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22:28: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包括细菌学检查和毒力试验
取标本、涂片镜检等。毒力试验可采用动物实验。
预防采用白百破混合疫苗,即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的混合制剂(DPT混合疫苗)。治疗采用抗毒素血清和抗生素。
第二十三章 病毒的基本形状
■病毒(virus):最微小的、结构最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特征:
①体积非常微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至几十万倍后方可观察; ②结构简单,无完整细胞结构,仅有一种核酸(RNA或DNA); 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只能在一定种类的活细胞中增殖; ④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病毒体:一个完整成熟并有感染力的病毒颗粒。其测量单位为纳米或毫微米。测量病毒最可靠的方法是电子显微镜技术。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一、病毒的结构
包膜:蛋白质、多糖、脂类
是某些病毒在成熟过程中穿过宿主细胞,以出芽方式向宿主细胞外释放时获得的,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 有包膜的病毒体称为包膜病毒,无包膜的称为裸露病毒。 包膜的主要作用:维持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
核衣壳:1、核心:核酸
2、衣壳:包绕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衣壳具有抗原性,是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可保护病毒核酸免受环境中核酸酶或其他影响因素的破坏,并能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有以下类型:螺旋对称性,20面体对称性,复合对称性。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和功能
1、病毒核酸:DNA或RNA,是主导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部分核酸偶感染性。 2、病毒蛋白质:病毒的主要成分,约占病毒体总重量的70%,由病毒基因组编码,具有病毒的特异性。 3、脂类和糖:脂质主要存在包膜中。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一)复制周期
人和动物病毒周期依次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等步骤。 1、吸附(adsorption):病毒的吸附位点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首先是静电结合,是可逆的,然后是真正的结合,变得不可逆。病毒具有组织亲嗜性,也就是说,一种病毒并不能对所有的组织进行感染,是有选择的,比如,HIV只选择性的侵犯人淋巴细胞,这是由受体和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决定的。 2、穿入(penetration):吸附后进入细胞内,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吞饮,病毒与细胞表面结合后凹入细胞内,无包膜病毒多以此种方式进入细胞内,另一种为融合,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结合,两种膜融合,将病毒的衣壳释放到细胞内。 3、脱壳(uncoating):脱去衣壳、核酸裸露 4、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合成大量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生物化学的学习中介绍过,我们不作深入的介绍。
5、装配与释放(assembly and release):组装有的在核内完成,有的在胞质内完成,组装成成熟的子代病毒,并从细胞游离出
来。无包膜的病毒裂解宿主细胞,释放出来,有包膜的病毒以出芽的方式释放出来。
(二)异常增殖和干扰现象 1、异常增殖
■顿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在病毒增殖过程中,虽可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正常组装成完整的病毒体,既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 ■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指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严重改变而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子代病毒的病毒。但当与另一种病毒共同培养时,就能使缺陷病毒完成正常的增殖,则这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被成为辅助病毒。
2、干扰现象(interference):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
■垂直传播:病原体从宿主的亲代到子代,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简述) ㈠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1、杀细胞效应: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完毕,可在很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细胞被裂解死亡,主要见于无包膜病毒。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经一定时间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称为细胞病变效应(CPE)。
2、稳定状态感染:某些病毒进入细胞后能够复制,却不引起细胞裂解、死亡,这常见于有包膜病毒,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自带,细胞在短期内不会死亡,但会发生变化,会出现细胞融合和细胞表面产生新抗原。
3、包涵体形成:有些细胞在病毒感染后,于胞浆或核内出现特殊的斑块状结构。是病毒的增殖部位,可作为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 4、细胞凋亡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病毒基因部分或全部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并传至子代细胞,不产生子代病毒,细胞也不破坏。 可引起细胞遗传改变——细胞转化; 也可发生细胞恶化——肿瘤相关病毒。
㈡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通过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诱发免疫反应损伤机体。
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的包膜蛋白、衣壳蛋白均为良好的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3、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
4、免疫抑制作用:某些病毒感染可抑制免疫功能。
㈢病毒的免疫逃逸
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病毒可能通过逃避免疫监视、防止免疫激活或阻止免疫反应发生的方式逃脱免疫应答。
三、病毒感染的类型 ㈠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1、显性病毒感染:
2、隐性病毒感染:病毒进入机体不引起临床症状。隐性感染者称为病毒携带者。
㈡急性病毒感染
㈢持续性病毒感染:
■慢性感染:病毒在感染后未完全清除,血中可持续检测出病毒,并可经数学、注射而传播,症状无或轻微,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潜伏感染:原发感染后,病毒并未从体内完全消失,其基因潜伏于某些组织细胞内而不复制,但在一定条件下,病毒被激活,再度复制使疾病复发。
■慢发病毒感染:为慢性发展的进行 性加重的病毒感染。 潜伏期长,症状出现后呈进行性加重,直至死亡。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麻疹致亚急性硬化性脑炎(Subacute Sclerosiny panencephalitis,SSPE)
四、病毒与肿瘤
第二十六章 呼吸道病毒
第一节 正粘病毒
包括甲、乙、丙型流感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㈠形态结构 1、核衣壳:
