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55: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 品 教 案

师:大家有什么疑问?

生:瓶口的水都烧开了,底部的水为什么不热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师:是呀,上节课我们学过热在固体中是由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但在水中却不是这样,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呢?(板书:水变热了)同学们来猜一猜。

生:从底下传到上面。 生:通过杯壁然后传给水……

师:同学们真棒,敢于大胆地猜测。但是研究科学不能只靠猜测,我们还需要做实验进行研究。老师为每一组准备了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木屑、火柴、记录单。(拿起这些材料一一认识)

师: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研究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呢?各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师:你们打算怎样研究,哪个小组先来说? 生:我们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师:其他组有异议吗?谁能更具体得来说?

生:先把石棉网放在铁架台上,把烧杯放在上面,然后点燃酒精灯放在烧杯下加热。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还要把木屑放上。 师:什么时候放? 生:加热前。

师:为什么要放上木屑呢?

生:因为水是无色透明的,当加热时无法看清水的运动路线。

师:说得对。所以我们等一会儿在做实验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木屑的运动路线。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做实验了,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师:对,外焰加热的效果最好。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精 品 教 案

生:加热时不能用手接触烧杯和铁架台。

师:对,观察结束后也不要立即取下烧杯,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沉默。

师:实验时要认真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不要忘了及时做好记录。好,开始!

师:请各小组把酒精灯熄灭。刚才每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得都非常认真,也做了详细的记录,哪个小组愿意把实验的结果告诉大家?(实物投影记录单。)

生1:木屑在水里上去了,一会儿又下去了,又上去了,又下去了。 生2:木屑在水里跳动,一会儿翻滚起来,跑到上面,一会儿又下去了,不停地循环。

师:这个词用得好,循环。你能用自己的话,再加上动作和手势形象地给大家描述一下吗?学生一边说一边形象地比划,用两只胳膊上下不停地动,手不停地比划,意思是在不停地上下翻滚,学生感兴趣地看着,思考着与自己看到的现象是不是一样。

师:大家看到的也是这样的吗?你看到木屑在水中循环了几次? 生:好多次,不停地循环。 师:其他组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木屑上去下来,它的路线变成一个圈了。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这些现象能说明什么呢?

生:烧杯底部的水受热后上去,上面的水下来,又受热又上去。

师:也就是说,当我们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热的水会变轻上升,周围及上面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板书:对流)热在水中主要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

生:对流。

师:现在谁能来解释为什么烧瓶里面的水烧开了,烧瓶下面的小鱼还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生:因为烧瓶下面的水是冷水不能跟瓶口处的热水形成对流,下面的水不热所以小鱼还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师:而不是像我们开始猜测的小鱼会被煮熟了,对吧? 活动二:冬天,暖气是怎么使房间变暖的?

师:热在水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那么热在空气中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

精 品 教 案

呢?像今天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都用什么方式来取暖?

生:吹空调、用暖气、生炉子。

师:刚才有的同学提到用暖气来取暖,想一想人们一般把暖气片安在什么地方?

生:窗户下、墙边。

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小的暖气片是怎样使整个屋子都变暖和的? 生:由冷的地方传到热的地方。 生:热的空气上去,冷的空气下来。

师:是不是这样呢?老师准备了香,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暖气片使整个屋子变暖的过程。

生:点燃香,然后放在暖气片的上方。 师:怎样证明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呢?

生:把点燃的香放在暖气片的上方,烟会向上飘,说明热是向上传递的。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把烟放在暖气片的旁边,看看烟会向哪儿飘? 师:你猜会向哪儿飘? 生:向暖气片飘。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试一试。请两名学生到暖气片附近演示,其中一个同学把香放在暖气片上方,另一个放在暖气片的一侧,其他同学当观察员。

师:同学们看暖气片上方的烟是往哪儿飘的?一侧的烟是往哪儿飘的? 生:暖气片上方的烟是往上飘的,一侧的烟是往暖气片的方向飘的。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受热向上飘,远处的冷空气又流过来。

师:那么暖气使整个屋子变暖就是这个道理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演示)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又被加热,这样就形成了气体上升下降的相互流动,也就是说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方式也是对流。 三、生活中的应用。

师:其实对流这种传热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煮稀饭时妈妈通常会怎么做?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搅一搅。使稀饭热得更快些。

师:也就是加快稀饭的对流。生炉子时人们为了使炉火更旺通常会怎么做?

精 品 教 案

生:捅一捅。

师:这样做是什么道理? 生:加快空气的对流。

师:对。那么谁能举出其它的例子? 生:空调。

师: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真棒! 四、拓展活动。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热在水和空气中都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那么太阳的热是怎样传到地球上的呢?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阅资料进行研究。

精 品 教 案

谁热得快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温度计)对阳光下不同颜色的物体温度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2.通过学习,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通过对比实验,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3.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整理,认识到充足的科学证据才能说明道理;通过交流、展示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科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

木板,镜子,黑白颜色手套,各种色纸,空易拉罐,墨汁,温度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都知道,不同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样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更强呢?(生答)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谁热得快”。(板书:谁热得快。) 二、探究活动。

(一)我们从这些生活现象中能发现什么?

1.通过书中提供的两张夏冬季穿浅色和深色衣服人群的图片,提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事实,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夏天穿浅色衣服的人多;而冬天穿深色衣服的人多?

2.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设计研究的思路和方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

3.让学生说说设计的方案。 4.师总结方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