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辩词: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利多于弊还是弊多于利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0:52: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不能保证人工智能完全受人类控制。 综上,我方认为,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弊多于利。 (4分13秒)

正方2辩: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首先看一下对方辩友非常精彩的言论究竟给我们提到了哪些论点。 首先对方辩友说人工智能是可以取代人类的东西,可是我们想一想,对方辩友全场是否论证的主体是人类智能呢?您方是否创造了一个神一样的物种呢?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说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它不具有自我意识,它的所有东西,它所执行的目的,它所要干什么都是人类这个创

.

.

造者赋予它的,所以并不存在它不可控这一点,对方辩友可以完全不用担心。 第二点,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一个强人工智能的概念,那强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是否已经,它不管有多强,就像今天我方三辩把头发披下来,我也把头发披下来,那是我模仿她,但是我永远不可能成为她。这就是人工智能的最终本质,它可以无限靠近人类,却无法真正成为人类。

第三点,对方辩友有一句话我非常认同,她说我们人类活着的最终、最根本意义是不断满足自身需求、实现自身的价值。可是我们来看一看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是已

.

.

经在满足我们的需求了呢?是不是作为工具在不断帮助我们实现自身价值呢?举个例子,我们平时大家开车上班、上学,我开车需要15、20分钟。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工智能出现了,它代替了我们开车,第一点,它的安全性能更高了,有可能你困浑出现交通事故,但它不会,它是机器。第二,在它代替我们开车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节省你出时间来阅读、听音乐、休息,这对于我们人类发展是不是更好呢?曾经我们“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是有了人工智能之后,我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难道这种变化对方辩友依然认为不是人类发展吗?即使我们

.

.

这一代人还无法深切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可是我们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洒脱心境,这样子难道还不足以成为人类发展的动力吗?我们的动力是什么?我们在现有的生活中享受到了快乐,得到了满足,我们看到了有可以发展的空间,于是我们有了动力,开始发展了,所以说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给了我们动力,满足了我们需求,还有可能让我们更好地完成一项工作,实现自我价值,所以说。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工具而已,不用害怕。 (3分钟15秒)

反方2辩:刚才对方的主辩只说到

.

.

了利多,举了大量的有利的例子,却丝毫不提弊的例子,这难道不是盲人摸象,有一叶障目的嫌疑吗?接着,对方的一副说强人工智能在未来不会出现,你们又是如何绝对认为强人工智能在未来不会出现,请对方辩友给我方有力证据。再者,自始至终,对方并没有证明这是比较命题,有证明利多于我方的弊吗?我想对方辩友忽略了以下问题:

第一,人工智能会反过来控制人类,人类也会被异化,真正可怕的不止是这些。人工智能分为强人工智能跟弱人工智能,当强人工智能发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会产生一种自我意识,促使自身不断发展,而谷歌研究总监说:人工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