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6 8:57: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已有很多报道,但在玉米育种中的报道较少。研究表明,应用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在回交育种中转移QTL的有利等位基因是可行的,即对数量性状的改良也是有效的。因此,未来的玉米育种中可以从直接进行带目标基因的自交系的选育、构建近等基因系及进行有利基因聚合三方面开展MAS。
3)利用分子标记建立植物品种的指纹图谱,通过指纹图谱可以精确地把遗传差异很小的植株区别开来,在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域特别有应用价值。而且建立常用自交系和杂交种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可以对植物基因型做出明确的鉴定,特别是对那些没有准确系谱记载的育种材料进行遗传分类,并估算这些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
4)利用分子标记探寻优良基因资源。通过分子标记,能够准确鉴定种质资源中的优异农艺性状基因的多样性,特别是能够从农艺性状不良的野生种中,鉴定出其中蕴藏着的优良农艺性状基因,这将发掘出大量的未被利用的优良农艺性状的基因,大大拓宽育种的种质基础。
分子标记技术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常规育种技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分子标记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不断完善:一、构建玉米分子遗传饱和图谱;二、探索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多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三、探索分子标记与常规育种的有效结合途径;四、探索自动化程度高,价格低廉的新分子标记。
五、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由于DNA分子标记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可以用于遗传分析的多个方面,因此得以迅速的传播开来。在玉米遗传育种中,DNA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局限于基础研究领域,还没有与育种实践真正结合起来。DNA分子标记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检测结果的偏差;QTL的精确定位还有一定难度;分子标记与表型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费用昂贵,实验要求技术比较全面。尽管目前DNA分子标记技术仍存在其局限性,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必将会逐步完善,或出现新的分子标记技术,而成为生命科学的一种简便、快捷、高效的分析手段。在玉米遗传育种中,如果将分子标记同常规育种相结合,DNA分子标记技术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以一种作物为例,简述基因工程育种现状(20分)06789年考过P258
现状:近年来,基因工程在玉米遗传育种中取得了巨大进展,基因工程弥补了玉米遗传资源的不足,并解决了过去不能解决的难题。
1988年以前玉米组织培养只能用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原生质体再分化植株没有成功,
直到1993年玉米基因工程研究才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在玉米遗传育种中常用的基因工程技术主要有分子标记、DNA重组技术(也称转基因技术)等。转基因技术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PEG介导、子房注射法、花粉管通道等方法。到目前为止,在玉米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转基因方法就是基因枪法。分子标记自1980年以来发展迅速,多种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许多玉米遗传育种工程技术上的难题。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优势群划分、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品质改良、病虫害抗性等方面。
基因转化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玉米转基因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应用在抗除草剂玉米、特种玉米等方面。抗虫转基因玉米主要应用的是Bt基因和从植物中分离出的昆虫蛋白酶抑制基因(广泛应用的是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及植物凝集素基因等。目前所发现的Bt基因,可以毒杀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的昆虫。昆虫蛋白酶抑制基因对于许多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害虫都具有抗性,其中包括玉米螟、直翅目的蝗虫等。将抗除草剂耐性引人玉米是增加除草剂选择及安全性的一种新途径,BASF公司开发的抗除草剂玉米对于稀禾定具有高度耐受性,使其可以在玉米发芽后喷施,防止所有的禾本科杂草。近年来,转基因玉米层出不穷,1998年,转基因玉米占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的30%,仅次于转基因大豆,主要是抗虫玉米和耐除草剂玉米。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