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8 20:28: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往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四)强调介词的宾语 除了以上三种情况外,古代汉语中再强调介词的宾语时,也常把其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尤其是介词“以”的宾语。例: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军喊杀声震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项羽本纪》)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秋阳以暴之,江汉以濯之。(《孟子·滕文公上》)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上》) 若晋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 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左传·昭公元年》)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谏逐客疏》)
除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而使之前置以外,其它一些介词有时也具有相同的做法。例: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诗经·邶风·日月》) 其一二父兄惧坠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左传·昭公十九年》) 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
二、谓语后置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是现代汉语的常规句式,但在古代汉语中有谓语后置的现象,主要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
(一)表示感叹语气。例: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败矣,子所使求马者!(《列子·说符》)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史记·鲁仲连列传》) 大哉,尧之为君!(《论语·泰伯》) 宜乎,百姓之谓我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善哉,祁黄羊之轮也!(《吕氏春秋·去秋》) (二)表示疑问语气。例: 子也,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 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 何哉,君所谓踰者?(孟子·梁惠王上)
除了宾语前置、谓语前置的情况以外,古代汉语中还有定语后置等现象,我们在阅读古代文献时一定要注意,这里我们不再详细介绍。
判断句
判断句是指谓语对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或所属性质、类别等进行判断的句子。古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系词,谓语直接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其类型共有四种。 1、“者??也”
主语之后加语气助词“者”(有些著作认为是代词),表示提顿语气,谓语之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语气。例如:
①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第 21 页 共 32 页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王制》 ③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王蠹》 ④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
⑤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友也者,友其德也。 《孟子·万章下》 ⑦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周易·干第一》 ⑧弦高者,郑商也。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⑨晋人者,晋子也。 《 榖 梁 传·僖公三十三年》 2、“者??” 主语之后加“者”,谓语之后不加“也”。例如: ①虎者,戾虫;人者,甘饵。 《战国策·秦策》 ②屈完者何? 《公羊传·僖公四年》
③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老子·二十七章》 ④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⑤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 ⑥栗者,民灾害所种。 晁错《论贵栗疏》 3、“??也”
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加“也”。例如: ①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
②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 ③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僖公四年》 ④龙,德而隐者也。 《周易·干第一》 ⑤臣之子,皆下才也。 《列子·说符》 ⑥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同上)
⑦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 《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 ⑧夫轸,天下之辩士也。 《战国策·秦第一·陈轸去楚之秦》
⑨夫齐,霸国之余教也,而骤胜之遗事也。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⑩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 ⑾公曰:“此晋国之宝也。” 《榖 梁传·僖公二年》 ⑿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 《左传·成公二年》
⒀子良;郑之良也;师叔,楚之崇也。 《左传·宣公十二年》 ⒁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
⒂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韩愈《答李翊书》 4、“??”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也不用“也”。 例如:①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
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风,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③秦,虎狼之国。 《史记·屈原列传》 ④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⑤韩,天天之咽喉。 《战国策·秦策》
⑥刘备,天下袅雄。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古汉语中的否定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之前加否定副词“非”表示。
第 22 页 共 32 页
例如
①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成公四年》 ②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 《左传·庄人八年》 ③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⑤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公孙丑下》
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战国策·魏策》 ⑦公非长者。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⑧我非生而知之者。 《论语·述而》 ⑨管仲非仁者与? 《论语·宪向》
古汉语中一些复句的内容也常用判断句的形式去表达,例如:
①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②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 《战国策·秦策一·陈轸去楚之秦》
