的名称、古桥的历史、古桥的美感等几个方面,综合语文、社会等教学手段,进行综合性课题的研究。同时,也可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教学资源,对古代的建筑工程有所认识。
⑵水乡茶文化的综合探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对于古代乃至于现代人们的生活,都有特殊地位。余杭茶文化历史悠远,历经千年的流传,蕴含了许多人文精神。在余杭,茶不仅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博大精深文化:茶是一种历史,径山产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自唐宋以来一直没有间断过,余杭茶久负盛名;茶是一连串的人物故事,有双溪边煮茶著书的“茶圣”陆羽;茶道是一种艺术,有着严格的程序,而日本茶道就源于宋朝时期的余杭径山茶宴;咸茶是一种风俗,盛行于塘西、东塘、獐山、甁窑、良渚一带,泡茶过程中加入了烘青豆、胡罗卜丝、笋干、桔皮、野芝麻等佐料,各地还有“新娘子茶”、“毛脚女婿茶”、“打茶会”等民间风俗。我们组织学生运用文学的、历史的、艺术
4
的综合手段,从茶的历史、茶道艺术、水乡茶俗、茶叶的生产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⑶小镇弄堂文化的综合探究。弄堂,是我们江南的特色,也是一道历史的留给我们的风景线。周庄、同里、南浔、乌镇……这些古镇都保存了许许多多的古弄堂,而使之更具水乡古镇的魅力。同样,在我们历史悠久的余杭,无论是乡间,还是五大镇,都分布着大量的弄堂,这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条件。从弄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和谐的市民文化,可以发现历史的遗迹,可以认识许多有着离奇情节的弄堂故事等等,特别是古弄堂的名称,像有些弄堂“才人弄” 相传是因为出了一位美女进宫做了才人而得名的、“澄清巷”是因为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发生地得名的,小小的弄堂名字是历史和民间文学的结合。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研究当地的弄堂文化。
地方文化确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只要我们能因地制宜地加以挖掘、开发和利用,相信课程资源必将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发挥作用,我们的课改也必将特色纷呈,永具活力。
参考文献:
①《可爱的杭州——余杭卷》 汪士云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②《让学生学会探究——研究性学习成果选》
方建胜主编 燕山出版社 ③《走进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博物馆编 ④《杭州市语文乡土教材》 浙江教育出版社 ⑤《田野的风》 张长弓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