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土壤学练习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2:54: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文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50分) 1. 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土壤的矿质和有机质颗粒都带负电,为达到电性平衡,在其

外部形成一个阳离子层作为电荷补偿,这些补偿离子可以和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以离子价为依据进行等价交换;每千克土壤所吸附的可交换态阳离子的总量即为该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容量。

2. 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与周围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得等当量交换

过程叫阳离子交换作用。 3. 零电荷点(零电点,ZPC):在某个pH值时,粘土矿物表面上即不带正电荷,也不带

负电荷,其表面电荷等于零,此时的pH值称为电荷零点(ZPC或PZC 有时也称为pH0)。

4. 同晶取代现象:粘土矿物晶架结构中原子被另外一个大小相近、典型相同的离子代替,

但不破坏晶架结构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大小相近、电性相同原子之间。 5. 土壤的活性酸度:土壤中氢离子活度的直接反应,用pH表示。

6. 潜在酸性 :指由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铝离子和羟基离子所可能产生的酸度 7. 富铝化作用:脱硅富铝化过程是在湿热条件下的主要成土过程,形成具有富铝化特征

的土壤(红、黄壤,砖红壤等)。分为三步:1、脱盐基:由原生矿物变成次生矿物。在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并有一定的干湿季节条件下,铝硅酸盐类发生强烈分解,释放出大量盐基物质,风化液呈中性或碱性反应。2、脱硅:随着盐基离子大量淋失,硅大量淋失(硅的溶解度大),从2:1型变为1:1型,硅铝比例下降3、富铁、铝:矿物分解,硅酸淋溶,铁铝沉积(溶解度小),滞于原土层而相对富积,使土体呈现鲜红色。 8. 盐基饱和度: 在土壤胶体上所吸附的阳离子中,盐基离子的数量占所吸附交换性阳离

子总量的百分比,叫盐基饱和度。

9. 脱钙和积钙过程: 指碳酸盐在土体中的淋溶淀积过程。土壤中的钙质CaCO3经过碳酸

的溶解成为Ca2+ (CaCO3(淀积) + CO2 + H2O = Ca+2HCO3),被淋出土体,这即是脱钙过程。在半湿润、半干旱带,钙自土体上层向底层移动也很明显,有时在其下层积聚为碳酸钙淀积层,是为积钙过程。

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中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土壤背景值是指土壤不受或少受人为污染的情况下,即人类活动已经参与土壤表层的自然生态平衡但未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成分的含量和存在形式。 土壤污染: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物质(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体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土壤本身的容纳能力或自净速度,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引起土壤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恶化,造成土壤的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质量下降,并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

硝化过程:在好氧的调节下,亚硝酸盐氮在硝化微生物Nitrobacter的作用下被氧化成硝酸盐氮的过程。 土壤中磷的释放:有机态磷和难溶性磷酸盐在一定条件,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的磷酸盐或弱酸溶性的磷酸盐的过程是其有效性提高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磷的释放。

2+

-

10. 11. 12.

13. 14.

二、填空或选择(30分):

1. 土壤的固相组成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其中矿物质根据成发展程度又可分为(原生

矿物)和(次生矿物)。其中,(原生矿物)构成土壤的骨架。 2. 土壤中腐殖质按其在酸碱中的溶解性可以分为(富里酸)、(胡敏酸)和 (腐殖素) 三

种,其中(富里酸)既溶于酸又溶与碱。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土壤腐殖质、粘土、砂土缓冲能力大小的顺序为(腐殖质)最大, (粘土) 次之,(砂土)

最弱。

4. 蒙脱石的晶层结构为(2:1型), 晶层之间为(分子键),有外表面,又有丰富的内表面。 5. 土壤胶体的电荷包括两种, (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前者主要是由于矿物晶格的

同晶取代现象产生的。

6. 盐基饱和度都受土壤pH值影响,一般的酸性土壤的盐基饱和度相对较(小) 7. 土壤阴离子的吸附机理包括(阴离子的静电吸附),(阴离子负吸附),以及(阴离子专

性吸附)。 8. 19世纪未,俄国土壤学家B.B.道库恰耶夫提出土壤的五大成土因素分别为(气候),(母

质),(生物),(地形)、时间。 9. 粘化就是(矿物质土粒由粗变细而形成粘粒的过程),分为(残积粘化),(淋淀粘化)两种过程。 10. 在中国温带东部湿润区,由北而南热量递增,土壤分布依次为:(暗棕壤)、(棕壤褐土)、

(黄棕壤)、(黄壤)、(红壤)和(砖红壤)。——从“棕壤褐土、暗棕壤、黄壤、黄棕壤砖红壤,红壤”中选择。 11.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包括(吸附 )、挥发、(淋溶)、吸收、扩散、(降解)。 12. 土壤氮素的有效化过程包括(有机态氮的矿化过程)、(氨化过程)、(硝化过程)三种。 13. 土壤修复技术根据是否将土壤挖掘出来,可以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类,