①由病毒分节段的单负链RNA与核蛋白(NP)组成。其上还附着有RNA依赖的RNA复合酶复合体蛋白。 ②甲乙型流感病毒有8个节段。 ③流感病毒的核酸无感染性。
④NP是主要的结构蛋白,抗原结构稳定,与M蛋白一起决定病毒的型特异性,很少发生变异,其抗体中无中和病毒的能力。 ⑤根据NP和MP的抗原性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2、包膜:由内层基质蛋白(MP)和外层脂蛋白(LP)组成。其作用为:维持病毒外形和完整性。 →MP蛋白抗原:结构较稳定,呈型特异性,其抗体中无中和病毒的能力。 →刺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HA和NA的抗原结构很不稳定,易发生变异,是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主要依据。
㈡抵抗力
流感病毒的抵抗力较弱。
㈢培养特性 1、细胞培养 2、动物接种
3、鸡胚尿囊腔培养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㈠致病性
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传播迅速,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病毒。 丙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
㈡免疫性
机体可形成特异性免疫应答。呼吸道粘膜局部分泌的sIgA抗体有阻断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但只能短暂存在几个月。 血清中抗HA特异性抗体为中和抗体,有抗病毒感染、减轻病情的作用,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第二节 副粘膜病毒
副粘膜病毒科包括: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验病毒、尼派病毒、人偏肺病毒等。 一、麻疹病毒
1、抗原性较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2、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储存宿主为人,主要通过费米传播,感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几乎全都发病。
二、腮腺炎病毒
①主要引起腮腺肿胀、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流行性腮腺炎。 ②腮腺炎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③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储存宿主,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第二十七章 肠道病毒
人类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小RNA病毒科除了肠道病毒外,还有鼻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 ■共同特征:
1、RNA病毒,呈小球形,20-30nm,20面体,由60个壳粒组成,每个壳粒由4种不同结构蛋白组成(V1-V4),无包膜。 2、多在易感细胞内增殖,产生CPE。
3、耐乙醚,耐酸,pH3-5稳定,56℃ 30min灭活,对uv、干燥敏感,在污水、粪便中存活数月(传播有关)。
4、粪口途径传播,对人类致病以隐性感染多见,能引起多种疾病,不同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症状,同一种病毒又可引起不同疾病。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 virus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致弛缓性肢体麻痹多见下肢俗称小儿麻痹。分3个血清型I、II、III,以I型多见。
1、脊髓灰质炎病毒生物学特性符合肠道病毒的特点。
2、致病性和免疫性
■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致病机制: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先在局部淋巴结和肠淋巴结中增殖,90%的人病程到此为止,是隐性感染,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约5%的感染者病毒释放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在全身淋巴组织增值,再次释放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病程到此为止为顿挫感染,患者会会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1-2%的人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等神经组织,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或肢体麻痹,以下肢多见,可为暂短性也可为永久性的,个别可因延髓麻痹而死亡。
3、防治:口服减毒活疫苗。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1、生物学性状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
2、型别较多,受体广泛,神经系统、心、肺等器官组织都有这几个病毒可识别的受体,所以引起的疾病谱复杂。他们虽然在肠道内增值,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同一病毒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疾病,不同的肠道病毒又可以引起相同的临床症状。如: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轻瘫;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胸痛、肌痛;心肌炎、心包炎;急性上感、肺炎;急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第二十八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第一节 轮状病毒
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重症腹泻最重要病原体,可导致死亡。B组轮状病毒引起成人腹泻,由我国学者于1983年首次发现。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球形,二十面体对称,双层衣壳, 无包膜,病毒外形呈车轮状,故得名。 2、分型:7个学清型(A-G组、A组最常见) 3、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腹泻,粪口途径。6月—2岁婴幼儿严重腹泻(A组),是导致婴幼儿死亡重要原因之一(脱水、酸中毒)。儿童及成人常见隐性感染(B组)。免疫力不牢固,可重复感染。
第二节 肠道腺病毒
肠道腺病毒—40、41、42型为婴儿腹泻第2位病原体,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夏季多见。
第三节 杯状病毒
——表面有杯状凹陷
——导致爆发性腹泻,多见于冬季
第四节 星状病毒
呈星状,引起婴幼儿腹泻。
第二十九章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这些病毒分别属于不同病毒科,性状显著不同,但均以肝细胞为唯一复制场所,引起病毒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由消化道传播,引起急性肝炎,不发展成慢性肝炎或者慢性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主要是血源性传播,除引起急性肝炎外,还可致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和肝癌有关;丁型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必须在嗜肝DNA病毒辅助下才能复制,故其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同。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属于小RNA病毒科肝病毒属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相似,所以曾把它归属到肠道病毒里,后基因测序归到此属。球形, 27-32nm,单正链RNA,20面体,无包膜。
电镜下两种颗粒同时存在 实心:有感染性,有抗原性 空心:无感染性,有抗原性
2、抗原性: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
3、动物模型:黑猩猩、狨猴、猕猴。 细胞培养:在人与猴肝、肾细胞内增殖 特点:增殖缓慢;无CPE;无血凝
4、我国研制HAV减毒活疫苗(H2株)为宿主适应性突变株,抗原性优于国外F减毒株
5、抵抗力:较强,对热、消毒剂抵抗力强,对uv 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