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探析-文档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2:58: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提出解决学生心理现状和问题的对策,以期为高校科学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修正、充实、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有利的借鉴。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尽管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很大关注,但是对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的研究较少。为了及时了解新时期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心理现状,加强高校艺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笔者对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学生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地获取他们的思想状况,通过分析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客观地分析了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既可以科学有效的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同时还能方便学生利用调查结果深入探索自己的心理特点,自觉维护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为学校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一、现状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是一个有明显个性的群体。一般来说,这些学生通常表现出个性张扬、注重兴趣爱好、重专业轻文化、专业沉淀时间较长等特点。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表[UPI]分别对包装设计艺术学院一至四年级共260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学生干部占5.3%,学生党员占17.7%,普通学生占77%。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受专业特点、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等多因素影响,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追求完美、存在轻微强迫症状

调查结果发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强迫症状因子的得分在所有因子中均居榜首。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高考前进行的专业基础强化训练,使学生养成了一种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强迫症状和偏执因子的分值相对偏高。

(二)情感丰富、人际关系困惑敏感

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各因子中的得分位居前列。主要有性格内向、情绪自卑、交往恐惧等人际方面的困惑,常常表现出“在乎别人视线”、“总注意周围的人”、“不相信别人”、“过于猜疑”、“觉得别人轻视自己”、“觉得没有亲密朋友”、“厌恶交往”等心理。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心理孤独焦虑

主要对大一新生而言,刚从高中升入大学,学生的生理和心

理处在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由于对大学的学习、生活、人际等各种因素骤变的不适应,难免对他人存在不信任和猜疑。一旦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人际的不和谐,就会加剧自身的孤独感,产生压抑和焦虑情绪。 2.矛盾处理不当

受个人生活习惯、性格、兴趣、认知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不成熟的影响,在大集体中,学生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和冲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大多家境较好,从小宠爱有加,在人际交往技巧、交往原则和交往品质等方面通常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来处理与老师同学之间的矛盾。如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与老师直面交锋等。

3.情绪波动性大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铸就了各自异常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以形象思维见常,敏感、热烈、执着、容易冲动、导致他们的情绪容易随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发生波动。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从小注重专长技能的提升,文化知识水平、自我调控和管理情绪能力较差,理性思辨和分析能力较弱,这种敏感多变的性格特征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比一般专业学生更容易受挫。相反在艺术训练和创作过程中,其注意力过于集中、苛求完美,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常常会达到忘我的境界,因此容易产生一些不合常态的行为和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