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花织物设计(自编讲义)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3 11:07: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例3:如若1题中其他条件不变,穿经形式变为1324跨穿,试完成棒刀与纹针的配合图。织物仍反织。

例4:地组织为8/3纬缎,花组织为平纹,纹针组织为平纹,双把吊,经丝1324跨穿,试完成棒刀与纹针的配合图。

第七节 上机装造工作

上机装造工作指在织机上进行的装造工作,包括挂通丝、吊柱、穿经、穿筘、吊棒刀、挂边等。 一、 挂通丝:

将穿好的目板按纹针样卡,将通丝挂在相对应的直针勾子上。对右手机而言,从机前向机后逐行挂,每行从左到右。 二、目板及提花机位置的固定:

(一) 目板固定:目板固定在机架上时,本身要水平,第一列目孔位置离筘帽3cm左右;左右位置居中;单把吊织机,柱结离目板一般为22cm,双把吊柱结离目板以14cm为宜。

(二) 提花机固定:提花龙头中心应对准目板穿幅中心。 三、吊柱:

将通丝下端穿过中(小)柱线的圈环打一柱结,使通丝与综丝发生联结。 四、穿综与穿筘: 均为手工操作,从略。 五、挂边:

丝织物的两侧各有大边和小边。大边与地组织可同可不同,其结构一般比绸身紧。小边在大边外侧,由数根经丝穿入一个综眼中形成一根较粗的经丝。主要作用是交织牢往复穿梭的纬丝,一般为平纹组织。挂边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 有边针管理的边组织:

一般纹织物的边经都有专门的边针管理。边综根据边组织的经丝循环数分成大把吊的形式,每边把数等于经丝循环数。如每边边经40根,单根穿入综丝,则每边共有边综40根,当边组织为平纹或2/2经重平时,每边边综分为两把,分别穿入单、双经丝。

当边经经浮长线在2以上时,为了避免边组织织不进,应加平纹小边。如2/2经重平作边组织时,小边可加可不加,决定于投梭方向。 (二) 由棒刀带织的边组织:

1、当边组织与棒刀组织相同时:只要将边经综丝的中柱线套在棒刀片中,由棒刀带织,不必另用边针。平纹小边可采用小边针管理。

2、当边组织与棒刀组织不同时:此时又无多余纹针来起边,有的边组织仍可由棒刀针来带织。这时,棒刀组织与边组织的经丝循环数应是倍数关系。如棒刀组织为8枚缎纹,边组织为1/3斜纹,其挂边方法如图所示:每边边经分为四把,每把边经挂在两根棒刀针上,第一把挂1、5棒刀针,第二把挂2、6棒刀针,第三把挂3、7棒刀针,第四把挂4、8棒刀针。 六、棒刀吊挂:

吊棒刀与棒刀组织、目板穿法、棒刀针轧孔法有关,吊挂时需先画一张棒刀吊法示意图,表示棒刀针、经丝及棒刀组织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棒刀针在图中均分为机前、机后两部分,同时表示出所用针数及行数。小圆圈中数字表示该棒刀针在棒刀组织中的次序,中间方框中数字分别表示三个内容:(1)表示棒刀片数和顺序,从机前向机后排列;(2)表示一行目孔下的经丝数和顺序(其他各行均相同),与目板的穿法有关;(3)表示棒刀的组织循环(根据经丝排列顺序而得)。

棒刀吊挂示意图的画法:

1、 棒刀针的位置与针数:位于纹板的四角。棒刀针针数为棒刀片数。 2、 棒刀片的顺序与片数:顺序从机前到机后顺次排列,从1片到N片。棒刀片数为目板所用列数。

3、 经丝顺序:取决于目板穿法、把吊数、经丝穿法。如书70页图,目板穿法为四段二飞穿,把吊数为双把吊,经丝穿法为顺穿,则对经丝而言是四段四飞穿。 4、 棒刀组织:取决于经丝穿法及棒刀组织的规律。

总结:本章节主要掌握提花机的工作原理及基本装造类型、纹针数的计算和纹针样卡的编排、目板行列数的计算、目板的基本穿向及穿法及跨把吊装置及棒刀与纹针的配合及棒刀的吊挂示意图。

第二章 绸缎纹样及配色

第一节 纹样

一、 丝织纹样概述:

丝织纹样即丝织图案,工厂中通常称之为“小样”。其纹样大都由“四方连续”组成。所谓“四方连续”是指一张纹样可以上下左右无限地连接出去。因此必须把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