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川南地区地层特征及分层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4:48: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喷发岩主要分布构造区: (1)邻北;

(2)铁山、七里峡、亭子铺、雷音铺、千峰~龙门、沙河铺、南门场南段、黄泥堂北段、云安厂南段。

(3)高峰场等构造区。

二、下统()

早期(梁山组)为滨海沼泽相碎屑、泥质岩沉积、中晚期为稳定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岩性纵、横向变化不大,录井中主要依据测井资料,并参考岩石颜色及生物组合,泥质含量等分层。总的趋势是灰岩颜色由西南~东北变深,云化及硅化加剧。从上至下可分为三个组(茅口组、栖霞组、梁山组),现分述于后:

(一)茅口组(P1m)

浅海~半深海碳酸盐岩沉积。早二迭世末受东吴拉张运动影响,地壳上升,本区一底露出水面,使上部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整个趋势看,从南到北剥蚀加剧。马槽坝构造(马槽2井~马槽1井)东北已剥蚀至P1m2c下部。开江古隆起核部附近剥蚀至P1m2b中下部,P1m2b剥蚀残厚区为高峰场~沙河铺~铁山南一线以北;云和寨与铁山南之间~胡家坝~屏锦铺~金鸡场~周家岭一线以南为P1m2a分布区;长寿~忠县西南为P1m4分布区;P1m2a分布区以南至长寿~忠县西北为P1m3分布区。茅口组共分为四段: 1、茅四(P1m4)

(1)岩性:深灰色、黑灰色泥晶灰岩局部夹燧石结核或页岩,泥机质含量较重。 (2)电性:自然伽玛低于P2l底,高于P1m3层,电阻高于P2l底部而低于P1m3层电阻。 (3)分层:岩性以黑灰色灰岩与P1m3之浅色(褐灰、深褐灰)灰岩分层。电性以自然伽玛降低、双侧向升高半幅点与P1m3分层。 (4)厚度:残厚0~30m,局部15~30m。

(5)分布:洋渡溪~万顺场~苟家场南段~双龙~新市~钢锣峡南段一带之西南。 2、茅三(P1m3)

(1)岩性:浅灰褐、灰白色、灰褐色粉晶灰岩,色较上、下层浅为特点,局部少见浅色燧石。下部夹2~3m深灰带褐色灰岩或深灰带黑色灰岩。重结晶作用强,局部具云化及硅化特

17

征。岩屑见生物碎屑或内碎屑结构特征明显,以生物含量高为特点。

(2)电性:块状高电阻,自然伽玛很低、小井径为特点,与上、下邻层有明显区别,双侧向8000~12000Ω.m,自然伽玛10~20API,补偿声波150~175微秒/米。

(3)分层:重庆地区岩性底以灰褐或褐灰色灰岩与P1m2深灰色、灰色或深灰带褐色灰岩分界,川东中部地区岩性底以深灰色灰岩与P1m2a灰黑色或黑灰色灰岩分界。主要依据颜色和电性分层。电性以低伽玛升高,双侧向降低半幅点分层。P1m3在局部为深灰带黑色或黑灰色灰岩不易与P1m2a岩屑分层(如凉东1-1井),但电性特征明显。 (4)厚度:残厚0~30m,局部10~30m。

(5)分布:云和寨~张家场~拔山寺~石宝寨一线以南。 3、茅二(P1m2)

茅二从上到下可分为三亚段:P1m2a、P1m2b、P1m2c。 <1> P1m2a

(1)岩性:深灰带褐、深灰褐、深灰带黑、黑灰、灰黑色泥~细粉晶灰岩。局部见褐灰、黑褐色燧石。重庆地区底部普遍见燧石及具云化。泥机质含量较重,局部形成泥机质薄层,由南向北颜色加深,泥机质含量增高。川南地区上部为荷叶藻层,岩屑中不易鉴别。

(2)电性:电阻低于邻层,自然伽玛高值,且自然伽玛具薄层尖峰状高低相间特征,双侧向一般100~11000Ω.m,自然伽玛一般40~100API,补偿声波150~200微秒/米。井径、声波变化大。

(3)分层:岩性底以有机质含量高的黑灰色、灰黑色灰岩与P1m2b深灰褐色灰岩分界,川南地区颜色较浅,顶部有一层燧石(习惯称顶燧石),距顶20~30m有一层燧石(上燧石),底部燧石结核富集(中燧石),是较好的分层标志。电性以双侧向降低和自然伽玛升高半幅点分层。

(4)厚度:残厚0~35m,一般20~35m。

(5)分布:云和寨与铁山之间~胡家坝~屏锦铺~金鸡场~周家岭一线。 <2>P1m2b

(1)岩性:深灰褐色、深灰、深灰带褐、灰褐色粉晶灰岩,云化普遍,局部夹云岩及云质灰岩,云化后形成斑块或斑点为特征,向北云化程度局部减弱。底部有时有燧石分布,但不稳定。具重结晶特征。川南地区底部为荷叶藻层,岩屑中不易鉴别。

(2)电性:以块状高电阻、低伽玛为特征、上部伽玛一般略比下部低。自然伽玛一般20~50API,双侧向一般11000~13000Ω.m,补偿声波一般150~175微秒/米,小井径。

