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范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4:33: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α毒素(卵磷脂酶)——增加血管通透性,溶血、坏死作用,最重要 β毒素——组织坏死

ε毒素——增加胃肠壁通透性 ι毒素——坏死

2、所致疾病

1)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菌为主)

创伤感染、伤口条件与破伤风相似,潜伏期短8-48h,局部组织坏死,产生大量气体,组织气肿(捻发音),压迫神经末梢,剧烈疼痛并伴有恶臭,最后大块肌肉坏死,毒素入血(毒血症),全身中毒症状,休克、死亡(30%)。

2)食物中毒——较轻,1-2天自愈。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由于气性坏疽发病急剧、后果严重,病原学诊断十分重要

直接涂片镜检:革兰大杆菌,白细胞少形态不典型,伴有杂菌。 分离培养鉴定 动物试验

防治原则——无类毒素特异性预防

及时清创、扩创,切除坏死组织,必要时截肢,大剂量青霉素,气性坏疽多价抗毒素和高压氧舱法联合使用。

三、肉毒梭菌

肉毒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在厌氧环境下能产生肉毒毒素而引起疾病,最常见的为肉毒中毒和婴儿肉毒病。

(一)生物学特性

G+粗短杆菌,芽孢呈椭圆形,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使细菌呈网球拍状,有鞭毛,无荚膜。严格厌氧,芽孢抵抗力强,肉毒毒素不耐热,100度1分钟破坏。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肉毒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外毒素,是目前已知毒素中毒力最强者,对人的致死剂量是0.1μg。

■肉毒毒素作用机制(嗜神经毒素):作用部位位于外周神经—肌肉神经接头处,可以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运动神经末梢功能失调,导致肌肉松弛性麻痹(软瘫)。

■所致疾病

1)毒素性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食入被肉毒梭菌芽孢污染的食物,芽孢发芽繁殖,产生毒素,导致食物中毒。国外以罐头、香肠、腊肠、发酵豆制品等制品为主,潜伏期短,临床表现:无胃肠道症状,为神经末梢麻痹症状、乏力、头痛,包括眼肌(复视、斜视、眼睑下垂);喉肌(吞咽困难、咀嚼不灵、语言障碍)膈肌(呼吸困难、死亡率高20-70%)。 2) 婴儿肉毒病 3) 创伤感染中毒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检测毒素——动物试验

■加强相关食品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发病后尽早注射肉毒多价抗毒素

四、艰难梭菌

革兰阳性大杆菌,有鞭毛,有芽孢,位于次极端。是肠道 的正常菌群,长期使用抗生素,耐药的艰难梭菌可导致抗生素相

关性腹泻和假膜性结肠炎。

第二节 无芽孢厌氧菌

是人类的正常菌群。 一、常见有的有:

1、 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消化链球菌属 2、 革兰阴性球菌:韦荣菌属

3、 革兰阳性杆菌:丙酸杆菌、双歧杆菌 4、 革兰阴性杆菌:类杆菌属

二、致病条件(厌氧菌感染因素)

■厌氧微环境:血管损伤,肿瘤压迫等导致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菌群失调 ■寄居部位改变

三、感染特征

■内源性感染,部位广泛,多呈慢性过程

■无特定病型,多为化脓性感染(局部、全身) ■分泌物粘稠,有色,恶臭 ■常用抗生素无效

■普通培养不长,涂片可见细菌

四、所致疾病——遍布全身各组织器官:腹腔、生殖盆腔、口腔、呼吸道、脑感染,败血症。

五、病原学检查——厌氧培养与鉴定

第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微弯的细菌,因繁殖时有分枝生长趋势而得名。 ■特点

1、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脂类。

2、菌体不易着色,不易脱色,故采用抗酸染色,故又称抗酸杆菌。 3、无特殊结构,也不产生内外毒素。 4、所致感染多为慢性过程,破坏性病变。

5、种类多,对人致病的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病在上世纪40、50年代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60-80年代经过人们的努力,大大降低,80年代后期,发病率又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耐药性的出现。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菌体细长微弯,有分枝,排列不规则,多单个散在,易发生L型,抗酸染色阳性。

2、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温度37℃,pH偏酸6.5-6.8

■营养要求高,罗氏培养基(蛋黄、甘油、天门冬素、马铃薯、无机盐、孔雀绿等)

■生长缓慢,18h分裂一次,2-4W形成R型菌落,“菜花样菌落”,乳白色干燥不透明,表面呈颗粒结节,边缘不整

3、抵抗力强:抗干燥,抗酸碱,抗化学消毒剂,对湿热和紫外线敏感,对抗结核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

4、结核杆菌多种性状可发生变异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等。菌落变异由粗糙型变成光滑型。

毒力变异:卡介苗: 1908年两位科学家将有毒的牛型分枝杆菌接种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代传代获得的减毒菌株,即卡介苗(BCG)沿用至今。

二、致病性

结核杆菌无侵袭性酶,不产生内、外毒素,其致病性主要由于细菌繁殖引起炎症;菌体成分;代谢产物毒性作用;抗体对菌体成分产生免疫病理损伤。 ■致病物质:菌体成分。

1、脂质——存在细胞壁,占菌体干重的20-40%,

①磷脂②脂肪酸(索状因子)③蜡质D(分枝菌酸+肽糖脂)④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 作用:引起结核结节,慢性肉芽肿及组织细胞干酪样坏死等病变

2、蛋白质

其中最重要的是结核菌素,结核菌素+蜡质D——迟发型变态反应。

3、多糖、核酸和荚膜 ■所致疾病:结核病

■传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粘膜。

(一)肺部感染

1、原发感染:常见于儿童,也称外源性感染。

沿淋巴管

肺泡渗出性炎症(原发灶)

