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口算能力的培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9:56: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口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最基础方法。一个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高低,往往与其口算能力的强弱成正比。而小学低段是学习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是学生费时多又最容易出差错的地方,也是低年级20以内加减法口算中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又是进一步学习较高段数学知识的基石。对于这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攻破? 一、 透

任何人要想掌握一项技能,其训练必须建立在对该能力或知识的理解基础上。在口算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建立算法模式,形成口算的初步技能。口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算理,就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如20以内的进位加,可以重点指导学生利用“凑十法”进行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破十法”。突破“凑十法”“破十法”的要点在于对10的加减的教学,“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一双手。”在一系列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知并获得算理,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一种算法模式后,再通过同一形式的题目多次进行练习,从而形成口算的技能。 二、 法

低年级学生思维表象性强,易定势,一旦得不到合理训练,很难形成技能,因此在口算训练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视算听算结合练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用眼看题,用脑算题,用口读题说出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计算方能算出得数。在每节课之前经常利用5分钟进行视算和听算,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的同时参与,使其思难能力得到训练并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得发展。将视算和听算经常调换交替使用,避免单一的形化,弱化了学生学习兴趣。另可利用家校互通的渠道,指导家长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和退位减法表整理出来,让孩子在睡前、早起时,抽出几分钟,读一读、记一记,甚至练一练,这样持续一段时间,这些学生的口算的速度、正确率也就大在提高。 2、新旧知识同步练

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也快。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新旧知识同步练习的方法,减少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如教完20以内退位减后,我出示一这样的口算题: 4+9= 13-4= 1 3-9=

此类训练可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时又同时巩固了旧知识,初步体会加减是一个互逆的运算,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分散集中经常练

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长期有效训练的结果。先逐个突破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再加减法集中起来练,并要求学生能根据一道加法算式想出两道相关的减法算式,进而要求能根据相关的三个数如8、6、14很快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训练,使学生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 4、单项混合竞赛练

强化性的口算练习,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方法。当学生的口算练到一定的水平时,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进行口算比赛,每个阶段都过关了,再进行口算混合比赛,要求在规定的10分钟内完成100道口算题。一方面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其次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口算情况,对口算能力仍较差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三、 巧

达到较高水平的口算能力时,可适当指导学生口算技巧,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笔者主要介绍“凑整法”和“个位检查法”两种。

1、“凑整法”可先将其中两数凑成整十数,如22+27+13,69-15-25,36+11+14,56-18-16等。 2、“个位检查法”是口算的快速检查技巧。通常口算题量多,为了高效地做到检查,可只检查个位是否算正确。

以上的口算技巧并不要求所有学生掌握,只是给口算能力较高的学生提供更高速的方法。 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要贯穿整个数学教学中,严格要求,形式多样,训练有序,使学生做到“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