18

(3)分层:岩性底以深灰褐色灰岩与P1m2c顶深灰色,深灰带黑色或深灰带褐色灰岩分层;P1m2c颜色明显深,重结晶程度弱或不具重结晶。川南地区底部有燧石结核(下燧石),有一定的分层标志,但有的井并不明显。 (4)厚度:残厚0~60m,一般厚度45~60m。

(5)分由:云和寨与铁山之间~胡家坝~屏锦铺~金鸡场~周家岭一线以北地区。 <3>P1m2c

(1)岩性:深灰褐、深灰带黑、灰黑、黑灰、深灰色泥~细粉晶灰岩。含泥机质重,硅化、云化常见而明显。一般裂缝较发育,多见有方解石脉,常见黑色有机质及泥质充填,岩屑中常见透镜状黑色泥机质颗粒。

(2)电性:一般自然伽玛30~60API,双侧向11000~15000Ω.m,补偿声波150~175微秒/米。自然伽玛一般上部低于下部,电阻从上到下从次高到高电阻,电阻明显高于下伏邻层,井径变化不大。

(3)分层:岩性底以深灰带褐色泥晶灰岩与P1m2a顶深灰带黑色或深灰黑色泥晶灰岩分层,电性以双侧向降低和自然伽玛相对下降半幅点分层。川南地区距顶1~5m有燧石结核(下下燧石),有一定的分层标志作用,但有的井并不明显。

(4)厚度:40~60m。

P1m2之a、b、c三个亚段岩性分层特征均不明显,主要依据电性特征对比划分。P1m2c与P1m1a岩性呈逐渐过渡,在录井中难于掌握。在厚度变化不大或无其它因素影响时可据P1m3或P1m2b、P1m1b的分层深度、厚度往上推或下推及结合录井岩性特征确定或大致确定各层分层井深。 4、茅一(P1m1)

该段电性明显区别于下、下邻层,具井下电性对比标志,以夹泥机质条带为特征。茅一也可分为P1m1a、P1m1b、P1m1c三亚段。 <1>P1m1a

(1)岩性:深为、深带黑、深灰带褐、黑灰、灰黑色泥~细粉晶灰岩,夹黑色泥机质薄层,局部具硅化及滑石化,见燧石及拱石(滑石),有时见灰黑色光滑明亮的“透镜状”泥机质颗粒。苟家场构造区以深色为主,泥机质含量生,有部分层段已具页岩特征。川南地区本段为上“眼球”状灰岩(“眼皮”含泥质较重,“眼球”较纯),风化后呈“眼球”状。 (2)电性:高低电阻、伽玛相间。电阻较P1m2c低。自然伽玛下部与P1m2c特征相似,一

19

般40~70API,双侧向一般1300~11000Ω.m,补偿声波150~190微秒/米。底部常具一尖峰状很明显的高伽玛及低电阻、高声波特征,该段电性明显区别于下、下邻层,为井下对比标志层。井径变化不大。

(3)分层:底以深灰带黑色灰岩或泥机质灰岩与P1m1b灰褐色或褐灰色细粉晶灰岩分层,电性常以底界高伽玛降低和双侧升高半幅点分层。 (4)厚度:25~35m。 <2.> P1m1b

(1)岩性:深灰褐色或深灰带褐色细粉晶灰岩局部含泥质或黑褐色燧石。色较上、下亚段浅。本段称为“中灰岩”,川南地区厚度较为稳定,分层标志作用较强。

(2)电性:一块状高电阻、低伽玛特征明显,易与上、下邻层区别。自然伽玛一般10~40APU,具上高下低阶梯状降低的特点。双侧向一般8000~15000Ω.m,补偿声波150~175微秒/米。 (3)分层:岩性底以深灰带褐色灰岩与P1m1c顶深灰黑色灰岩分界。电性以双侧向降低、自然伽玛升高半幅点分层。其岩性、电性可作对比指示层。 (4)厚度:25~35m。 <3>P1m1c

(1)岩性:深灰、黑灰色、深灰带黑、灰黑色泥~细粉晶灰岩,含黑褐色燧石,以含拱石(滑石化)为特征,局部硅化。夹黑色泥机质条带或薄层,在局部构造(如苟家声)相变为大段的黑色灰质泥机岩或页岩。在野处可见“眼球”状特征,岩悄多呈“薄壳”状。常见泥机质充填缝及灰黑或黑色光滑明亮的“透镜状”泥机质小颗粒(象煤)。该层岩性特征与P1m2a较接的。该段颜色较P1m1a颜色稍深。川南地区本段为下“眼球”状灰岩(“眼皮”含泥质较重,“眼球”较纯),风化后呈“眼球”状。

(2)电性:全层以高伽玛、低电阻为特征。自然伽玛一般30~50API,双侧向一般1000~11000Ω.m,补偿声波一般150~180微秒/米,顶底部一般为一块较低电阻。补偿声波则具有两块高值。井径一般变化不大。

(3)分层:岩性底以深灰黑色(或深灰带黑、黑灰色)灰岩与P1q2顶灰褐色,或深灰带褐色细粉晶灰岩分层,电性以高伽玛降低及低电阻升高半幅点分层。 (4)厚度:35~45m。

综观茅口组各段或亚段,整体看P1m3、P1m2b、P1m1b色浅、质较纯,电性具低伽玛高电阻特征;岩性电性可作为对比标志层;P1m4、P1m2a、P1m2c、P1m1a、Pm1c色深,泥机质含量高,电性具明显的高伽玛、低电阻识别标志。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