扩散(炎症) 原发综合症(哑铃型)

特点:特异免疫没有建立,故局部病变较轻,但易扩散

肺门淋巴结(肿大)

结局:机体抵抗力强:形成结核结节→纤维化→钙化→自愈(但病灶内常有细菌的潜伏) 机体抵抗力差:活动性肺结核→干酪样坏死 全身播散→粟粒样结核

(2)继发感染——常见成人(原发病灶——内源性感染) 特点:局部病变重,但不易扩散

一般局限于肺部,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可形成空洞和开放性肺结核

(二)肺外感染

部分肺结核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可经血液、淋巴液侵入肺外器官,引起相应的脏器结核,如脑、肾、骨等。痰菌被消化道咽入,可引起肠结核等。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人类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高,发病率低,说明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有较强的免疫力,细胞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与迟发性超敏反应并存,像干酪样坏死和液化空洞的形成都与迟发性超敏反应有关。

结核菌素试验:

■原理:人类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后,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会产生迟发性超敏反应,将结核菌素注入皮内,观察有无超敏反应的发生,判断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试剂两种:①旧结核菌素(OT)

②纯蛋白衍生物(PPD)—PPD—C,BCG—PPD ■方法:前臂皮肤注射,48-72h后观察结果 ■结果:

→红肿硬结>5mm,阳性( > 15mm,强阳性) →红肿硬结<5mm,阴性 ■意义:

→阳性:感染过,或BCG成功,有免疫力 →强阳性:现在活动性

→阴性:没有感染过/未接种BCG →假阴性:

①感染初期,老年人,严重结核合并其它传染病 ②使用免疫抑制剂

③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

四、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取标本—涂片染色—分离培养—动物实验/核酸或抗体检测 接种疫苗预防,治疗早期联合大量使用抗结核药物。

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

是麻风病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其大小、形态、染色均与结核杆菌类似,呈束状排列,多存在于细胞内——麻风细胞(有大量麻风杆菌存在的感染细胞,呈泡沫状)。目前人工培养尚未成功。动物模型:犰狳 ,对该菌高度易感,接种后引起瘤型麻风。人对该菌抵抗力强,接触者仅少数发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类为唯一宿主和唯一传染源,致病因素不清

■传染源:病人(瘤型麻风病人通过皮肤黏膜及外分泌液向外排菌) ■传播途径:皮肤、黏膜、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家庭内传播多见) ■潜伏期:2-5年,长者数十年

■特点:潜伏期长,发病慢,病程长的慢性传染病 ■麻风病变可分为四型: 1、瘤型麻风:(恶性麻风)

→侵犯部位:皮肤黏膜、神经及内脏 病变中大量麻风细胞

→传染性强:分泌物中大量麻风杆菌——开放性麻风 细胞免疫缺陷(麻风菌素试验阴性) →免疫状态:体液免疫正常(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 →病变:肉芽肿,麻风结节

→临床表现:“狮面容”,病情严重,逐渐恶化。

2、结核样型麻风(良性麻风) 60-70% →侵犯部位:皮肤、周围神经

→传染性小——病变处少见麻风细胞及麻风杆菌

→免疫状态:细胞免疫接近正常(麻风菌素试验阳性) →病变: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皮肤——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疹,由于细胞浸润变粗、变硬——可触及,外周神经出现感觉功能障碍 界限类 未定类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涂片,结合病史可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隔离、联合用药治疗

第四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

■除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 ①对酸、碱敏感,对常用抗结核药耐受 ②多存在于环境中

③条件致病菌(机体抵抗力下降),主要引起肺部结核样病变,皮肤溃疡,淋巴结炎等。

第十七章 其他细菌

第一节 棒状杆菌属

白喉棒状杆菌: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G+ 一端或两端膨大成棒状,菌体粗细不匀,着色不均,排列不规则(字母V、L或栅栏状),用Albert染色法后有明显的异染颗粒,主要的成分是核糖核酸和多偏磷酸盐,具有鉴定意义。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在吕氏血清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细小、灰白色S型小菌落(形态典型,异染颗粒明显);在亚碲酸钾血平板生长,可以将亚碲酸钾还原成碲,使菌落呈黑色。

(异染颗粒:棒状杆菌属细菌用Neisser或Albert等法染色,菌体内出现节段浓染或深染的颗粒,与菌体着染颜色不同,称为异染颗粒)

3、白喉棒状杆菌是咽喉部常见的正常菌群,当携带了棒状杆菌噬菌体时,可产生白喉毒素,成为有毒株。 4、对湿热敏感,对干燥、寒冷抵抗力较强。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1)白喉毒素(主要致病因素):棒状杆菌噬菌体基因编码,毒力和抗原性很强。由A肽链和B肽链组成,其中A肽链有毒性功能。而B肽链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心脏、神经、肾上腺等)协助A链进入易感细胞内。 ■毒性机制:蛋白质合成中必需的延伸因子→灭活→抑制肽链延长→蛋白合成受阻→组织变性坏死 2)索状因子:破坏线粒体,影响细胞呼吸和能量产生。 3)K抗原:抗吞噬,有利定植。

2、所致疾病——白喉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 易感人群:6月-5岁 潜伏期:2-7天

白喉棒状杆菌在呼吸道局部繁殖,分泌外毒素,产生炎症反应,组织坏死,形成假膜,一旦脱落,易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窒息死亡。外毒素进入血液,与心肌细胞和外周神经细胞结合可引起心肌炎、外周神经炎等症状,如软腭麻痹、吞咽困难等。 白喉病后、隐性感染、预防接种均可获得免疫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