③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史记·项羽本纪》 这几例中的“者”字都不是语气助词,而是结构助词,它们分别与其前面的词组构成“者”字结构(例①②③)或“所”字结构(例④),相当于一个名词,分别表示某种人(例①)、或表示某种现象(例②)、或表示某种原因(例③④),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在先秦,由于判断句中一般都不用判断系词,所以,象“是”、“为”、“乃”、“即”、“则”、“维”(或惟)这类词出现在句子中时,有时虽然可以按照判断系词“是”去翻译,但要意识到它们并不是判断系词,例如: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④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 ⑤余为伯儵。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二年》 ⑥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子丘。” 《论语·微子》 ⑦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同上) 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论语·子张》 ⑨是乃狼也,其可畜手? 《左传·宣公四年》
⑩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史 记·魏公子列传》 ⑾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 ⑿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 《汉书·原涉传》 ⒀此则寡人之罪也。 《国语·越语上》
⒁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 《汉书·贾谊传》 ⒂我马维骐。 《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 ⒄尔惟旧人。 《尚书·大诰》
第 23 页 共 32 页
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左传·僖公五年》
例①—④中的“是”都是代词,义为“这”,在判断句中作主语。例⑤—⑧都不是判断句,其中的“为”均为动词,义为“叫做”或“称作”。例⑨—⒁中的“乃”、“即”、“则”都是副词,所起的作用是加强肯定语气。例⒂—⒅中的“维”、“惟”、都是句中语气词,所起的作用是增加一个音节,与其后的单音节谓语构成一个节奏单位。
“是”字作为判断系词起于何时,目前尚有争论。不过可以肯定,汉代已经出现了这种用法,至于其普遍使用的情况则是魏晋以后的事。例如: ①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 ②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史记·商君列传》 ③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
④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 范缜《神灭论》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潜《桃花源记》 ⑥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 《世说新语·量》
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受事者的句子称作被动句。例如: ①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史记·游侠列传》
②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左传·成公二年》 例①中的主语“窃钩者”、例②中的主语“郄克”都不是其谓语动作“诛”和“伤”的发出者,而是接受者,是被动的,所以此两例都属于被动句。此两例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区别,其中例①没有语法标志,“窃钩者”与“诛”的被动关系完全是在意义的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例②则有语法标志,即介词“于”。由“于”引出了谓语“伤”这一动作的实际发出者“矢”。
这种具有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五种: 1、“??(动词)于??”
在动词谓语之后用介词“于”(或“乎”)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于”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 ①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 《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 ②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国语·晋语八·叔向贺贫》 ③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荀子·修身》
④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 《荀子·王制》 ⑤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荣辱》
⑥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 ⑦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羽传》
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上》 ⑨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庄子·山木》 ⑩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汉书·贾山传》
⑾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⑿志乎古必遗乎今。 韩愈《答李翊书》 2、“??为(名词、动词)??”
第 24 页 共 32 页
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为”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②不为酒困。 《论语·子罕》
③身体离散,为天下戮。 《吕氏春秋·慎大》
④孔甲为涉博士,卒俱死陈,为天下大笑。 《盐铁论·褒贤》 ⑤止,将为三军获。 《左传·襄公十八年》
⑥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⑦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
介词“为”引进的行为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只要有“为”字在,同样可以构成被动句式,例如:
①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 《左传·文公十三年》
②(逢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左传·成公二年·鞌之战》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设。 《战国策·策燕三》
④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⑤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 《左传·襄公十年》
⑥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论衡·自纪》 3、“为(名词)所??”
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其后加助词“所”(—说“所”为代词)强调动作与施事者的关系,构成“为??”式。这种格式产生于战国末,自汉代开始盛行。例如:
①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②世子申生为骊姬所谮。 《礼记·檀弓》
③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④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
⑤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史记·项羽本纪》
⑥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 ⑦范雎为须贾所谗。 《论衡·变动》
⑧生为天下所咀嚼,死为海内所欢快。 《后汉书·吕强传》
这种句式中,介词“为”后的施事者有时可以承前省去,句意不变。例如: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 )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②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 )所杀。 《汉书·王莽传中》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 《史记·刺客列传》 4、“??见(动词)??”
在动词谓语前加助词“见”表示被动。“见”本身不是介词,因为它不能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例如:
①盆成括见杀。 《孟子·尽心下》
②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韩非子·说难》
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楚辞·渔父》
④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墨子·兼爱下》
第 25 页 共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