针对后者,根据处理工艺是否在污染现场又可以分为:现场(on site)/ 非现场(off site)。 一般的蒸气抽提属于(原位修复)技术。它是一种(利用抽气产生真空而随压力或浓度梯度产生气流及扩散至抽气裝置将其抽除)的技术,主要是用来去除(挥发性或半挥发性)的污染物。植物修复修复污染土壤的作用机理有(植物提取),(植物降解)、(植物稳定)、(植物挥发)。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土壤或地下水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的修复技术。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分,共80分)

1. 土壤具有巨大的缓冲能力,其主要的作用机理有哪些?

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腐殖酸以及其它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在土壤溶液中构成了

缓冲体系。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作用能有效的吸附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或将吸附的氢离子解析到土壤溶液中,从而使得当少量的酸或碱加入到到土壤里,其pH值的变化不大。酸性土壤中活性铝离子或交换性铝离子对碱的缓冲作用。

2. 交换性Al3是南方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其主要作用机理是什么? Al3++H2O?Al(OH)2++H+

Al(OH)2++ H2O?Al(OH)2++H+ Al(OH)2++H2O ?Al(OH)3↓+H+

3. 什么是灰化过程, 其发生的前提什么?

灰化过程是在土体亚表层(A2)SiO2残留,R2O3淋溶、淀积的过程。灰化过程发展的

前提是:充沛的淋洗水分;强酸性腐殖质;以及一些多酚类等有机络合物的存在。 4. 简单说明污染地下水的抽水处理(pump and treat)修复技术的主要流程以及适用条件。

污染地下水通过抽提井被泵从地下抽提出来,在地上经过处理后在回灌到地下。该修复

技术适合于去除水力传导系数较高的含水层中的溶解性的污染物。

5. 简单叙述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作用的主要机制。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

植物根系通过改变根系化学性状,原生质泌溢等作用限制重金属离子的跨膜吸收。 重金属和植物的细胞壁结合

酶系统的作用,使得耐性植物在收到重金属污染后保持正常的代谢。 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植物络合物。 简述高岭石的结构特征

晶层结构为1:1型,Sa值=SiO2/Al2O3=2,晶层之间为H键,胀缩性小。只有外表面,无内表面。

7. 什么是土壤的专性吸附和非专性吸附,举例说明异同点

土壤的非专性吸附是指带电的土壤胶体,为达到电性平衡, 在其外部因静电作用吸附一

个带不同电荷的离子层作为电荷补偿的过程。这些补偿离子也可以和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等当量交换过程。

土壤的专性吸附是指离子通过交换配位体在土壤矿物晶格上形成共价键而被土壤胶体

吸附的现象。 项目 发生吸附的表面净电荷 金属离子所起的作用 吸附时发生的反应 发生吸附时体系的PH值 吸附发生的位置 对表面电荷的影响 非专属吸附 - 反离子 阳离子交换 >零电位点PZC 扩散层 无 专属吸附 -、0、+ 配位离子 配位体交换 任意值 Stern层 负电荷减少,正电荷增多

8. 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

土壤有机物质的转化过程包括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

解成无机营养元素的过程。矿质化作用为作物生长释放出了营养元素---有效化过程,并且为腐殖质形成提供了基本材料,成为腐殖化的前提。腐殖化过程就是有机物质在分解转化过程中,又重新合成腐殖质的过程,是有机碳从一种有机碳形式转化为另一种有机碳形式,也叫有机碳的周转。

9. 什么是土壤酸度?其包括哪两种类型,其作用机理如何?

土壤酸度是指土壤来中和OH的能力,包括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土壤活性酸度,是

指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而指由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铝离子和羟基离子所可能产生的酸度。 10. 什么是盐化和碱化?

盐化过程就是地表积盐过程。发生条件:1.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2.滨海盐化的地下水位

高(滨海滩涂地区:海水的入侵);3. 矿化度高的地下水(每升水中盐分离子总量。g/l)

土壤碱化是指土壤中Na富集过程,使得钠的饱和度很高。钠化度≥20%。

11. 什么是斑毡化和泥炭化,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斑毡化是指森林植被下,由于环境凉湿,植物残体分解不彻底,形成腐殖化程度低的粗

腐殖质,呈斑毡状。泥炭化是指在低温或过高湿度条件下,植物残体呈半分解状态,大多仅有颜色的改变,植物组织仍保持原状。在低洼过湿条件下形成泥炭层,在高寒条件下形成毡状草皮层。 其环境条件和分解程度各不相同。 12. 土壤磷的无效化过程的主要机理有哪些? (1)化学沉淀机制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