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2 19:11: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慎独,自己独处无人监督时,自觉按照道德准则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个体在道德上的自主性与主动性。
探究活动:杨震拒金
介绍“杨震拒金”,要求同学思考问题:这个故事在什么地方显示了“独”?杨震为什么能做到慎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杨震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这种道德品质与慎独是什么关系?
归纳:①什么是“独”?②为什么要“慎”?③杨震坚持了什么样的信念?④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慎独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可能做到慎独;做到慎独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慎独的意义,掌握慎独的要求。指出:慎独是提升职业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是对道德自觉、自主精神的锻炼与养成;慎独要有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慎独强调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探究活动:在“隐”与“微”上下功夫大讨论。
请一位学生讲故事“小夏捡到笔记本电脑后”,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的“链接”,提出问题:造成“隐”与“微”的原因有哪些?说说我们身边的“隐”与“微”现象。如果小夏将电脑其据为己有,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在“隐”与“微”处的不同选择是对自己道德境界高低的试金石:做到慎独,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不能做到慎独,可能会成为进一步堕落的起点。
最后作归纳,强调说明形成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的重要性──有了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才可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日日知非,日日改过──省察克治。 探究活动:富兰克林的习惯。
请一位学生朗读教材第58页的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其他学生听并思考并回答问题:富兰克林的做法,对我们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什么启发?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富兰克林的做法,每周改掉一个坏习惯,用生活智慧使自己日趋完美。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第2、3节正文,理解省察克治的含义、意义,指出:对照规范,反省检查,找出不足;克服与修正不足,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与习惯;提高道德境界。
探究活动:我们应当怎样省察克治?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59页的“链接”和名言,围绕“我们应当怎样省察克治”这个
36
问题,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展开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掌握省察克治的方法,指出:学会省察,按照规范反省自身,勇于改过,善于改过。
强化认识几段名言:“1、贵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2、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3、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组织学生朗读、品味、感悟,在品味与感悟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明确慎独与省察克治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
板书:按照规范反省自身,勇于改过,善于改过。
小结:在学生归纳基础上,肯定并激励学生要具有职业道德热情,坚定职业道德信念,积极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注重掌握和运用慎独与省察克治的方法,让职业道德永驻自己的心中。
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小夏捡到笔记本电脑后
某大学大四学生小夏在机场送完好友后,踏上一列磁悬浮赶赴火车站。列车到站后,车上乘客一拥而下,坐在后排的小夏走在最后,突然发现对面座位底下有一个黑包,捡起一看竟是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时车上已空无一人,由于已经订好了看望同学的火车票,小夏便带着电脑上了火车。第二天回到学校后,小夏立刻将电脑交给学院领导,并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在学院及警方协助下,找到了失主。为表彰小夏同学拾金不昧的先进事迹,该大学团委授予小夏同学“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好青年”称号。
二 在职业实践中锤炼
探究活动:王顺友的马班邮路给我们的启示
简要介绍王顺友事迹,引导学生探讨:王顺友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是怎么来的?他的职业道德修